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史上打擊盜版的先鋒,他有一招絕活,讓盜版不再猖狂

此人是史上打擊盜版的先鋒,他有一招絕活,讓盜版不再猖狂

清初文人李漁,不光是高產小說家,還是打擊盜版的先驅者。他打擊盜版有一手絕招,而且起到了奇效。是什麼絕招呢?

李漁,原名李仙侶,浙江蘭溪夏李村人。

李漁出生於萬曆三十八年。據史書記載,他出生時,他母親肚子疼了三天三夜, 還是不能生下他來。適逢一個白髥長老從此地過,在他家周圍走了幾圈,聲稱他是「星宿降地」,而他家所居的祠堂太小,載不住「星宿」,於是建議村人將他母親抬到夏李村的祖祠去,這才生下他來。長老說他是「仙之侶,天之徒」,此後他便名叫「仙侶」。

(李漁雕像)

李漁非常聰慧,很小便能背誦《四書》《五經》,到少年時已能賦詩作文,下筆如神。崇禎八年,他第一次參考童子試,便一考成名。

可以那時候明朝已經江河日下,戰亂頻發,李漁已經沒有機會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光宗耀祖了。

清朝建立後,李漁先是隱居在家,熱心地方公益事業。後來幾經顛簸,到了杭州。

杭州本是繁華之地,他發現這裡的人,不論貴賤,對戲曲和小說都有著濃烈的興趣。而這些對他來說,那可是專業對口,畢竟他才華橫溢,又喜創作。

李漁通過細心觀察,發現高大上的古典文學,並不適合普通大眾的口味,於是他別出心裁,寫了一些通俗小說,比如《無聲戲》《合錦迴文傳》《十二樓》等白話小說。

儘管當時的文人,對李漁這種賣文為生的行當很是不恥(就如同今日一些主流文學作家瞧不上網路文學作家一樣),然而,李漁的小說由於通俗易懂,貼近大眾生活,所以一投入市場,就成了大眾爭相購買的暢銷書。而「湖上笠翁」(李漁的筆名)因此從文壇新人,一躍成為紅遍大江南北的知名作家。

(李漁著書,圖取其意)

不過,李漁雖然是個高產作家,出書的速度很快,書也賣得經常斷貨。但他反而在杭州幾乎生活不下去了,為什麼呢?

原來,在清初印刷業已經很發達了,一些書商見李漁的小說賣得好,爭相翻刻私印,並大量投入到市場以謀取暴利,甚至發展到李漁的小說才上市,馬上就有盜版書投入市場了。最為誇張的是,當時交通不便,卻只要數日,三千多里外的地方也同樣能見李漁新作。還有些沒節操的書商更是隨便找一本粗製濫造的小說,印上「湖上笠翁」的名字,便大量發行,欺騙喜愛李漁的讀者們。

這些不良書商賺得盆滿缽滿,自然沒想過要給李漁版權費,這嚴重地影響了李漁的聲譽和經濟收入。面對這種情況,李漁很生氣,在他的《閑情偶寄》中,他就曾寫道:「至於倚富恃強,翻刻湖上笠翁之書者,六合以內,不知凡幾。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當決一死戰,布告當事,即以是集為先聲。總之天地生人,各賦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嘗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奪吾生計,使不得自食其力哉!」

李漁不光說說,他還付諸行動。

他四處奔走,查找盜版源頭,並通過關係找到蘇松道台孫丕承,狀告不良書商。孫丕承也是個讀書人,對此嫉惡如仇,因此很重視李漁的事情,天天派人到市場上去暗調查,還真讓他查獲了一起嚴重的盜版案件。

(芥子園故址)

但是,懲罰的力度不強,再加上盜版的成本實在太低,只要買本書,再找幾個刻書匠,就能大批量生產了,因此盜版的問題還是層出不窮。李漁既要出新作品,又要維權,哪裡有分身術呢?

當時金陵一帶的盜版書商最多,李漁為了交涉,乾脆把杭州的房子賣掉,舉家遷往金陵,經過在市場上走訪,他發現市面上的盜版書裝幀粗陋,於是他找到了一個規避盜版的辦法——建一個自己的書屋。

李漁建的這個書屋叫「芥子園」,他後期寫的小說,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印刷出版。由於他改良了印刷術,同時特別注重裝幀的審美,他的小說投入市場後,辨識度很高,一般書商沒有辦法印刷出他這樣的效果。因此,聰明的讀者們認準了他在「芥子園」出的一系列小說,杜絕了無良書商的盜版現象。

李漁的事業越做越大,他不光印刷自己的小說,他還根據讀者的口味,編輯出版了大量通俗小說,比如有「四大奇書」之稱的《西遊記》《金瓶梅》《三國志演義》《水滸傳》。這些裝幀精美的書籍,由於價廉物美,一經投放市場,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盜版書商的生意也隨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再猖狂。

芥子園書屋後來幾經易主,但他們一直維持著李漁開書屋時的經商作風,因此名氣越來越大,在清朝延續了二百多年的歷史,成為中國出版史上百年書屋。

(參考史料:《戲劇家生平》等文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非常看重出生的康熙,為什麼會選「滿洲下人之女」赫舍里氏為皇后
曹操千方百計把徐庶騙去,為什麼卻一直不用他呢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