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一說到南明小朝廷,歷史書課本都很少講到。南明是明朝的延續,歷經三帝一王。清軍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建立抵抗滿清的政權。包括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國、紹武政權和永曆政權,前後共歷18年。下面就帶大家看看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同時這些信都收藏在義大利羅馬首都博物館。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明昭宗朱由榔 (1623年—1661年),南明政權最後一個皇帝。他對天主教有很深厚的認識,在即位後曾經向羅馬教廷派遣使節,這在中國歷史中是非常罕見的。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1648年清軍已經攻陷了廣州,直逼朝廷所在的肇慶,澳門已經隔的太遠,基本幫不上什麼忙。南明政權開始了從肇慶到廣西桂林的大轉移。永曆皇帝的妻子安娜·王皇后,作為虔誠的基督徒,在逃亡前夕決定派一位叫陳安德的使臣帶上她的親筆信直接赴羅馬向教皇求援。信里內容大意是希望羅馬教皇能動員歐洲各國君主派兵來中國救南明。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在書信中王皇后誠懇地祈求「天主保祐我國中興太平」,希望教廷「多送耶穌會士來」「廣傳聖教」。當然這也可能是皇帝本人的意思,只是借了皇后的署名。我們不知道當時這對夫妻的意圖到底是什麼,但當時這個求援信的署名成為了後來被羅馬質疑的一個大把柄。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使臣陳安德攜帶了南明求援信和拉丁文的翻譯件,啟程從廣東前往歐洲。陪同他擔任翻譯的是波蘭傳教士卜彌格。此書信歷時兩年之久方才抵達。由於各種不信任,教皇看信後表示同情南明朝廷的艱難處境,但提供不了什麼幫助。最後也只是給了封回信,沒有提供任何彈藥和人員。但得到教宗回信的卜彌格和陳安德立即來到葡萄牙的里斯本,覲見葡王約翰四世,約翰四世答應給予南明政府軍事援助。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1656年3月22日,卜彌格攜教宗復書並教廷傳信部回函從里斯本上船返回中國。然而,就在這一來一往的近7年間,中國南部的戰爭已轉入明朝全面失敗的局面,永曆政權不及喪失了兩廣,又於1658年在貴州被清軍打敗,向雲南撤退,與澳門之間的陸地交通因而斷絕。無奈之中,卜彌格只得轉道安南,7月至河內,卻無法再向前進入雲南邊境,只得在安南和廣西的邊境上等待時機。(圖為王太后寫給教皇的信)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1659年,清兵攻入雲南,永曆帝敗走騰越,進入緬甸境內。卜彌格得知在南明政權在中國境內已無立足之地,深感失意,加之久居安南,水土不服,健康大衰,遂於8月22日帶著深刻的遺憾死去。陳安德將其安葬後獨自一人帶著幾封重要的外交信函找永曆皇帝復命。 此後,這名中國第一位赴歐外交官陳安德不見了歷史記載,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永曆帝和他的太后以及太監也終未能拿到教宗的回書。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雖然最終此信也沒能改變中國的歷史進程,但其中卻讀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這封信的落款分別為「皇太后瑪利亞(Maria)」、「中宮皇后納(Helena)」以及「皇太子當定(Constantine)」,間接佐證了永曆帝雖信奉天主教,但並未受洗的事實。而光從這三個名字中,我們也可以讀出南明朝廷對於羅馬天主教的殷切希望。(圖為拉丁文翻譯件)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朱由榔逃到緬甸曼德勒,被緬王收留。後來吳三桂攻入緬甸,緬王將其獻與吳三桂,1662年6月在昆明被絞死,終年40歲。

永曆皇帝向歐洲教皇發出的求救信,信件收藏在義大利羅馬博物館

《康熙傳》中指出:「滿族人在征服中華帝國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而由漢人中最勇敢的人替滿洲人為反對他們本民族而戰。」吳三桂在寧遠前線,並沒有顯出多麼強的戰鬥力,可一旦易幟後,變得像豹子一樣兇猛,對李自成軍百戰百勝。吳三桂一直從東北打到緬甸。
歡迎大家評論與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憶史 的精彩文章:

100多年前中國的各藩屬國官員照,裡面的人物都蓄髮穿漢服如明朝

TAG:曉憶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