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河以西皇城根上的韓城

黃河以西皇城根上的韓城

文/秦時明月

一 人類來了

§母親

人類起源於何時?

學術界目前普遍認為,人科的共同祖先約700萬年前至50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對於現代人的起源則存在兩種假說,即擁有眾多科學家支持的「非洲單源說」與少數科學家支持的「多地起源說」。

「非洲單源說」認為,所有現代人的祖先均為生活在20萬年前的一位東非女子。這個人類的共同母系祖先被稱為「線粒體夏娃」。後來,「夏娃」的後代擴散到世界各地,消滅了世界上原有的古人類,成為現在統治整個地球的現代人。安德魯·瑪爾在他的《世界史》中就說:「無論是生活在紐約的律師、在腫瘤醫院就醫的太平洋島民、德國農民、日本辦公室的保潔員,還是在倫敦讀書的巴基斯坦裔大學生,其祖先都可能是夏娃。……我們來自自同一群體,踏上了同一旅程。」

這個學說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是實實在在的空中打擊!它就好比一個男子在做完親子鑒定後,突然發現孩子不是親生的。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中國,「有200多萬年前的巫山人、湖北建始人、170多萬年前的元謀人、115萬年前的藍田人、50萬年前的北京人、35萬年前的南京人、30萬年前的和縣人、19.5萬年前的長陽智人、2萬多年前山頂洞人。」「從原始人類到現代人類的演化進展是連續的」。中國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證明,中國現代人是由本地的直系祖先傳下來,與「非洲人」無關。

我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

§祖先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韓城境內已經有了人類活動。

1972年11月修桑樹坪運煤鐵路專線期間,人們在位於禹門口西側的鏵鎡子山腰的二號隧道,意外地發現了一處洞穴遺址。1973年元月與3月,西北大學地質系和歷史系師生對洞穴進行了兩次發掘清理。

這個洞穴面朝黃河,高出河床30米,高約6米,寬約3米,深約4米,形成於公元前8萬—前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地層屬奧陶紀石灰岩地層,洞中堆積層厚約2.7米,分為三層。層中為夾石石灰岩崩塌塊的黃土狀粉砂層,出土有小礫石凸鏡體、獸骨化石和人工打制的石核、石片、石器共1202件。這些石器以燧石和石英礫石為主要原料,加工粗糙,器型較小,有砍砸器、切割器、尖狀器、刮削器,以刮削器最多。洞穴里保留有用火痕迹,火燼最厚達5厘米,殘留有石塊、木炭屑、燒骨和植物殘品跡等。其燒骨有牛、犀牛、鹿等動物骨骸,植物殘品跡有松、樺、榛、柳、雲杉、木槿、薔薇科、蘭科、毛莨科、百合科、橄形科等。這是黃河中游地區,陝西境內繼藍田猿人遺址和大荔人遺址之後,發現的又一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遙想在5~8萬年前,在黃河沿岸的原始森林裡活躍著一群古原始人,他們大約已經放棄了巢居生活,聚居在山洞裡,用石器、石核、石片做工具,用小礫石凸鏡取火,吃著樹皮、草根、野果和獵獲來的牛、犀牛、鹿等食物,於此繁衍生息……這該是多麼古樸、雄壯與激動人心的一幕啊!

關於這群古原始人的情況我們無法知道得更多,我們不知道他們與同樣生活在關中盆地東部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藍田人、中期的大荔人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關聯?甚至不知道他們最後去了哪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孤單。「那時,大多數人類都生活在小群體里。據估計,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上各個人群的規模幾乎都沒有超過300人。不同群體之間一定存在雜交現象,否則人類在遺傳上必會付出慘痛代價。因此,在邊緣地帶,各群體之間一定會相互交流。」

§困惑

從禹門洞人之後到舊石器時代結束的距今約1萬年前,韓城的歷史是個空白。

我們只能做這樣的猜測:在這4~7萬年時間裡,禹門洞人的後代像滴在紙上的墨水那樣慢慢洇開來。雖然他們仍然使用石器和木棍獵取野獸,但採集生活漸漸佔據了主導地位,原始的聚落開始出現。

