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紅」何首烏的一生

「網紅」何首烏的一生

前一段時間,我們公眾號推出了一篇文章,對制何首烏的補肝腎的功效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質疑其補肝腎的作用。

但是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不論是從官修本草還是民間本草記載中,從古至今一直都有這種說法。貿然否定製何首烏的藥效,的確不太妥當。

到底何首烏在漫長的歷史中,藥效是如何變化的?醫家們是怎麼運用的呢?今天我們就以古人的運用經驗來看,到底何首烏如何運用,希望能對如今的用藥有一些啟發。

「網紅」何首烏出名前的生活

何首烏之名最早源於一則民間故事,收載於《何首烏錄》中,描述了他可以烏白髮,延壽的故事。

後在宋代官方修本草書籍時,以何首烏之名將其收載於《開寶本草》中。

主瘰癧,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黑髭鬢,悅顏色,亦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概括了何首烏諸多用處。這是最早的對何首烏這味藥材的比較完整,詳盡,有可信度的記載了。

但其實何首烏早在《開寶本草》之前就有運用的。

如《華氏中藏經》中的靈烏丹

川烏1斤(河水浸7日。換水浸,去皮尖,切片,干之)牛膝2兩(酒浸,焙)何首烏4兩(制如川烏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治一切冷疾疼痛,麻痹風氣。

唐代《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大紅丸

赤蘞(一斤,即何首烏,焙乾)川烏(一斤七兩,火煨坼)天南星(一斤,焙)芍藥(一斤,焙)土當歸(十兩,焙)骨碎補(一斤,姜制焙)牛膝(十兩,酒浸焙)細辛(八兩,去苗葉,焙)赤小豆(二斤兩)

上藥同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

主跌打損傷,骨碎筋斷,疼痛痹冷,內外俱損,瘀血留滯,外腫內痛,肢節痛倦。孕婦忌服。

以上的何首烏河水浸或焙乾用,只是簡單的炮製,和現在的制首烏稍有有不同。主要和川烏等配伍運用,治療冷痛、麻痹等。(以上方劑僅供參考,具體運用還需慎重)

▲生何首烏

《日華子本草》亦曰何首烏:「味甘,久服令人有子,治腹藏宿疾,一切冷氣及腸風。」

宋代何首烏被《開寶本草》正式收錄後,何首烏的運用記載稍有增多。

如《聖濟總錄》中的白花蛇散、何首烏丸煎、白朮湯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何首烏丸等,考證認為宋代記載的和現在所用何首烏基本相同。

宋代以後何首烏的主要炮製方法為九蒸九曝制,宋代在保留原有炮製方法的基礎上,《本草圖經》開始載入何首烏九蒸九曝的經典炮製方法。

采時乘濕以布帛拭去土,後用苦竹刀切,米泔浸一宿,曝干。九蒸九曝,乃可服。

這種炮製方法受到後世廣泛重視與沿用,從這裡九蒸九制的何首烏就有運用了。

▲制何首烏

白花蛇散:

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2兩,何首烏(去黑皮,切)4兩,牛膝(3味用酒浸半日,焙乾)4兩,蔓荊實(去白皮)4兩,威靈仙(去土)2兩,荊芥穗2兩,旋覆花2兩。

用於中風,肢節疼痛,言語謇澀。

《證類本草》記載,按一定方法,炮製運用,可治骨軟風,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瘙癢。《本草衍義》亦言:「何首烏,治腸風熱多用」

「網紅」何首烏成名後的生活

後來在明代後期,由於七寶美髯丹這個方,何首烏的益精血、延年不老的作用就廣為大家所知。同時由於當時的修仙,尋求長壽的風氣盛行,何首烏就更加受到追捧了。於是何首烏開始走上了「網紅」之路,

按李時珍記載

「嘉靖初(明代),邵氏以七寶美髯丹上進,世宗肅皇帝服餌有效,連生皇嗣。於是何首烏之方,天下大行矣。」

(這個小真真表示,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七寶美髯丹:

赤、白何首烏各一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颳去皮,用淘凈黑豆二升,以砂鍋木甑,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蒸之。豆熟,取出豆,暴干,換豆再蒸,如此九次,暴干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塊,以人乳十碗浸勻,晒乾,研末),牛膝八兩(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烏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晒乾),當歸八兩(酒浸,曬),枸杞子八兩(酒浸,曬),菟絲子八兩(酒浸生芽,研爛,曬),補骨脂四兩(以黑脂麻炒香,並忌鐵器,石臼搗為末)。

