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系便利店的三點哲學,中國便利店市場上的六大挑戰

日系便利店的三點哲學,中國便利店市場上的六大挑戰

「新零售」和「人工智慧」火在商業前沿,零售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紛紛藉助新技術的力量,搶佔市場,爭做新零售排頭兵。而魔都上海,在新商業下又被譽為「新零售之都」,除了市場趨勢的紅利外,上海市政府印發《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實施意見》也在推動人工智慧全面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和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

時至今日,新技術日漸成熟,考驗人工智慧落地實體經濟能力的節點日漸突出。6月15日,「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智能+零售」峰會將聚集近20位零售頂尖人士共赴上海探討行業趨勢,把握零售新契機。

「日本便利店市場是行業的先驅和榜樣。」

7-ELEVEn、全家以及羅森,這三大日系便利店一直被業內人士當做經典案例來解讀分析,但是中國便利店市場與日本便利店市場的發展階段並不在同一個水平,所以參考日系的商業邏輯對中國便利店從業人士還是有很大幫助的。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韻民認為,預期在中國將有50萬家類同於日系便利店形態的便利店成長發展。

研究這幾家便利店就會發現,與其說他們是家便利店公司,還不如說是供應鏈公司/數據公司來的更貼切一些,何韻民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第二供應鏈中心已在江陰建設中,今後還會繼續在供應鏈強大後援下支持進一步拓展,羅森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

數據表明,截至2017年6月30日,羅森在中國已開設了1134家店鋪,上海、北京、重慶、大連、武漢等都是羅森的主要市場。羅森下一步的計劃是繼續拓展江浙滬市場;在華東市場,建設第二、第三生產製造與物流基地。

《零售的哲學》中提到,二戰後,美國對日本進行扶植和政策改造下,日本經濟振興,鄉村城市化進程加速。20世紀60年代後期,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迅速高漲,大型超市迎來了繁榮期,賣方市場的時代正式來臨,在人均購買力逐步增強的環境下,人們對便捷服務,周邊小區域購買力產生需求。

在中國,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逐漸提升,社會生產供過於求,零售業態也從大業態(大賣場/連鎖商超)發展到如今的小業態(便利店/社區店),對物質的追求也轉變為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企業都在尋找離用戶最近的業態,因此,便利店成了爭先搶佔的一個風口。

何韻民表示,羅森定位於小商圈製造型便利店,在零售行業的風口期,便利店要勇於試錯,然而,與其追逐所謂的風口,不如更多地去關注便利店場景的價值窪地,在便利店的場景中用戶的購物與消費體驗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專註便利店的場景價值才是發展之根本。

羅森在場景價值的挖掘上,可謂是花了心思。據了解,羅森從2017年7月開始布局自主結賬系統,通過APP計算,掃碼結賬,可以有效減少排隊結賬的時間。針對壞賬率的問題,羅森自主結賬系統採取了最多只能結算5件商品的限制。

零售業內人士韓乾源分析到,像7-ELEVEn和羅森這類的便利店有獨有的哲學:

1、密集開店:區別於其他連鎖的分散開店,點多線長的開店策略。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個:在一定區域內密集開店,提高品牌效應,加深消費者認知;門店距離近,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同時經營顧問進行門店指導效率也大大提高;投放一次廣告和促銷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率事半功倍。

2、追求品質:貫穿日本的匠心精神,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的,甚至比物美、價廉更重要。

3、店鋪經營:以7-ELEVEn為例,該公司始終相信POS系統里沒有顧客明天的數據,因此他們獨創了「單品管理」。即日復一日地對每個單品進行假設和驗證,在門店備足顧客所需的暢銷品,剔除滯銷品,提高訂貨準確度。

然而,從商業模式上進行分析,要想把便利店的盤子經營大起來,絕不是單純靠賣貨。所以,直到現在無人貨架、新型便利店也好,把重點聚焦在貨品上,方向上就已經走了彎路,因為貨品的毛利做到最大頂多30%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直言無界零售不著調,蘇寧的智慧零售布局含金量幾何?
當餘額寶們不能用於日常支付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