這是一個漫長的演進過程,而在每一個看似微小的進步後面,都隱藏著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那些給他們第一次取來火種的人,第一個教會他們狩獵、養殖、採集野果、帶領大家從樹上走進洞穴的人……他們都是英雄,他們的故事會變成傳說,活在一代又一代的古原始人心中。但是突然有一天,這一切都中斷了。

說真的,人類是很可憐的一個物種。雖然地球上的第一個人知道他是怎麼來的,我們的祖先知道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但我們還是連自己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都搞不清楚。事實上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要記住每一位祖先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必須學會選擇性記憶,而在這些被拋棄的東西當中,有可能包含後來人極想知道的東西。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上六七百萬年了,這麼漫長的時間足以讓那些遙遠的記憶變成傳說。突如其來的戰爭、疫病和災害,也會阻斷記憶。

同時由於知識面所限,即便是那些記在史冊中的東西,我們也不見得都清楚。有一次我在查閱舊志的時候,發現一些記載得很明確的東西,今天的人卻在考證了。我因而想,史、志、家譜乃至詩詞、散文、小說、繪畫、音樂、舞蹈、戲劇,這些都是極具理想色彩的東西。因為不管你記錄得再詳細,做得再精美,總有一天,它會多到讓人厭煩的地步,多到讓人想不起檢索。誠然,光碟、電腦、機器人會幫助我們克服掉一些記憶上的苦惱,但它們的幫助都將有限。

說來說去,人類的起源註定要通過研究來解決,而不大可能通過喚醒記憶的方式解決。同樣的道理,人類不可能將所有的東西都弄懂弄通。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增添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我們的研究結果都是要證明這樣一個道理。地球誕生46億年了,有人說它還能活10億年,然而不管是10億年也好,100億年也好,最終還不是要歸於無?

[1]參見360百科《人類起源》。

[2]參見《韓城市志》(1991)。

[3]見安德魯·瑪爾《世界史》。

二 你好村莊

§

不知道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當大地上還沒有出現村莊、道路和耕地的時候,周圍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大地會不會被原始森林和荒草佔領?我想會的!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會發生改變。進入新石器時代後,隨著農業的發明,韓城的先民已經從山間叢林轉移到平原、谷地,過上了定居生活。

在這個階段,居住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早期的巢居、洞穴居過渡到了地穴居、半地穴居。地穴居(地窖居)就是掘地為穴,在穴上鋪蓋草類植物做為頂蓋,是最原始的民居建築物之一,有點類似於兔子窩。半地穴居從地面上已經能夠看到居室,有了建築物的樣子。在韓城的廟後新村遺址發現了四處圓形、袋形窖穴,廟後寨遺址發現了地穴居。在南潘庄遺址發現了四個半地穴居房屋基址。

韓城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共有25處,集中分布在黃河沿岸及澽水、芝水、汶水流域的二級台地上。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遺址的有南潘庄遺址、昝村寨遺址、史帶村遺址、芝川北寨遺址、葯樹村遺址、廟後新村遺址、廟後寨遺址、南西庄遺址、郭庄寨遺址、薛曲村遺址、趙家寨遺址、芝川西門外遺址、大鵬村遺址、賀龍村遺址14處。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遺址的有河下坡方塔遺址、化石村遺址、化石寨遺址、留芳寨遺址、院子村遺址、大德堡遺址、牛心村遺址、城北村遺址、段家河遺址、龍門寨遺址、呂庄村遺址11處。

仰韶文化大約存在於公元前5000—前3000年,龍山文化大約存在於公元前2500—前2000年。這也就是說,這些遺存最早的距今約有7000~5000年的歷史,最短的也有4000多年歷史。

這是令韓城人自豪的25個聚落,它說明我們是從歷史的縱深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們的根就在腳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們是有家的孩子。可惜今天的許多人對此知之甚少,他們中間有的人已經不大了解自己的村莊。

§陶器

(略)

這樣設想下來,他們應該已經進入到了人類社會第一次大分工的前夜。

§農業

(略)

可以這樣說,生活在韓城大地上的先民們已經熟練掌握了農業、制陶、紡織、養殖等技術,只是對冶鑄技術還不是那麼的得心應手。他們已經開始使用陶棺和裝小孩遺骨的陶瓮,有了喪葬觀念。