煉蜜和丸彈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溫酒下,午時薑湯下,卧時鹽湯下。其餘並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久服極驗。

自明代以後,何首烏的運用就和前期有些不同了。何首烏除了用於治療瘰癧,消癰等,還多用於補益精血,治療氣血虛者

如明代《景岳全書》中的何人飲

何首烏(自三錢以至一兩,隨輕重用之),當歸(二、三錢),人蔘(三、五錢或一兩,隨宜),陳皮(二、三錢,大虛者,不必用),煨生薑(三斤,多寒者用三、五錢)

用於治療瘧疾久發不止,氣血兩虛,寒熱時作,稍勞即發,面色萎黃,倦怠乏力,食少自汗,形體消瘦,舌淡,脈緩大而虛者。

《外科正宗》中的先天大造丸

紫河車 熟地黃 當歸 茯苓 人蔘 枸杞子 菟絲子 肉蓯蓉片 黃精 白朮 何首烏 川牛膝 仙茅 骨碎補 巴戟天 鹽補骨脂 制遠志 木香 大青鹽 丁香 黑棗

補先天,療虛損,主治氣血不足或陰虛,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遂成腫痛,潰後膿水清稀,久而不愈,漸成漏證;並治一切氣血虛羸,勞傷內損,男婦久不生育等。

01

同時明代《本草匯言》等中也記載了對何首烏延年益壽用法的一些不同的看法,認為延年益壽的說法不可靠

倪朱謨言:「有人依法修制,信服有年,亦未見其確驗,但生子延壽之說,似屬荒唐」

並且《本草匯言》記述:

生用何首烏與金銀花、紫花地丁等同用可治火癤或癰疽流發。

制用何首烏可治頭面風熱,生瘡疹疿等,九制何首烏與川烏、草烏等同用可治四肢骨軟風疾等。

沒有提到補肝腎、益精血的用法

清代王學權在其《重慶堂隨筆》中也指出: 「( 何首烏)無甚滋補之力,昔人謂可代熟地,實未然也。」

清代以後對於何首烏的用法,和明代時期區別不大。明清時期對於何首烏的運用多可療瘰癧,頭面風疹等,亦言何首烏可補益氣血,烏鬚髮,長筋骨,益精髓等,多以九蒸九制的何首烏入葯。

近代對於何首烏的認識

現在何首烏主要有兩種。

一者為生何首烏,直接乾燥得到;

一者為制首烏,與黑豆汁一起蒸制後得到。

普遍認可的藥效是,生何首烏主要用於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制首烏主要用於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化濁降脂等。

朱良春用制首烏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症,手足皮膚皸裂、外陰白斑等皮膚病。以何首烏、丹參、生地黃、熟地黃、徐長卿等治療瘙癢。

▲制何首烏

同時朱老也有運用何首烏來降血脂,同澤瀉、丹參、山楂、豨薟草、桑葉等煎水代茶飲,可降脂瘦身。煎服一月後,觀察病人的血壓有穩步下降。

現代研究表明何首烏含有蒽醌類、二苯乙烯苷類化合物、磷脂類等成分。有抗衰老、保肝、降血脂、抗癌、抗炎、神經保護、增強免疫力作用。

近代發現何首烏有肝毒性,炮製後的何首烏,能夠降低毒性。對於生何首烏的運用應當謹慎。

以上是何首烏從有記載以來的主要用藥情況。何首烏的地位根據時代認知也有不同,但其主要的藥效,可解毒消癰,治療瘰癧、頭面風疹等是值得認可的。自開寶本草記載以來,其補血益精的,烏髮延壽的作用,一直都有記載,也有醫家用何首烏與熟地黃、人蔘、枸杞等配伍補肝腎,益精血等。當然古人也有質疑其補肝腎的作用的。

至於制首烏在補益肝腎上的藥效到底如何,還需更多的實驗和臨床運用來驗證。

如果各位對何首烏的運用有更多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審核 |  姚sir  靈貓法師  老王  常山子

編輯 | 甘草賽過甜菊葉

圖片| 靈貓法師、學徒穩穩、網路(侵刪)

轉載及合作請聯繫【本草真源】後台

具體用藥一定請謹遵醫囑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草真源 的精彩文章:

你居然不這樣養生?

TAG:本草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