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世界裡的大藝術

微世界裡的大藝術

在沒有網路沒有補習的年代,兒時的我們在春天裡最愛的事便是上山下海。下海往往是為了解饞,海邊岩石上多得是攀附著的辣螺、觀音手和火山狀硬殼的qiòng(只熟知其方名,方言的方,卻不知如何書寫,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才知其學名為「藤壺」,預知詳情,請查百度),只需幾十分鐘,準保你能撿拾到一包袱的小鮮,那味道咱就不嘚瑟了。上山則是精神需求,因為除了賞花咱還學會了悅己。采一朵紅艷艷的花,輕輕拉下花瓣,用力地在大拇指的指甲上壓出汁來,然後逐個指甲擦拭過去;或者,摘一束花(忘形忘名了),去掉花梗,把兩朵花背靠背攤平花瓣,一根細繩從中捆紮後,再去禍害另兩朵,接著下兩朵,直到連成一圈做成花環,套在頭上或者脖子上,當成新娘妝必敗飾品。現在想來,在物質那麼匱乏的年代,我們居然能無師自通地臭美著,真是了得!

我還給自己的職業偶像列過一份TOP10榜單,位居魁首的似乎是百花仙子和百果仙子,想來是受了《鏡花緣》的影響。仙子們的日常是負責管理百花、百果的開放、衰敗、顏色、香味、生長地點及相關事務,遵循「一枝一朵(果),皆定數而開(結)」的原則。儘管仙子們權威、公正,但不得不說她們也有偏愛。

似乎扯遠了,我今天其實是要說說四月的花和五月的果。因為在四季12個月里,四月的熱烈和五月的甜美,滿足了我們的味視之欲,有香有色,有花有果,怕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而微觀世界中的它們,更是美得精緻、美得張揚。

四月:清冷中的熱烈

梨花風起正清明,薔薇沉沉謝春天。草木有靈,在風的世界裡,你聽到花兒成長的聲音了嗎?

4月的花市,喧喧嚷嚷,清麗又濃艷。花兒總是令人驚嘆,其內部的經典構造是初級植物學極佳的教材。春天的花朵,雄蕊雌蕊大都極其明顯,它們從花心探出來,散發著蜜糖的花香,吸引著一切採集者,而小小花粉,則肩負著家族的重擔。

對了,植物也有婚約!要走進花兒的微觀世界,我們得先了解花兒的結構。

藉助顯微鏡,我們可以讀懂花兒的密語,走進它們精巧的藝術世界!

1.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周朴《桃花》

完美的花朵結構,如雪如腮的花瓣,秀頎的花絲,鵝黃的花藥,襯著新鮮的嫩綠的葉,明媚可人。

(桃花花瓣)

(紅桃雄蕊) (白桃雄蕊)

(桃花花粉)

那麼美,所以忍不住想畫幾朵呢!

2. 梨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寓意》

梨花一名「玉雨花」,潔白如瓊玉的它,別名更為風雅, 芳姿素淡,清香素雅。在文人眼裡,它最適宜月下或雨後觀賞,所謂「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雲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

(梨花雄蕊) (紫色雄蕊的花藥)

(梨花花粉,那麼像夏威夷果)

3.杜鵑花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施肩吾《杜鵑花詞》

杜鵑花是種有故事的花,花色繁多,儘管江湖傳聞種種,但不外乎「人化而為鳥,鳥泣血苦啼」的框架。詩詞中的杜鵑意蘊豐富,常用來表達傷春、哀怨、悲愁之情,杜鵑花雖與其有淵源,卻熱烈奔放,絢爛高調。我還是喜歡叫她「映山紅」,滿山杜鵑開放,一眼的明艷,山川盡染醉紅顏。

(人工栽培的杜鵑花雄蕊開裂花藥特寫,雄蕊的花絲被鬆散的黏絲黏連,花粉散出化葯時黏絲將花粉粒黏連為線狀。)

(人工栽培的杜鵑花花藥孔裂,兩個葯室頂端各其一孔)

(人工栽培的杜鵑花花粉擁有多數黏絲)

4.春天裡的其他花

四月是屬於薔薇的,在路旁,在田間,亦或是灌木叢中,你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淡定從容。滿院薔薇架,密葉翠幄重,濃花紅錦張,無風自飛舞,香雲落衣袂,一月留余香。所以,你會忍不住走進,走進,細看,輕嗅……