[1]見《韓城市文物志》。

[2]鬲:音lì,古代炊器。用於燒煮或烹炒的鍋。

[3]甑: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

三 禹門神話

§鯀錯開了河

這是一個洪水泛濫成災的年代,但作為華夏族的一員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每當災難到來的時候,總有人會挺身而出救民於水火之中。當有一天從睡夢裡醒來時,先民們驚奇地看到為首的一個黑臉大漢,帶領著一隊泥一樣的人風塵僕僕地從遠處走來,他們就是我們這個民族史詩般的英雄人物——禹和他的治水團隊。禹是來治理黃河的,他在這裡開鑿了龍門。《夏本紀》曰:「(禹)道九川……道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華陰,東至砥柱。」因而韓城在最早時稱作「龍門」。據傳禹在韓城的蘇東原似乎還留下了一座陽城,因為禹的國號是夏後,故而韓城後來又改稱夏陽。

在民間傳說中,禹的父親鯀來韓城要更早。傳說帝堯時任用鯀治水,鯀使用堙塞的辦法,治水失敗,被帝舜殺死在羽山。然而鯀對韓城來說卻是有貢獻的,傳說他在治水時看到高祖山下的村莊被洪水淹沒,變成了一片汪洋,便想沿黃龍山向下川方向開鑿一條河流分流洪水。鯀辛苦多日,終因地勢漸高,勢不能達而前功盡棄。禹來到韓城時想接著往西開。有一天,禹帶領著民夫鑿河時,一隻大鵬鳥從頭頂上飛過,嘴裡叫著:「錯開河,錯開河,西開不如往東挪!」禹聽罷便命令民夫改向東鑿,終使河流注入黃河。為了紀念禹和他的父親鯀,後人遂將這條起於錯開的河流命名為「錯開河」。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鯀採用的是堙塞法,而禹採用的才是疏浚法。鑿開河是想說明鯀也知道疏導的重要性嗎?它是否是在暗示我們,鯀治水其實並未失敗,他可能是死於的權力鬥爭。而民間的確存在這樣一種說法:鯀是天上的神,他治水幾乎就要成功了,只是由於他是私自下界的,還偷走了天帝的一件寶貝「息壤」,後來被天帝發覺,派火神祝融殺死在羽山。

受命於危難之際的鯀帶著滿腔的遺憾走了,但韓城人民卻沒有忘記他。洪水退後,人們在鑿開河兩岸種植桑樹,養蠶織絲,日子慢慢富足起來。在那些美好的日子,每每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桑樹林,先民們總會想起鯀和禹。

人們說:「我們的命是鯀和禹父子給的,就把我們這裡叫桑樹坪吧!」於是乎桑樹坪這個名字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禹鑿龍門〔1〕

鯀死後,舜任命鯀的兒子禹接著治水。禹改用疏導法,開山挖河,把洪水向河海中引導。

話說禹在鑿通鑿開河後,發現眼前的水患是解除了,但更大的隱患卻還在後頭。只見那龍門山和黃龍山緊緊地連結在一起,像是一條巨龍攔住了黃河的去路。黃水四處奔流,恰像是一個溢了的大澇池,將周圍的村莊淹了個一塌糊塗。禹登上山頂,極目遠望,前面是剛剛鑿通的河道,腳下是無邊無際的洪水。禹思謀良久,決心開鑿龍門,讓黃河水取捷徑,直接從龍門山中間通過。

然而,在開鑿的過程中,禹遇到了一個難題:白天鑿開的山一到晚上就合攏了,一連許多天都是這個樣子。大家辛苦一整天,本來就挖不了多少,好不容易鑿開的缺口卻又不停地合攏,這讓禹犯難了。禹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讓大家暫時停工。

禹四處打聽,還是毫無收穫,只好獨自一個人坐在山頂上發獃。忽然,禹看見一個白鬍子老漢挑著一擔柴禾,一路唱著山歌晃晃悠悠地從眼前經過。禹側耳細聽,只聽老漢唱的是:「龍門山,好壯觀……」老人將「龍」字的音拉得特別長。禹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面對是一條龍脊啊!

