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命根」手術做一半被加價 無良民營醫院用生命訛錢太黑心

「命根」手術做一半被加價 無良民營醫院用生命訛錢太黑心

近日,南寧某高校一名學生小鍾因為生殖器包皮過長,前往一家民營醫院求醫。沒想到的是,原本僅需七百多元即可完成的手術,在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醫生突然加價至一萬餘元,險些讓小鐘下不了手術台。無獨有偶,患者索先生在呼和浩特市民營醫院做包皮手術,開刀後,手術費一下子從1193元漲到了7280元。

事實上,上文所述的「持刀加價」只是民營醫院亂象中的冰山一角。有些民營醫院違規投放廣告,進行虛假宣傳;有些民營醫院則慣用「把小病說成大病」的伎倆;有些民營醫院中的醫生搖身一變成了推銷員,挖空心思忽悠病人多掏錢。這些違法違規行為,損害了患者的利益,也讓民營醫院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機。

民營醫院之所以亂象頻出,與其管理上的鬆散不無關係。不久前,一女子在一家成都民營醫院做手術時,遭一名男性醫生性侵,令聞者瞠目結舌。但更讓人吃驚的還在後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該醫院相關人員表示:「女事主不是在我們醫院就診的患者。現在這個事件對醫院的名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警方已經在處理,相信會有公平公正的結果。」面對如此嚴重的管理疏漏,該醫院卻表現出如此輕描淡寫、置身事外的冷漠態度,不由讓人心寒。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這家民營醫院中,連手術這類比較複雜的操作,竟連一名手術護士或助手都不在場。

要扭轉這一局面,顯然離不開有關部門的介入與監管。然而,目前的監管體系卻呈現出九龍治水之勢。民營醫院亂收費的問題,歸物價部門監督。某些坑害患者的行為,若涉及犯罪,需公安部門出面調查。醫療糾紛和矛盾則由衛生主管部門來協調。但實際情況是,民營醫院中的亂象往往涉及多個方面,若有關部門不能形成合力,患者往往面臨呼救無門的困境。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近年來,扶持民營醫院的利好消息不斷問世,醫生多點執業遍地開花,讓民營醫院獲得了寶貴的醫護資源。按理說,民營醫院的前景可期。可是,經濟利益的誘惑卻讓某些民營醫院走上了投機和欺詐的歧路,部分庸醫、假醫也在民營醫院裡找到了生存的溫床。但若繼續放任民營醫院「野蠻生長」,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麼,民營醫院究竟應該何去何從?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老百姓對醫療保障和生活質量的要求亦水漲船高。要滿足群眾不同層次、五花八門的醫療需求,公立醫院獨木難支。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通過共同努力,提高全社會的醫療服務水平,形成多元化醫療格局,才是老百姓樂於見到的局面。

必須承認,較之公立醫院豐厚的資源,目前民營醫院仍然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為了與公立醫院爭奪市場份額、醫患資源,不少民營醫院採用了不健康的發展模式,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民營醫院需要監管,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幫助。對有關部門而言,一方面要提高准入資格與門檻,設立有實力的民營醫院,招聘有醫德、有能力的醫生。另一方面,政府絕不能因公立與民營之分而放鬆監管工作的力度。清除害群之馬,才能避免無辜的民營醫院背上罵名。醫者仁心,本無公立、民營之分。只要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院,自會受到群眾的歡迎和讚揚。(特約評論員 李勤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網新聞 的精彩文章:

台海局勢愈加險峻?幾乎六成民眾對蔡英文當局不滿
媒體也會遭襲?阿富汗連環爆炸案讓多名記者生命「定格」

TAG:央視網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