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爸爸媽媽,說真的,我感受不到你們的陪伴

爸爸媽媽,說真的,我感受不到你們的陪伴






圖片:《西小河的夏天》



為什麼說陪著 ≠ 陪伴,隱性失陪會給寶寶心理健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知友:李松蔚

(900+ 贊同,清華大學心理發展指導中心講師,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隱性失陪」的提出,首先是反映了社會觀念的某種進步。





在幾十年前,對於養育孩子,家長的關注還停留在生理需求方面,能養活就好。




我記得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回憶他小時候在農村,剛學會爬的時候,父母下地幹活,要把他留在家裡,怕沒人照看,就把他放到一個巨大的,用來裝米的缸子里。這個米缸有一個好處,就是四面光溜溜的,爬也爬不出去。又很沉,穩若磐石。他在裡面呆得不舒服,就拚命掙扎,大聲哭鬧。但是哭鬧也沒人理,父母反正知道他是安全的。



所以他最早的童年印象,就是在一個極度煩悶,極度靜止,四面光溜溜的所在,除了頭頂那一小片屋頂,什麼都沒有。但是那個年代,這樣好像就足夠了。




現在再看這樣的事,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覺得不忍,甚至會對他的父母很憤怒。之所以會有這些感覺,是因為我們的心態進步了。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低層次的需要被滿足之後,就會轉向更高層次的需要。




對於絕大多數父母,生理需求不再是問題了,就開始關注孩子們的精神需求。育兒網站增加了心理健康版塊,也有很多書籍和課程探討嬰幼兒的心理。以前覺得情緒感受是很矯情的,現在意識到重要性了。



人民日報的發問,八大權威媒體給出了「陪伴」的回答,包括提出「陪著 ≠ 陪伴,不做隱形父母,拒絕隱性失陪」的口號,就建立在這個時代背景上。




怎樣拒絕隱性失陪,給寶寶更適合的愛呢?




@動機在杭州

老師已經提到了,情感交流。高質量陪伴不只是時間和空間上陪著孩子,而是在情感上跟孩子保持共鳴。有的大人跟孩子坐著一張沙發,各自看著不同的屏幕,孩子在 iPad 上看動畫,大人在手機上玩遊戲,這只是陪著,而非陪伴。這就是很多家庭的現狀。




但是這麼一說,就會有人覺得:「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都不知道陪孩子有多累。我上完班,能量槽已經空了,你還說高質量陪伴,我哪有力氣啊?」




嗯,一說高質量,就會想到「全神貫注」,「一絲不苟」,「不敢鬆懈」之類的辛苦。但按照我的理解,其實不必那麼緊張——太緊張了反倒不對。只要心態調整過來,高質量陪伴對兩個人都可以是補充和休息。




一個孩子並不需要時時刻刻跟父母黏在一起,他只需要一種確定感:「父母是跟我在一起的」。




很多人都知道心理學裡的依戀(attachment)理論:孩子越是能夠安心地回到父母的懷抱,得到安慰,就越能夠自信地再次與這些父母角色分開,去探索新的世界。一個好的依戀狀態下,父母不需要筋疲力盡地時刻看守。




我經常在小區花園裡看到小朋友和父母的互動:孩子自己玩一會兒,跑到父母身邊,蹭一蹭,說說話,又噔噔噔跑開,繼續自己玩兒。這是彼此舒服的狀態,孩子只要確認父母是「在」的,不會突然消失,他們就可以走得更遠。父母也得以放鬆。




這跟「你玩手機,他看 iPad」有什麼差別呢?




差別就在於「聯結感」。




看手機的時候,我們在跟手機聯結(或者跟手機對面的人聯結),我們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感,就與此時此地無關,而寄放在另外一個空間。




對此時此地在你身邊的人來說,就無法理解你的想法,你的情緒狀態,更無法介入與你的關係中。他們會有非常強烈的距離感,會知覺到被疏遠甚至是被拒絕:「你不在乎我,你不想跟我在一起」。




不信的話,想一想平時跟人聚會,某個人一直埋頭盯著手機的話,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之所以會有這些「人在心不在」的所謂陪伴,也是因為我們正在把「陪伴」當成一個任務,一個形式上走一走的過場,為了陪伴而陪伴。




在這種情況下,「陪伴」就失去了意義。還會讓父母把孩子看成更加沉重的負擔。




「我們拚命賺錢,才夠供他吃供他穿,給他買那麼貴的學區房。回到家累得像狗,還要給他陪伴!——還要高質量的陪伴!」




我做了 Momself 之後,看到一二線城市的大多數父母都有這種耗竭感,無數人留言說:只有在孩子睡覺之後,一天當中彷彿才有了一小段屬於自己的時間。他們捨不得睡覺,即使已經困得睜不開眼睛,也要再看半集韓劇,或者喝一杯小酒。




我也知道有的父母會在家裡爭吵:「今天該你陪孩子了!」「我累了一整天,還是你陪吧!」吵到最後,就把陪伴變成了應付差事:跟孩子坐在一起,聊著聊著就拿出了手機,孩子還在說話,大人就愛答不理地嗯哼兩句。




我能理解他們的辛苦,但我也在想,他們把時間劃分為「給孩子的時間」和「自己的時間」,就已經預設了一個前提:孩子和自己是互斥的,給孩子的越多,給自己的就越少。陪孩子等於消耗自己。——很顯然,這個前提是錯的。




