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拖延的時候你都在做什麼?可能就是打開這篇文章再說吧

拖延的時候你都在做什麼?可能就是打開這篇文章再說吧

聽說過烘焙也聽說過拖延,不過「拖延式烘焙」是啥?紐約時報最近的一個報道提到,一些人熱衷於以一種極其緩慢精緻的步驟做烘焙,並把過程和結果拍照上傳社交網路,Instagram 上對應的標籤叫 #Procrastibaking(拖延+烘焙)。

實際上,這兒的「拖延」有兩層含義,除了慢吞吞的過程,還有「借著烘焙這件事逃避其他事情」的意思,比如紐約時報這篇報道的標題乾脆直接就叫,「既然你有拖延式烘焙這件事可做,為什麼還要工作呢?」

拖延和逃避是早就有的行為,不過現如今,人們和拖延有關的新習慣被越來越多地注意到並用固定說法概括。比如 urban dictionary 里,procrasti-progress指的就是「為了逃避一件不想做的任務,做掉了不少有用但不重要的事情」。

心理學家說,這種行為的產生是因為拖延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有關,而 procrasti-progress 會讓你專註於當下,忽略不確定帶來的焦慮。比如在報稅、考試周甚至大選之前,#Procrasti+XX 標籤下的內容量會增加。

結合紐約時報對「拖延式烘焙」的介紹以及我所的日常觀察,我們發現,人們在拖延的時候會「procrasti-」的事情具備這些特點:

「儀式感十足」是選擇「拖延的時候幹嘛」的加分項,比如拖延式烘焙火起來的一個意料之中的原因就是,過程中產出的照片適合發社交網路;

雖說拖延時做的事情並非毫無價值,但儀式感往往也意味著「沒有那麼緊急和必要」。比如同樣是使用烤箱,人們在拖延的時候可能會更傾向於烤一個複雜的彩虹蛋糕,而非加餐吃的馬鈴薯;

在家工作為這種行為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在家工作的人也成了「拖延式XX」的重災區;

「拖延式XX」的流程中不能包括「出門買原料」之類的事情,因為不想破壞宅在家裡完成全過程的節奏;

拖延者可能會遵循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把干正事和磨蹭結合起來。比如在等待面發起來的過程中飛速寫完報告提綱,在把做好的一堆半成品扔進烤箱定時之後開始找 PPT 模板——而且,會意外地發現比坐在那裡做一天 PPT 效率更高,嘗到甜頭之後下次寫報告甚至會考慮開始花上三天時間做個步驟複雜的馬卡龍;

而磨蹭的時候會做的那些「有點用但沒那麼緊急和必要」的事情,在沒有正事的時候從來不會想著開始做;

最終事情做成什麼樣不太確定,但「逃避真正工作」帶來的負罪感通常真的能減輕不少。

除了烘焙,我們還整理了現如今人們在拖延的時候可能會耍的那些花樣,如果把它們按照危害程度從小到大排序,大概是這樣的:

1.拖延式做家務

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會比做家務更讓人想逃呢?當然是做作業、寫論文或者工作了。

能夠讓人更快逃離心煩意亂狀態的家務活動當然也是那種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立馬看到成效的,比如閱讀「斷舍離」教程之後把看不慣的衣服打個包預備扔掉,然後把留下來的衣服按照日式疊法整理好豎著放進抽屜。

以及根據上面提到的拖延者行為模式,把衣服丟進洗衣機之後在等它們洗好的那四十分鐘里趕緊集中精神寫幾段論文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這可能是一天中效率最高的四十分鐘了。

甚至被客戶的無理要求逼急了,扔下工作去把碗池裡三天沒洗的臟盤子一下子洗完也沒啥不可能。

不過總的來說,在拖延的過程中把家務做掉還算得上是一種有益、良性的拖延,堪稱拖延界的榜樣了。


2.拖延式整理文件

在逼著自己完成工作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先完成這些事情:

把電腦桌面從 100 個亂七八糟的文件變成 10 個文件夾;

體驗按使用頻率、按功能、按首字母、按顏色哪種手機 App 分類方式更適合自己;

給微信里最近工作上加的四十個新聯繫人加好標籤,定好朋友圈分組。

而在平時沒啥正事干,覺得電腦桌面有點亂的時候會想,整理文件什麼的,留著等我明天要開工的時候做吧。


3.拖延式刷公眾號

論文寫不下去,把之前號稱「閉關寫論文」時期取關的幾個娛樂、穿搭、非虛構公眾號全都搜索回關,甚至恨不得留言問「你們最近更新頻率怎麼這麼低啊」。

而在還沒有公眾號的時候人們都在看什麼?可能是報紙的中縫和副刊。Science of us一篇文章中解釋了「為什麼有人愛看報紙上的訃告」:人們幾乎本能地對「好故事」有需求,而訃告以回憶的形式簡述了一個人的故事,而且比起傳記和小說更簡單易讀。作者在文中還提到另一個閱讀消遣方式:看賣房、租房信息。(現在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近期並沒有搬家打算,卻在房產中介網站上瀏覽新上的可租房型、裝修,甚至開始腦補自己住過去之後怎麼上班、去哪裡吃飯) 。


4.拖延式看劇

拖延式影視劇觀眾大體上分兩種:狂歡式刷劇者在聲稱「昨天加班了一個通宵」的時候,其實用通宵的前八個小時看完了一整季新出的美劇,而「娛樂積壓」看劇者保留著一絲「千萬別在工作沒做完的時候就開始刷劇」的良知,卻(也花了不少時間)保存了各類值得看的影視劇榜單甚至提前收藏了劇評。


5.拖延式閱讀、看小說

不想干正事的時候當然也可以翻開手邊的書。不過,由於翻書的時候還記掛著手裡積壓的工作,看書的心路歷程差不多是「沉不下心來,先把前言和後記、書的目錄和插畫給翻了吧」「上豆瓣/亞馬遜查一下這個作者還寫過啥,還有哪些類似風格流派的作者,加到待閱讀清單裡面去」。


6.拖延式使用社交網路

Urban dictionary 還提到了一個叫做 procrasti-snapping 的說法,指的是拖延的時候在 Snap 上瘋狂地發圖片和視頻刷屏。類似地,拖延式使用社交網路的行為還包括發朋友圈抱怨工作量之大,並同時告知大家「打擾了,發完牢騷就刪」(或者乾脆給自己的朋友圈設成三天可見)。

當然直接打開對話框聊天的,根據關係親疏程度的不同,聊的內容可能是:

給好友連發十條信息,中心思想不外乎於「我不想做 PPT 啊可是三小時之後就要交了我還連模板都沒有找,怎麼辦我正在客廳里著急到轉圈」;

看這個段子、表情包(啥都不說直接甩過去);

發餐廳鏈接給朋友「我們過完忙季一起去吃」;

「誒老同學三年沒聯繫了你最近好嗎在做什麼?」

這種行為的危害性主要取決於你朋友圈觀眾和聊天對象的耐受力,不過通常不低。


7.拖延式購物

在把社交網路都看到沒東西可刷的時候,你可能只剩下電商收藏店鋪的上新可以刷。

可能最初只是帶著 window shopping 的心態,不過逛的過程中總歸會順手買下一些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啥正事都沒做還花了錢,同時可能還會安慰自己「買得開心就好」,在各種拖延行為中可以算得上處於危害性頂端了。

題圖、插圖來自:Giphy Snow White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足球小子》復刻版昨日開播,今年的回憶殺有點多
美國槍文化的迷思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