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千古一相,終其一生,功業也惶惶,罪責也彰彰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秦統一天下後,被任為丞相,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並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他的政治主張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因為一隻老鼠,李斯決定出人頭地
李斯年輕的時候,看到一隻老鼠在廁所偷吃人糞,每當有人或者狗來的時候,這老鼠嚇得就趕緊跑了,而李斯後來在糧倉看到一隻老鼠在偷吃糧食,這隻老鼠招搖過市,絲毫不害怕人畜,同樣是老鼠,為何差距就這麼大?
此事對李斯而言,非常深刻,他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是糧倉的老鼠,還是廁所的老鼠,就看自己的能力了,李斯在內心中暗暗發誓,定要成就一番功名,為自己爭取一個顯赫的地位,後來,李斯決定向荀子修行帝王之術。
學業有成後的李斯,再三思考,決定去最有發展前途的秦國。
從門客到丞相
李斯剛到秦國,秦莊襄王駕崩,李斯做了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客,主要是幫助呂不韋出謀劃策,這樣做的目的是有機會接近秦王,在一起巧合中,李斯向秦始皇嬴政表達了自己對天下大勢的看法,他認為,而今天下,六國衰弱,秦一家獨大,若此時不一統天下,等各國列強恢復過來後,再想滅國,就難了,這看法和秦始皇不謀而合,他拜李斯為客卿,派遣李斯遊說各國,離間各國,使得六國沒法齊心抗秦,這個方法很是奏效,秦一天下的步伐越來越近。
恰逢韓國這個奇葩國家出了疲秦之策,想耗費秦國力讓其無法滅六國,嬴政大怒,決定在秦國驅逐一切他國之人,也包括李斯,秦國危矣!!!恰逢此時,李斯一封《諫逐客書》讓嬴政醍醐灌頂,隨後嬴政禮賢下士,迎回所有為秦出力的他國人士,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李斯展現了自己不凡的才智和見識,被秦王提為丞相,這時候的李斯,終於成為了天下的上層人士。
造化弄人,一步錯步步錯
在秦始皇掃滅六國後,李斯與始皇帝開始統一文字、度量衡。。。。李斯也開始飄飄然,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於沙丘,為防止天下大亂,此時身為帝國最高長官的李斯,壓下了這個消息,據說始皇帝最後的遺詔是令趙高把皇位傳給扶蘇的消息送達,但這個消息並沒有送出去,趙高為了自己的私慾,找到李斯,表示扶蘇繼位,蒙氏兄弟必將重用,你我等人必將邊緣化,所以不如我們另立胡亥,到時候天下還不是丞相您說了算么?
李斯,身為權力僅次於始皇帝的最高行政長官,動搖了,後決定於趙高一夥另立胡亥,後來,賜死扶蘇、賜死蒙氏兄弟、誅殺秦氏王子王孫、誅殺三公九卿,清正廉明的秦廟堂,開始政令不達,上下不能一心,天下惶惶,恰在此時,李斯也被下獄,此時的李斯終於悔悟,但一切都來不及了。縱然始皇帝活過來也來不及了,秦廟堂黑暗到了骨子裡,後來,李斯屈打成招,承認自己謀反,二世盛怒之下下詔,對李斯施以五刑——刺字於面、砍鼻、割舌、斷趾,最後腰斬於市,並株連三族。沒幾年,楚漢滅秦,再後來。。劉邦創立了漢朝。
李斯的一生,前半生可謂是功業惶惶,在一統天下的問題上,充分表現出自己的政治能力,後半生,李斯的罪責也彰彰,如果沒有他的許可,趙高胡亥焉能翻得起風浪?大秦帝國的建立,李斯當之無愧是大功臣,但大秦帝國的毀滅,李斯絕對是第一罪人,蓋棺定論,李斯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絕無僅有的一個功罪同樣巨大的政治家。
李斯愧對秦始皇,愧對大秦,愧對天下。


※劉邦、曹操和朱元璋三個人裡面誰是最狠的?
※他是一名中國人,抗戰勝利後為何收養一名日本傷兵,原因很簡單?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