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界之吹牛與欺詐

書畫界之吹牛與欺詐

蘇高宇

作家 畫家

從事書畫創作的人,性格大都天真豪放,能侃、貪玩、善飲,不拘小節;興緻一上來,三五友人聚在一起海闊天空、胡吹一通,是常有的事,無可厚非。假如一個寫寫畫畫的人,邏輯思維既極其縝密,說話嚴謹至極、滴水不漏,甚至還整天綳起個臉,噤若寒蟬,嚴肅得像個電影里的特務一樣,或者又斤斤計較得像個賬房先生似的。那麼,這樣的心靈怎麼能噴發出藝術的激情與真趣呢?

華君武 《老鼠吹牛》(漫畫)

是的,在藝術的範疇內放縱一點自己的言行,沒有問題。問題是,如果在正式場合,我們將原本屬於朋友之間小範圍的吹牛胡侃不加以約束,反而放大到桌面上來,肆意吹捧,這就不僅是貽笑大方,其後果會直接誤導讀者、干擾藏家的判斷,此種行為便有百害而無一益。

毋庸置疑,藝術儘管來源於生活,可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卻形形色色,因行業不同、社會分工不同,使得喜愛書畫作品的人不少,而真正懂得欣賞書畫藝術的人卻不多。很多隔行的朋友(也包括一部分行內的收藏家),對於一個書畫家的成就及其作品的價值判斷並無自己的標準,人們往往更多的是依賴書畫界同仁與書畫批評家所給出的評價,即使隻言片語,也會產生影響,成為他們認識一位書畫家、繼而接近其作品的重要線索和依據。

正因為如此,如何本著一種道義與良知來正確引導熱愛書畫藝術的人群,勢必成為當今書畫家與批評家不應推卸的責任與義務。在廣大愛好者和收藏家的眼裡,書畫家與批評家就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越明亮、越透徹、越乾淨,則提供給欣賞者的信息就越真實、越具體、越透明。如果我們的書畫家和批評家沒有擔當,只著眼於小眾利益的獲取,將日常生活中用於逗樂的吹牛堂而皇之地搬上書畫藝術的舞台,粉墨登場,天花亂墜,藉以誘導讀者與藏界,這不僅不能給自身帶來長久的利益,而且會隨著風氣的惡化給整個書畫隊伍造成困擾,以至於受害的對象首先就是書畫家群體。

近年來,伴隨著「名家」「大師」的「尊稱」盛行之後,在全國不計其數的普通書畫家甚至是踟躕在門外的廣大書畫愛好者的「默認」下,一定程度上讓「名家」「大師」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眼裡淪落為曾經風靡一時的「小姐」和當今遍布大街小巷的「美女」的稱呼了,只成為一種性別或者說職業的代名詞,而與藝術的高度與精粹毫無關係可言。於是乎,這種互相吹捧與自吹自擂、大言不慚的惡劣風氣,不僅造成了「名家」「大師」在人們眼裡的不良形象,而且使得真正的為數極少的在世名家反而為魚目所混,失去了應有的尊嚴;更有甚者,連畫史上被公認的真正大師也受到了人們的奚落、質疑,被等閑視之了。

徐渭《行草應制詠劍軸》紙本 352×102.6cm 蘇州博物館藏

最近,筆者在網上見到了一個關於明代徐渭的帖子,就令人驚愕不已。眾所周知,徐渭是中國畫史上早有定論的大寫意花鳥畫的開先河者,堪稱百代宗師,流風影響了八大、石濤、揚州諸家以及晚清吳昌碩、近代齊白石等人,可謂影響所及無以復加。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對於他的作品,跟帖的評論卻讓人大跌眼鏡。其中,有嚴肅認真地「鼓勵」徐渭要好好練毛筆字的;有指出徐作粗糙狂躁的;更有人直截了當地說,徐渭的畫遠沒有當代某位長期在電視上做講座的老師畫得有形有色,黑乎乎的,簡直太難看了!顯然,在這些人的眼裡已經沒有了傳統精華的標準,沒有了值得禮拜、師法的經典,沒有了對可供後世追根溯源、奉為開宗立派的鼻祖最起碼的尊重。那麼,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不能不說與我們的技藝平平的書畫家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我作古與自吹自擂、大言不慚的習氣有著必然的因果關係。如果說,今天的書畫家們能夠內斂一些、虛懷謹嚴,始終懷揣一顆敬畏之心去領悟傳統的經典,則不僅是可以清醒地看到自己與古賢的差距,進而奮發努力、以求精進;同時,也會使得大眾的欣賞眼光得以提升,不失標準地、實實在在地受到美的熏陶,從而對待藝術的態度亦隨之一變。

陳洪綬《畫贊斗方》金箋 28×24cm 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館藏

實際上,真正的大師,不但不熱衷於不負責任地胡吹亂捧,還極力反對漫無邊際地吹噓。面對吹捧,他反而能夠更加冷靜、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作品。比如明朝人物畫大師陳老蓮,在生時差不多每年都要在自己的家裡舉辦一個小型的作品展覽會,邀請同行的朋友前來批評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他只要發現大家都站在某張作品前異口同聲、稱讚不止時,閉展之後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把這張畫撕個粉碎。此舉按史料上的說法,就是「以為人所共見之美,當非極品」。就是說,在陳老蓮看來,作為一個特立獨行、作風嚴謹的藝術家,不僅不能盲目聽從於朋友們的吹捧,而且更要視吹捧為一種從眾媚俗的行為,必須堅決予以抵制。

那麼,以陳老蓮的「極端」之舉,反觀當今書畫家沉迷於互相吹捧的行為,並且其目的不僅僅是為滿足一份虛榮心,更是為了獲利於市場的話,則其性質似與欺詐無異!

刊於《藝術市場》2018年5月號

|微信編輯:舟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市縱橫 的精彩文章:

《藝術市場》「高峰之路」專題之「花鳥篇」
徐悲鴻已讓我們「審美疲勞」?

TAG:藝市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