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為所欲為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為所欲為

無論你是漫威電影宇宙(MCU)的系列粉絲還是漫改電影類型片的愛好者,《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以下簡稱《復聯3》)都是一部可以帶給你足夠娛樂效果的電影。距離MCU的開端電影《鋼鐵俠》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經過十八部電影的構建,日益壯大的MCU終於迎來界碑性質的本作。也許,這是最好的時刻來喊出那句著名的口號:「復仇者集結!」

(本文含有劇透內容,不過鑒於本片已上映兩周有餘,也就不再額外警示了。)

對美國漫畫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大事件」這個概念。「大事件」發生時,通常會有固定集數的「大事件」主線故事的漫畫主刊物,以及多個與「大事件」主線故事產生聯動的支線漫畫刊物(通常是個體英雄連載刊物的特別期數)。比如漫威歷史上著名的「內戰」大事件(雖然改編成電影后偏差不小)、「M皇室」大事件,DC歷史上著名的「最終危機」大事件、「至黑之夜」大事件,等等。

(漫威最成功的「大事件」之一《內戰》及其同樣驚人的餘波)

漫畫公司製造「大事件」的初衷是為了提振漫畫銷量,然而當事件規模超出單一英雄連載刊物的故事線,上升到整個漫畫宇宙層面時,受到影響的不光是閱讀故事的讀者和刊物銷量,同樣也包括漫畫宇宙中的虛擬角色的命運。

所以,如果將無限寶石視作貫穿MCU的線索,此前每一部涉及到無限寶石的漫威電影都視作支線刊物或「大事件」前奏的話,那麼「無限戰爭」就是MCU當之無愧的「大事件」主刊。然而,經過十年的光陰,經過真人演員年復一年的演繹,這些虛擬的英雄人物在觀眾心中的重要程度,儼然超過了漫畫中的平面形象本尊。而他們的命運,也將「大事件」的震撼水平抬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復聯3》中,為了應對滅霸的威脅,復仇者聯盟的三巨頭鋼鐵俠、美國隊長和雷神分別主導了三條抵抗戰線的劇情,這與他們在MCU中的地位是相符的(三人都各自擁有三部個人電影)。以三條戰線為枝幹,各路英雄作為逐漸茂盛的枝葉輪番登場——雷神在外層空間執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針,引出了此前遊離於地球英雄團體之外的銀河護衛隊;鋼鐵俠不甘被動,與同伴遠赴滅霸母星主動出擊;美國隊長串聯起地球上剩餘的英雄,在瓦坎達組成最後的防線——加之三條戰線各有一顆無限寶石以及隨之而來的衝突矛盾,《復聯3》的故事結構可謂設計成熟且脈絡清晰。

(復仇者聯盟的三大台柱)

至於上映前許多影迷焦慮的英雄戲份分配問題,筆者認為導演羅素兄弟解決得還算合格。三巨頭之外,幾乎所有在MCU前三階段里出場過的超級英雄均在這場「無限戰爭」中亮相(蟻人和鷹眼就抱歉了),並且或多或少都對抵抗滅霸貢獻了力量,無人淪為過場小卒。

而且,作為一場集結性質的彙報演出,《復聯3》中還貼心地通過各位英雄的台詞與場景設置,向十年來的MCU自身進行了多處致敬。(彩蛋分析不在本文之列,已有其他媒介珠玉在前。)

當然,也正是因為英雄數量眾多,加上滅霸一派同樣需要挖掘表現,饒是150分鐘的片長依然難以兜住整場「無限戰爭」的演變,全片推進節奏就像滅霸收割寶石的速度一樣處在急行軍狀態。

(守護宇宙的戰爭同時也是爭奪出鏡率的戰爭)

這種急速發展的節奏,自然也會導致一些邏輯上或敘事上的漏洞。比如滅霸手下烏木喉的草草便當、比如瓦坎達防禦策略的愚蠢失察、比如英雄之間的戰鬥力失衡、比如滅霸本人對現實寶石和時間寶石缺乏想像力的運用等等。這些在漫畫中看似不起眼的紕漏(它們往往可以透過旁述與留白去補充),一旦出現在真人電影中,就會顯得尤為突出,讓觀眾產生「這終究只是個漫畫改編電影不能太較真」的挫敗感。

另有不適的地方在於,漫威電影此前已經樹立了插科打諢包袱頻出的風格,這種風格延續到《復聯3》這一作,多少有些不搭調。在面臨宇宙毀滅生靈塗炭的關頭,英雄之間依然少不了貧嘴battle、為吐槽而吐槽的場景,而不少場景除了加深觀眾對這幫逗比的原本印象,其實對故事主線毫無意義。

(歡迎加入銀河段子隊!)

(題外話,本片中已經出現了鋼鐵俠、星爵以及蜘蛛俠的群口相聲,要是二十世紀福斯真的被迪士尼吃下,嘴炮天尊死侍再加進來freestyle的話……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好的歹的都說了,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泰坦星人滅霸。這個在本作中陡然進行了情感補完的終極BOSS,因其自我感覺良好的行為動機,被不少觀眾奉為影史上又一個「經典反派」。甚至有網友揶揄《復聯3》應更名為《滅霸1》。

然而此刻,我們並沒有打算討論滅霸這個角色。筆者想說的,其實是滅霸對應的一個現實形象——沒錯,正是漫威工作室本身。

在MCU中,滅霸憑藉其自身勢力的擴張與無限寶石的收集,逐漸稱霸宇宙,擁有了為所欲為的實力,得以跳脫生死束縛不受五行制約。

在現實中,漫威憑藉其母公司迪士尼的扶持與旗下IP的悉心經營,逐漸稱霸漫改電影市場,擁有了為所欲為的資本,進而佔領行業遊戲規則的高地。

滅霸為收集全套無限寶石所鋪墊的種種策略,恰如漫威在這十年間布局MCU所做的種種努力。而無限手套的完美形態,「無限戰爭」的水到渠成,都離不開一個簡單又複雜的動作:「填坑」。當滅霸一顆一顆將無限手套的坑填滿,當漫威一部一部將故事中挖的坑填滿(順便又挖出新的待填坑,可回顧影語者以往的點評),前者收穫了宇宙大和諧的碩果,後者收穫了漫改電影歷史級的票房。

(吔星啦你!)

對應著力量、空間、時間、現實、靈魂、心靈這六顆寶石,漫威賴以崛起的無限手套上鑲嵌的,應該是選角、視效、風格化、聯動、計劃、執行這六件寶貝,缺一不可。正是有著這樣的積累,當打起響指時,那些隨風而逝的角色才能勾起觀眾牽腸掛肚,而在響指之後,漫威也能如釋重負地坐在一隅,笑看下一階段的朝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語者 的精彩文章:

TAG:影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