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鄉村上的「燈塔」

鄉村上的「燈塔」

5年前,一個燥熱的正午,她捧著一摞厚厚的傳單出門了。

她是一個50歲的女人,說她執著是因為20年前因外婆的一場頑疾而決定追隨這個源自西方的宗教----基督教,在當時信奉佛教的中國人眼裡她的熱忱形成了鮮明對比。他摒棄那些所謂的泥塑菩薩之說,轉而探究聖經和歷史,她了解到神再創造天地第六天歇了他所有的工,亞當夏娃的子孫遍布各地。不得不說她的選擇是明智的。

從小的聚會場所——一座寥落擁擠的鄉下祖屋到如今的卓有成效,每個禮拜傳來朗朗的讚美聲或靜默的禱告,構成了當地一派獨特的鄉村教會風格。人們好奇並希望死亡之後仍有歸處。雖然這種單純的目的略帶悲傷色彩。

多年前她懷揣的夢想正在萌芽。沒錯,她要擴建她的教會,把那塊祖屋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教堂。她開始了,卻很快被各種資金問題所難倒,從圖紙,施工,到每一塊磚瓦,她不僅要親自去挑選 洽談,還要做資金籌備工作。這中間沒有人幫她,也沒有人支持她蓋這麼一座對她來說不可能完成的的工程。

但她相信上帝會給她指引。於是她開始了前面所說的,捧著厚厚的傳單做這麼看起來幾乎無收益的宣傳。

教會是她的哭泣、和父親的爭吵中一步步成長雛形的。儘管欠了銀行巨額的貸款,但總算預期落成。開堂典禮那天,認識的都被邀請來了。比結婚還熱鬧。

一座中規中矩並不奢華的殿宇,主色是由黃白組成。柱子砌成金黃,正門朝南,牆壁上2盞歐式風格壁燈分別對稱地鑲在正門位置(照明作用並不大,只單單作為觀賞燈罷了)教堂一側朝東的方向 兩層台階種滿了綠植延伸到頭,一派葳蕤。順著樓梯下來 走幾步是一塊長形的荷花池,被拱橋隔開,泛綠的湖水,三三兩兩的浮萍挨在一起,還有幾珠含苞待放的荷花露出尖尖角,(由於擔心孩子危險問題後來被圍起了一圈鐵欄)顯得就不那麼近人情味,四周蔥蔥鬱郁的種滿了牡丹玫瑰,享受陽光充分的的沐浴。看得出我媽竭力想要把教會打造成怡人。

再遠一點,是一畝不大的田,種些蔬菜,勤勞的人在這裡開墾勞作。所得皆為教會食用,所謂自給自足,大概是這麼個道理。本來這一片是要造廚房的,但因是良田,建了又被強拆 所以遲遲未動工。

如果你踏進內堂,會有一種被教會外表所欺騙的錯愕,寬敞明亮的空間,一望到底豁然開朗,一排排長凳椅佔據了大半個教堂,這裡昔日坐滿了來聚會的老老少少。講台程弧形,曾經依次擺滿了盆栽,由於焉的速度多過澆灌,便沒再擺過)講台右手邊是一架稍顯陳舊的架子鼓,平日會用絲綢布遮蓋。左邊相對應的是一架鋼琴貼牆而立,牆中央高高掛著用亞克力板材打造的十字架,燈亮的時候通體泛紅,增添了幾許敬畏感。旁邊是LED顯示屏(用於平時放歌譜和聖經)一眼可以望見的還有二樓一樣的設施,但從未坐滿過。這裡獨立出來一間音控室。顧名思義走進去一檯布滿了複雜旋鈕的音控機器是整個音響的核心,它如拆開手錶的內部,錯綜複雜的零件裸露在外,每個零件都與舞台密不可分。過去由我我或父親操作但現在換了人,都沒有系統的學過。

三樓是供住宿的地方,它的東面是最佳的眺望處,一眼就能看見那一塊荷花池。遠一點便是莊稼地,綠綠幽幽。微風輕拂的時候深吸一口氣 好不愜意!

南邊曾經是一排林立的廚房二樓是供孩子們學習的地方,後來一天晚上接到一通急促的電話說是廚房著火了,我二話不說陪著媽往教會趕,去的時候已經燒的差不多了,滾滾濃煙,風勢把教堂的牆壁熏出一塊胎記,儘管天黑還是能看件碩大的鐵皮被燒毀後的扭曲形態。我們靜靜看著誰都沒有說話,緊接著黑暗中忽閃的消防車慢悠悠的晃過來。(消防員後來的防禦工作還是做得很好)

在後來回憶的日子裡,我總是想起二樓那間充滿童趣色彩的教室。牆上掛滿了孩子們精心作的畫,一部分相當有天賦的。按照幼兒園打造的桌椅 一應俱全。一場大火,這些畫挺可惜的。

鄉村很多道路是沒有路燈的,人們早早的便睡去。聽我媽說的,一小孩晚上隨奶回家,分不清方向 便尋著教堂塔尖上亮著十架 分辨方向。就像海岸上的燈塔指引遠航的船舶。這確實對我來說 相當有震撼力。

在這座教會,每個人都各得其所,老人們被年復一日的接送著,安排伙食。年輕人忙碌一周回到教堂,幾十公里的路程就為了一禮拜的安息。說來慚愧,以往每周必回的我,現在幾乎不回去。細想來總是覺得沒有自己的參與 ,缺少點什麼。

這座教堂養著人,人也養著教堂。我是相信教堂里有神靈的。因為這就是他的殿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城裡的春筍即將下市,山中的春筍正破土而出
學會了,你就是人生的預言家!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