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隨著國人科學素質的提高,中醫會逐漸滅亡嗎?

隨著國人科學素質的提高,中醫會逐漸滅亡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隨著國人科學素質的提高,中醫會逐漸滅亡嗎?(當然本篇文章並不代表小編自身對中醫的看法)

其實在當前社會,中醫是個很熱門的話題,但是,在有些人看來,這種熱門並不代表中醫的興旺,而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中醫衰亡的徵兆。

「中醫熱」的背後:是文化復興還是虛假繁榮?

1、熱門的表現之一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辯論一類話題:中醫到底有沒有用?到底是不是科學?是否應該廢醫存葯?

要是倒推兩百年,這種話題簡直就是笑話,就像要爭辯「火是否是熱的」一樣可笑,因為在當時的人看來,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越往後,這類話題就越不像笑話了。據現有資料來看,最早明確提出要廢醫存葯的人,是清末的知名學者俞樾。而到了民國年間,關於中醫廢存之辯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民國政府甚至一度要以立法的形式來廢除中醫,後來遭到全國中醫界的強烈抵制而作罷。解放後,國家對於中醫是大力扶持的,但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質疑中醫的科學性,廢除中醫之聲又開始在民間響起,至今則聲勢頗壯。

兩百年前無人質疑的事情,現在卻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這就代表有更多人開始不認為這件事情是正確的,這當然是衰亡的徵兆之一。

2、熱門的表現之二,就是在網路上,出現了大量所謂中醫治療的秘方、驗方和一些似是而非的中醫理論,甚至出現「西醫將要被取消」之類的文章。

這些文章往往會被大量轉發,受到很多網民的追捧。但是小編悲哀地發現,這些文章,從作者到轉發者,往往都是對中醫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但是他們的熱情和勇氣,卻看起來像是有著深厚中醫學養和豐富臨床經驗的老中醫一般。

此類文章在網上的大量充斥,一方面會對普通民眾造成很多誤導,大家盲目跟風,實踐下來以後卻發現不見得有效果,對中醫的信心自然會大打折扣;而另一方面,也會讓西醫學界的人更加藐視中醫,因為裡面很多東西都太不靠譜了。當然小編不敢說這些文章里每一句都是錯的,但要說有很多話都是錯的,而且是在西醫看來很幼稚的錯誤,那是一點都不過分的。這些民間的中醫狂熱支持者們,到底是在弘傳中醫,還是在加速中醫的滅亡,只有天曉得了。

中國傳統文化的衰落是中醫滅亡的根本原因?

那麼,為什麼中醫會滅亡?(或者至少會衰弱?不承認中醫會滅亡,但總得承認比古代衰弱多了吧?)

關於這個話題,小編也看過很多討論,大家的觀點很多,有說是搞中醫的經濟效益不如西醫,所以沒人願意搞;有說西醫療效顯著,見效快,而中醫慢吞吞的,救不了急,所以現在中醫不行了;有說衛生部給各地中醫藥大學的教學計劃和教材有問題,西醫的內容太多了,所以教出來的學生都不行,等等。

不能說這些觀點完全沒道理,但是覺得都還沒有談到關要處。所以有很多人認為,中醫之所以現在很衰弱,乃至一兩百年內會滅亡,其表面原因有兩個,一是好的中醫師越來越少了;二是合格的中藥材越來越少了。而這兩個表面現象的背後,根本原因則在於,中國的文化越來越衰弱了。

首先說兩個表面原因,這個邏輯很簡單:好的中醫師和合格的中藥材越來越少,則中醫治病的療效就會下降,說人話就是看中醫會越來越不靈,治不好病。就算你中醫再怎麼歷史悠久、什麼祖國瑰寶,如果沒有療效,那麼相信和使用中醫治病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沒有了市場,中醫自然消亡。就像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沒人買了,則這個企業自然會破產消失。

那麼,為什麼好的中醫師和合格的中藥材會越來越少呢?這裡面原因也很複雜······

中西文化的差異核心:兩種完全不同的「宇宙觀」

要明白這個裡面的邏輯關聯,大家就首先要明白,中醫和西醫的差別到底在哪裡?中西醫之差別,不在於一個用草藥,一個用化學合成藥;也不在於一個望聞問切,一個量血壓做心電圖,這些都是表象。中西醫真正的差異,在於雙方對於人體和疾病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再進一步說,就是雙方的宇宙觀和世界觀,是完全不同的。而中醫的宇宙觀、世界觀、人體觀、疾病觀,其根源是來自於中國文化,即,中國古人對宇宙萬物有著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表現在了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醫學上,就是所謂的中醫。

所以,中醫和西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而這兩種不同思維模式的背後,是中國和西方不同的文化。如果不懂中國文化,自然就不懂中國古人的思維模式,也就無法去理解中醫,更不用說學好中醫了。

舉個例子,中醫上有一門課叫《中醫學導論》,這裡面一開始就講了「氣」的概念,這是中醫乃至中國文化里很重要、很基礎的一個概念。課後,有同學就問教授:「老師,什麼是氣?是不是分子和原子?」需知,這一問,就是典型的西方式思維。

為什麼這位同學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其實在進入大學之前的近二十年來,所接受的教育,耳聞目染的種種,西式的東西太多了,中式的思維模式已經很陌生了,所以來到中醫藥大學,乍一接觸很中國的辭彙,就很不習慣,馬上要用自己熟知的西式思維去套,不然就不能理解。

學過中醫的人知道,中醫理論,非中國傳統思維不能理解,而中國傳統思維的建立,是要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但如果中國的文化衰微了,那中國的傳統思維模式自然就弱化了,那對於中醫理論,就很難理解,遑論學好學透了。如果學中醫的人,理論都搞不透,一知半解,那就基本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中醫師了。

比如,陰陽平衡之理,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也是很普通的一個概念,在各個領域裡,對此概念都有應用,當然也包括中醫。在古代,即使是不識字的文盲,大多也能理解這個道理。但是,很多現代人,即使是高學歷的精英,對此也完全沒概念。一個人如果尚且對於整個中國文化的陰陽平衡之理都沒有概念,又如何去準確理解屬於中國文化一部分的中醫領域裡的陰陽平衡呢?那學不好中醫,是很自然的事情。

再說合格的中藥,從理論上說,在使用中藥時,需要對中藥有很中國式的理解,比如藥物的寒熱溫良,藥物的歸經,藥方的君臣佐使,等等,這些都是很中國的東西。從實踐上說,中藥吃下去是否管用,也需要在藥材的產地、種植方式、採摘時節、炮製過程、服用方式等諸多環節上予以把關,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藥效,而現在幾乎是每個環節都有問題,都離古代醫書中所要求的相差太遠,甚至以現在的條件,根本無法完全達到古法的要求,所以藥效是折扣不少的。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完全遵照古法製藥,這在當今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小編還是比較提倡儘可能在較多的環節上遵循古法,這樣應該更加能體現出中藥之療效。當然,前提是,給你開方子的大夫,中醫水平夠高。如果大夫水平不行,方子都開錯了,那藥材再好,再正規炮製服用,也無濟於事。

當然,最後,小編還是希望我們的中醫能夠發揚光大,走向世界,越來越好的,畢竟中醫也是我們的國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