當然,春天也卻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白花綠葉的素顏狀態也別有滋味。一蒂千花的繡球,似綠筒冰淇淋,讓人在熱力四射的春日艷陽下,感受到滿滿的清爽。

五月:明媚中的甜美

百花過後,必有百果漸次成熟。綠樹濃陰的五月,野草拔節,野果也侵入視野。小時候水果不多,山上的山莓、羊奶果最是舌尖美味。

(羊奶果)

羊奶果現在不太見了,山莓隱退了一陣子後復出,粉絲熱情絲毫不減。有趣的是,這種植物,從上到下,包括承托著果實的萼片,都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絨毛。

(山莓)

(微觀下的多腺懸鉤子,是藍莓和覆盆子的近親)

當然,野果有風險,進食需謹慎。五月的果子開始豐富,大多數果子雖然果期短,美味卻是不可替代的。

1.桑葚

在我第一次吃到桑葚的時候,我完完全全詫異於自己的淺薄無知了!雖然舌尖里有我讀過的書,但是讀過的書中卻未必有我嘗過的味道。詩經的《氓》中有「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吁嗟鳩兮,無食桑葚」的勸告,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提到「紫紅的桑葚」,可這麼老字號又兼文化味的水果,我居然是在工作後才品嘗到,多麼愧對吃貨精神。

(桑葚)

(微觀世界裡的桑葚,多毛的部分,是柱頭)

2.櫻桃

提起櫻桃,就想起一種嘴型。唐朝孟棨《本事詩·事感》:「白尚書(白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鮮艷,如同櫻桃;小蠻的腰柔弱纖細,如同楊柳。可見,櫻桃嘴、小蠻腰,是古典美人的必要條件之一。然而,小蠻腰可以有,馬甲線可以練,要真長著一張櫻桃嘴,將會與多少美味失之交臂,罷罷,還是給吃貨配一張姚晨嘴吧!

關於櫻桃的畫作很多,齊白石老先生大概是最偏愛櫻桃的,所以有很多櫻桃之作,光看看,就讓人垂涎三尺。

櫻桃紅潤光澤,嬌嫩欲滴,微觀世界中的也是如此。

3.枇杷

蘇軾可謂吃貨界的模範,無論貶到哪裡,都能把吃演繹得清新脫俗。這個男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寫得文章」,他有幾首水果的詩中都提到「蘆橘」,如「羅浮山下四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客來茶罷空無有,蘆橘楊梅尚帶酸」。有客問之:「蘆橘何物?」蘇子曰:「枇杷是也。」在他後來著的有些書里也跟著說「枇杷,一名蘆橘。」

其實,蘆橘和枇杷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因為,早在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在《上林賦》里說:「蘆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注意,他是把幾樣東西並列在一起作陳述的,可見枇杷不是蘆橘。明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也指出:「《文選》者,以枇杷為蘆橘,誤矣。」可見,名人做廣告也需謹慎,蘇大學士為枇杷代言,居然也有「想當然」的時候。

枇杷名篇不多,唯記歸有光《項脊軒志》中「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

4.西瓜

西瓜為夏季代表性的水果, 「吃瓜」確有解暑之功能。但是「吃瓜群眾」這個網路詞語剛興起的時候,我曾一度糾結吃的「瓜」到底是「瓜子」還是「西瓜」。後來才知道,吃瓜群眾最開始源於一個公路新聞,後來記者去採訪一個老伯,老伯說我什麼也不知道,我當時在吃西瓜。之後新聞評論里就有人評論到:我只是一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流行開來後,「吃瓜群眾」就已經幾乎等同於「群眾」一詞,可以用任意形容詞來修飾,例如「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吃瓜群眾」、「然而吃瓜群眾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還有個反朔求源的說法,在《禮記》里找到,是這麼說的:為天子切瓜,削皮後要切成四瓣,再從中間橫斷,用細葛布蓋著呈上去;為諸侯國的國君切瓜,削皮後把瓜切成兩半,再從中間橫斷,用粗葛布蓋著呈上去;給大夫只削皮就夠了;士和庶人自己削瓜,削皮後把瓜蒂去掉直接咬著吃。所以,自古以來,自己吃瓜的,都是不知內幕的「群眾」。

對了,後兩種水果似乎缺少微觀視角,還是留著大家自己去觀察吧!六一臨近,推薦送孩子一款顯微鏡,然他們也愛上微觀世界。

看,學霸們早就開始微觀了!

(註: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色蛙 的精彩文章:

TAG:金色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