禹隨即召集大家日夜不停地挖,不讓巨龍有片刻的喘息機會。龍門山終於被掘開了,洪水像是久困的猛獸一樣,浩浩蕩蕩、迫不及待地沖將出去,一瀉千里。從此,黃河兩岸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禹開鑿的河道,刀劈斧削,恰似兩扇石門,禹給它取名「龍門」。人們為了紀念禹的功績,管它叫「禹門」,親切地稱禹為大禹。在禹門口河心的巨石上,至今還留存著禹當年開鑿龍門時留下的坑坑窪窪呢!

禹鑿龍門,傳為千古佳話,後人有詩讚曰:

亘地黃河出,開天此一門。

千秋憑大禹,萬里下崑崙。

入廟重蒿接,臨流想像存。

無人書壁間,倚馬將黃昏。

需要指出的是,我上面講的這兩個故事是傳說而不是神話。神話虛幻的成分偏多,傳說則往往有歷史的影子。如果有誰能夠考證出龍門是大禹開鑿的,那麼它一定會是比埃及的金字塔還要偉大的世界奇蹟。

§鯉魚跳龍門〔2〕

傳說禹鑿通龍門後,想要挑選一批魚類來管護龍門。渤海的鯉魚聽說後,便成群結隊沿黃河溯流而上,想要當此美差。

九曲黃河,濁浪滔天,哪是說游就能游得到的?還沒望見龍門的影子,許多鯉魚就被泥沙打得暈頭轉向,調頭游回海里去了。剩下的那些鯉魚迎風頂浪,日夜兼程,終於來到了龍門。只見黃河水浪滔天,由攔腰斬斷龍門山的一個門闕不斷湧出。門闕兩旁各豎立著一根合抱粗,約百餘丈高的漢白玉蟠龍柱。

鯉魚們顧不上休息,即刻搖尾鼓鰓,使盡平生氣力向上躍去。誰知龍門並不如想像中的好跳,鯉魚們才躍出去一丈多高,便相繼跌回水面。水平不行,只好埋頭苦練。鯉魚們日夜修鍊,由一躍丈余高一直練到了能跳出二十五六丈高。但是要躍上百丈龍門,還差得很遠。禹王點化它們說:「好大一群魚!」有一條紅鯉魚聽明白了禹王的話,對群鯉說:「禹王說『好大一群魚』,是要大傢伙一起用力躍上去。」

到底怎麼個「一起用力」法呢?鯉魚們想出了個辦法,叫「墊身法」。就是頭一條魚先躍出去,後面的魚跳到這條魚背上,借勢再向上躍,如此循環往複,跳上龍門。這個辦法好歸好,但最終只有極少數的鯉魚能夠跳上龍門。據《三秦記》載:「龍門山……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遂化為龍矣。」

那些跳上龍門的鯉魚都化成了龍,跳不上去的,在額頭會落下一些小黑點,據說這是從空中摔回水面時留下的傷痕。那條紅鯉魚就因為為大家墊背而被留在了下面。紅鯉魚不甘心,繼續埋頭苦練,試圖依靠自己的努力跳上龍門。忽然一個巨浪打來,激起百餘丈高的水柱,紅鯉魚乘機躍上水柱,跳過了龍門。禹王見了感慨不已,隨即在它的頭上點了一下。霎時間,紅鯉魚化成了一條火紅的巨龍。禹王遂命它率領眾鯉魚管護龍門。

打這之後,打漁人在捕到頭頂帶紅的鯉魚時會立即放回黃河中,因為這紅鯉魚是龍的化身呢!人們還用「魚躍龍門」「身登龍門」來比喻金榜題名的榮耀。

[1]參見《韓城市志》(1991)。

[2]參見《韓城市志》(1991)。

四 原來如此

§戰爭

中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戰爭。

雖然目前的考古資料尚無法證明,韓城在新舊石器時代曾發生過戰爭,但想必先民們會為了食物和地盤,乃至婚配問題發生爭執。雖然山林有很多,可是能夠採集到或是生產出理想物產的土地、河湖卻沒有那麼多。

