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謹防「免費服務」「免費贈送」等陷阱

謹防「免費服務」「免費贈送」等陷阱

從媒體獲知,市民王女士在路上得到一張由美容院發放的「免費美容卡」,隨後就到這家美容院做面部美容。讓她沒想到的是,美容院只能給她半張臉提供「免費」服務,若想將整個面部美容,需再交100元。

上述事例在生活中並不鮮見,有的商家為吸引顧客和推銷商品,推出了「免費商品」、「免費服務」等促銷活動。從表象上分析,這些活動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畢竟能無償得到商品或消費享受。可經過一番實踐,再去體味「免費」的內涵,自然陷入困惑與煩惱之中。細觀以「免費」為噱頭的欺詐現象,發現其主要手段如下:

■ 其一 有些廠商聯手「免費」贈送高檔內衣。事前講明只要女性消費者穿此內衣在商場走上一圈,內衣即歸己有。於是,有大膽女性率先垂範,身著三點式的暴露內衣,在眾目睽睽之下,繞著偌大的商場亮相展示,以至於一時人頭攢動引起圍觀。試穿者本人在尷尬的氛圍下難於堅持,有的中途退縮,有的家人反目,有的落下笑柄。事後儘管得到一套內衣,可為此付出的精神代價又有誰知曉呢。

■ 其二 有些消費者在街上或商店裡,常常莫名其妙地收到一張「免費」美容卡,卡上清楚地標明地點、店名和消費時間,令人怦然心動。興沖沖趕到那兒一看,店家果然沒有食言,美容確實不收費,可美容的化妝品卻一分錢不少要,而且價格不菲。事後仔細琢磨一番才明白,美容哪有不用化妝品的,「免費」敢情是掩人耳目,虛晃一槍。

■ 其三 有的飯店開張營業,為大造聲勢,贏得人心,決定前三天免費供餐。經營者可能是出於好心,但如此承諾缺乏必要限制,第一天就有數百人排隊,弄得飯店幾乎無法招架,半數人沒領到盒飯,怨聲載道。第二天飯店趕忙貼出停止供應「免費餐」的告示,遠道而來的消費者非要討個說法才走,最後只能求助警察出面調解,雙方不歡而散,商家不僅擴大宣傳的初衷沒達到,還帶來負面影響。

如果對這些「免費」服務做深入剖析,發現其大多數效果不佳,有的還適得其反。究其原因,關鍵是經營定位失衡,出招喧囂浮躁,賺錢急功近利。試想,一名女性消費者穿著內衣行走於大庭廣眾之下,本人要承受多大的精神壓力,這還能算「免費」嗎?再有,處心積慮地製造「免費」文字遊戲,誘你上當,化妝品價格店主說了算,「免費」變成了破費,免費供餐更是噱頭,與其製造鬨動效應,莫不如讓利給消費者,使百姓品嘗到味美價廉的菜肴,豈不更好。

只要賣的心術不正,即使其包裝和手段再精明,照樣會被買的識破。因為睿智和理性賜予了消費者一雙辨別真偽的「火眼金睛」。

(來源:新民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慎聞隨筆 的精彩文章:

馬克思在讀書寫作中的批判精神
為人處世怎樣才是「隨和」

TAG:慎聞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