孩子不應該被當成父母生命的掠奪者。




如果分析下去的話,父母之所以會那麼想,是因為他們也在同樣的環境(甚至是更匱乏的環境)下被撫養長大。他們自己也缺乏被高質量陪伴的經驗,所以他們當然也不懂得如何陪孩子。陪伴,在他們看來就只能是一個任務。




但很多時候,孩子意識不到這個前提的錯誤性。他們更容易理解為:自己錯了,自己是那個給父母添麻煩的累贅。更隱藏的信息是:他們看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內疚和自責。——大人的錯誤,卻由孩子來買單。




早期的依戀體驗塑造了一個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內心工作模式」:他人有多可靠,給人多少安全感和有多少價值,我自己是怎樣的?這個內心工作模式相當穩定,而且,形成的關係模式會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塑造中體現出來。




按照這個理論,小時候缺乏陪伴的孩子,很容易形成的內心工作模式是:「我要自己搞定一切,否則,別人會嫌我煩」。他們長大之後,也會把很多精力花費在躲避別人上,而且,由於對人的疏遠,他們並沒有太多機會覺察到這一點。




我在大學做心理諮詢,經常會遇到一些很優秀,卻很辛苦的年輕人,他們遇到了困難,卻只能孤軍奮戰。來心理諮詢,往往是因為一個人已經捉襟見肘。但要是問他們有什麼打算,往往都是說:打算再想想辦法。問:有沒有別人可以求助?都是很敷衍地說:也有。問具體是誰,怎麼求助,就說不出。




「可能問一下師兄師姐吧……」他們敷衍地說。




「有具體的對象嗎?曾經問過誰?」




一般都是搖頭,一臉的不耐煩。




「大家都那麼忙,問多了別人會很煩的。」




「那你打算怎麼辦?」




「算了,我再想想辦法吧。」




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件事。一個學生告訴我,她的手機丟了,重新買一個手機花了她兩個月的生活費,而她的父母始終不知情。家境並不困難。出得起那個錢,只是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沒臉說。」那兩個月她只好借錢度日,吃最簡單的乾糧。「減肥效果很好,我瘦多了!」她還滿不在乎地笑。




還有一個學生,生了一場很重的病,她默默地尋求治療,一個人做檢查,一個人轉院,有些難以承受的結果,也一個人承受下來了。最後要做手術,因為有一定的手術風險,需要家屬簽字,她不得不給父母打了一個電話。父母幾乎崩潰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女兒一個字都沒有透露過。做完手術的時候女兒笑了:「現在終於可以跟他們說了,之前我一直擔心這是我的錯。」




要改變這些,並不是父母拿著手機多陪一陪孩子,就能做到的。




人民日報和權威媒體的這次倡議,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醒,提醒我們重新認識陪伴的意義,甚至是生活的意義。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人在心不在,陪伴又有什麼意義呢?陪的時間越長,父母的耗竭感越強,孩子越覺得自己添了麻煩,成了累贅。




回到陪伴本身。陪伴的意義,是為了跟孩子「在一起」,陪伴才是給寶寶更適合的愛。




如果累的話,直接說累就好。也可以癱倒在沙發上,告訴孩子你今天都做了什麼。




把孩子當成一個聊天的人,問一問他最近怎麼樣,過得好不好。就像朋友的閑聊一樣。如果不想聊天的話,一個簡單的擁抱也很好。




不用刻意去找什麼遊戲,非要讀一本書或者做點什麼。他是一個人,你也是一個人,兩個人在一起,即使不用刻意,也會有許多的樂趣產生。




如果什麼都不想做的話,什麼都不做也好。




這方面,世界知名的禪修大師,喬·卡巴金,在他最負盛名的著作《正念》中,生動地描寫了他如何把「陪伴孩子」變成了一種愉快的修行:





有時候我乾脆在禪坐時將小寶寶抱坐於腿上,讓他來決定我坐多久,他們很喜歡裹在禪修的蓋毯中,只伸出小頭,常常可以靜止頗長的一段時間,那時,我繫念的不只是我的出入息,而是我們兩人的出入息。




……當他們蹣跚學步之際,我跟他們一起做瑜伽,他們在我身上爬上爬下,一會兒騎著,一會兒吊著,我們在地板上隨意嬉耍,自然會發明新的兩人瑜伽姿勢,或是我們可以一起做的事,這種不靠言語的、正念的、尊重的身體遊戲,帶給我這位父親很大的趣味和愉悅,也讓我們深深聯繫在一起。




不是任務,不是為了什麼目標,甚至不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成長,什麼都不為了,在一起就是在一起。




首先是要修復父母自身的親密缺憾:陪伴本身就是意義,與另一個人的共同存在本身就值得喜悅。我們陪孩子,孩子也在陪我們。




自然,這樣的過程也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值得存在於這個世界。




並非因為別的什麼,只是純粹值得。




我希望,「高質量陪伴」這個概念的提出,可以讓父母的心態發生一點改變。並非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變得更焦慮,而是讓他們更放鬆。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知乎熱門文章


突然發現自己老了是什麼感受?


能治癒你的,除了發工資和收紅包,還有它……



微信又升級了,這次的變化很不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昨天在明天等你
小事 | 童年的紙飛機,現在終於飛回我手裡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