神農氏統治末期,諸侯相互攻戰,殘害百姓,天下亂成了一鍋粥。黃帝代替神農氏討伐不來朝貢的諸侯,並與帶頭挑事的炎帝、蚩尤之間發生了戰爭,戰火一直從山西燃燒到了河北。作為華夏部族的成員,不知道韓城的先民們是否參加了這場征戰?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黃帝老人家身邊有韓城人。

苦苦盼望的信使時代來了,韓城的出鏡率依然不高。春秋戰國時代,秦晉(魏)圍繞少梁的爭奪爆發了激烈衝突,韓城的許多地方都淪為了戰場,可是在《史記》中能找到的也就那麼三兩句話。史書是如此簡約,理解上自然會產生歧義。比如許多人認為韓原之戰與少梁爭奪戰發生在芝川、龍亭一帶,但是在西趙莊西周文化遺址中卻發現了青銅矛、戈、戟、斧、鏃、車馬飾及完整的馬骨架。毫無疑問,戰爭發生的區域遠比大家理解的要廣闊,場面要更加殘酷。

看來,有必要給歷史插上想像的翅膀。唯其這樣,我們才能夠看到一個接近於真實的富有活力的韓城。

§貢賦

禹在治水過程,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與物產情況,對土地進行了等級評定,將全國的土地劃分為即上、中、下三品,即「三壤」,參照土地等級確定各地賦稅。他甚至對朝貢的路線也作了明確。

那時候,韓城的先民是怎樣朝貢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雍州的情況。《夏本紀》曰:「黑水與黃河西岸之間是雍州:……土質黃而鬆軟肥沃,田地屬上上,即第一等,賦稅居中下,即第六等。貢品是美玉和美石。進貢時從積石山下走水路,順流到達龍門西河,會集於渭水北岸。……」韓城屬雍州管轄,由此可見先民們承擔中下等賦稅。他們在交納貢物時,先將物品集中到龍門附近,再通過船隻運抵渭水北岸的指定地點。

至於怎麼個交法,在《夏本紀》里也作了交代:「禹下令國都外五百里為甸服:百里以內交納整捆的禾,一百里到二百里交納禾穗,二百里到三百里交納去掉秸芒的穗,三百里到四百里交納穀粒,四百里到五百里交納精米。甸服外五百里為侯服,侯服外五百里為綏服,綏服外五百里為要服,要服外五百里為荒服。」這是全國的情況,貢賦這樣確定完全是為了運輸上的便利。

韓城到底屬於哪個服呢?韓城知名學者強尚龍一語道破天機:「關於這個問題,《韓奕》其實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韓奕》開篇第一句就說,『奕奕梁山,維禹甸之』。許多人將這句話翻譯成『大禹曾經治理過的地方』,這是不正確的,它真正的意思是說,大禹將韓城這一塊劃分進了甸服。」

既屬於甸服,先民們是直接向天子服田役納谷稅無疑了。

§日常

估計有人已經在嘀咕了,你說得那麼牛叉,韓城怎麼連個諸侯國都不是呢?

我只能說童鞋,你太貪心了。韓城距離帝堯的國都山西襄汾縣陶寺村、帝舜的都城蒲坂(今山西永濟縣虞鄉),直線距離均不過百十公里。換句話說,韓城人不是生活在皇城根上,也是生活在帝堯與帝舜的眼皮子底下。而封國遠在候服區,所謂「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國,二百里諸侯。」

當然了,不論生活在哪裡,都不可以粗枝大葉,二帝對農事向來抓得很緊。帝堯命令羲氏、和氏,研究制定曆法,教會民眾掌握農時。命令羲仲住在郁夷,管理春耕事務;羲叔住在南交,檢查督促夏季勸農工作;和仲住在在西土,監督指導秋收事宜;和叔居於北方,安排冬季的收藏。帝舜建立了巡視、述職制度,「五歲一巡狩,群後四朝。」並派人四處收集「六律五聲八音」與「五言」,傾聽民眾的聲音。

有人手把手教,有人勸導,還有人檢查,想必韓城的先民們一定很幸福了,他們只需要講究仁德,聽從管理,努力生產就行。雖則他們用不著像幹部一樣述職,但寫寫心得體會,私底下進進詩還是可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悠遠的史記 的精彩文章:

TAG:悠遠的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