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蕉坑柿源廟:裔出西山隱深山

蕉坑柿源廟:裔出西山隱深山

公元1180年,金兵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南宋政權風雨飄搖,汲汲可危,焦頭爛額的宋高宗不得不再次起用被貶在家的辛棄疾(1140-1207),出任隆興(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撫使。

辛棄疾(1140-1207),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這個時候,辛棄疾已經41歲,已過不惑的年齡。經過多次波折,辛棄疾明白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論盜賊札子》),已產生了歸隱之志。因此,到任後就打算在上饒建一座莊園,安置家人定居。次年春,辛棄疾開工興建帶湖新居和莊園,取名「稼軒」,自號「稼軒居士」。後來,帶湖莊園毀於火災,便徙鉛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繼續過著鄉居生活。在闢建帶湖莊園之後的二十年間,辛棄疾多次起複,又多次遭貶,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閑居,這裡也成了他埋骨他鄉的最後歸宿。

辛棄疾畫像(百度圖片)

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六十四歲的辛棄疾被任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開禧元年(1205),辛棄疾任鎮江知府。開禧三年(1207)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杭州)赴任。但這個時候辛棄疾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同年九月初十,辛棄疾帶著滿腔憂憤離開人世,享年68歲。

「了卻君王天下事,留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辛公去世之後,他的長子主恭仍居鉛山,幼子主敬,攜帶家眷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徙居南昌西山。主敬五傳至孟禮(字和行,一位元組亭),於明代洪武三年(1370)從西山遷居至蕉坑柿源,成為柿源辛姓開基祖。據說,辛棄疾在擔任江西安撫使時,在豐城寶氣亭前、濯纓巷口建石埽(用於防洪的物料)二處,以殺激流;又「捐腴田五百餘畝於豐城縣學」,以興舍倡學,從此與豐城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才有了孟禮公「歷豐城,游柿源,見其山水清秀,遂居焉」的淵源。

炎炎夏日,總是焦躁而漫長。走在悠長的豐樂縣上,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倒有質樸寧靜的恬淡。進入蕉坑鄉境,路上很少看到行人和車輛,杯山頂上的風車慢悠悠地轉動著,在路旁高大整齊的楊樹縫隙中時隱時現,彷彿送來陣陣清涼山風。羅山遙想當年,辛孟禮拖家帶口從南昌西山一路南遊,來到柿源廟這個地方,路途艱辛可想而知。

蕉坑鄉位於豐城市最南端,距城區有60公里,位於豐城、樂安、崇仁兩府三縣交界處。柿源廟村與蕉坑集鎮毗鄰,現在早已和集鎮融為一體。柿源廟本名柿源,村前有一條發端於杯山的水溪,一路沿著地勢蜿蜒而下,經鐵路、荷湖、麗村、榮塘流入贛江,這是豐城的主要水系之一——豐水。早前柿源一帶盛產柿樹,又處於豐水之源,因此叫柿源。至清代初年,村民在村後小山南面建立社壇,村名因而改作柿源廟前,簡稱廟前。居民主要為辛姓,至今已蕃衍至一千多人,皆是稼軒居士之遺脈。

由於集鎮的改造,廟前村早已改造成規劃整齊的街道,街道兩旁都是高聳林立的樓房。穿過樓房間的巷道,在柿源廟小學前停下車,尋訪清嘉慶二十四年(1820)辛氏合族興建的戲台,遍尋而不遇。村民說,戲台早已倒塌拆掉了。在老戲台的位置旁邊,一棵歪倒橫跨於小溝之上的香樟樹卻還茂盛著,默默守護在古老的基址旁,任歲月滄桑初心不改。村西頭的辛氏宗祠還好,經過數次修復,依然可見初建時的遺韻。

徙居柿源廟後,辛氏族裔完全把自己融入在這片偏遠的大山深處,安於現狀,與世無爭,就像他們的先祖辛棄疾在《清平樂·村居》中描述的那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一派田園山水景象。但老天實在不公平,即使是像柿源這樣的偏遠山村,也無法逃避世事的糾葛,人間的紛擾。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波及柿源廟,村民一時驚惶失措,「各隱僻村落,丁口幸獲安全」,但遭此劫難後,「家資罄竭,十室九空」。1933年,工農紅軍獨立第5師由樂安縣至蕉坑墟與國民黨軍交戰,紅軍撤退後,當地劣紳與保安團進行清鄉,殘殺民眾多人,對柿源廟影響甚大。

受到外部勢力的紛擾,一向靠天吃飯的柿源廟人不得不團結族人,以圖自保,先後創立了「橋會」(設立修橋的募捐委員會)、「積穀會」(設立義倉,募集糧食以度荒年)、「啟蒙會」(為義塾募集錢糧)、「祭田會」(調整各家各戶的田畝)等公益機構,全都是由族中德高望重的耆老發起組織,經過村民代表民主討論後付諸施行。辛氏家規中亦有「蒙養當豫」、「義舉當勸」、「守望當嚴」等條規,告誡族人要讓子孫讀書、多行善舉、相互幫襯。種種做法,既完善了村裡的公益設施,又凝聚了族眾之心,使辛氏族裔在這裡站穩腳跟,經歷種種劫難後能夠迅速恢復元氣。

族中耆老中,有一位叫辛性的,在倡導各種義舉中起到重要作用。辛性(1827-1894),字德征,名靜山,是修義倉、設啟蒙會的重要倡導者。辛性「少穎悟,過目成誦。既長,工詩,善文章。」看出得從小就是一位聰明過人的人。辛性十幾歲就考上了秀才,很想有一番功名,但一直都不怎麼順利,直到53歲才考取光緒己卯科(1879)第六十一名舉人。本想再進一步,不巧他的母親正好去世,只得丁母憂在家。三年以後「春宮再赴,又不遇」,考進士沒考上。辛性知道自己年紀不小了,家境又不怎麼寬裕,便放下了功名之心,給自己的書房取名「退省齋」,悉心研究性理文學。辛性對《太極圖說》、《西銘正蒙》等書有獨到見解,寫了許多剖析精闢的論文、譯註,同時在家鄉設立書屋,「經術課徒」,「兩郡三縣之士爭出其門」。辛性倡導和發起村裡的多項重大公益事業,都得到了族人的積極響應。辛性一生寫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章,著有《退省齋語錄》一書,時任豐城縣令湯鼎烜(蕭山人)為之序,今已失傳。

從炙熱的陽光下走入陰涼的巷道中,涼熱兩重天。街道空曠而寂寥,很難看到行人。年輕一代不甘于山鄉的寂寞,背井離鄉遠赴城市,去開創新的生活。留守在家裡的人們,仍然保持著山裡人熱情而不設防的秉性,見到生人,便遞上滿滿一碗清香微鹹的擂茶,用純樸的鄉音,娓娓講述村莊的往事,感慨創業守成的不易。

(資料來源:《柿源辛氏族譜》及《蕉坑鄉志》)

原創首發 尋找最美麗鄉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豐城文旅 的精彩文章:

金、玉、青銅與陶瓷文化
橋東黃塘橋:書聲古道夕陽邊

TAG:豐城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