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紐約 1980 年代的遺產,如今是一半回憶一半想像

紐約 1980 年代的遺產,如今是一半回憶一半想像

紐約的現實之處就在於,你很難依戀某個特定的場所。相比之下,生活中的熟面孔或許更令人親切,比如每個周末都和你聊天的女服務員、停車場的保安,或是經常光顧的報攤小販。它們往往曇花一現,而個中緣由,你可能永遠無從知曉 —— 那棟建築為什麼拆了?那家酒吧昨晚似乎還在營業?那位調酒師發生了什麼?穆罕默德呢?他明明昨天還在這裡。

但空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無論是對於夢境,還是對於記憶的構架。正如那些「消失」的紐約人一樣,在這座城市,空間保留了屬於自己的記憶。

魏斯貝絲藝術家社區

魏斯貝絲藝術家社區位於哈德遜河邊的貝修恩街 55 號,是美國最早一批接受補貼的藝術家的住宅區。該社區從 1970 年起開放,以低廉的租金提供 384 間住宅。幾十年來,不少住戶一直定居於此。

曾經的地標性建築,例如 CBGB 俱樂部(CBGB Club)或默德俱樂部(The Mudd Club),與其說它們是曼哈頓下城區的組成部分,不如說是檢驗集體意識的試金石:它們不時地提醒著我們過去的一切和延續至今的變化 —— 尤其是我們自身的變化。

1982 年,在 CBGB 俱樂部,16 歲的 Adam Horovitz —— 也就是日後 Beastie Boys 樂團的成員 Ad-Rock,曾為傳奇朋克樂隊 Bad Brain 暖場;同一時期,剛剛發行專輯《Fear of Music》的 Talking Heads 樂隊選擇在默德俱樂部演出,他們用一支單曲《Life During Wartime》串起了兩傢俱樂部的名字(This ain"t no Mudd Club or CBGB / I ain"t got time for that now)。

No Se No 社交俱樂部

1980 年代,藝術家自主經營的畫廊和演出場所驟然興起,遍布紐約。照片中的是 1983 年萊文頓街上的 No Se No 社交俱樂部,由大眾熟知的雕塑家 Cowboy Ray Kelly 於 1980 年創立。他的妻子是行為藝術家Arleen Schloss,1979 年曾在布魯姆街開設了一間名為「A"s」的畫廊。No Se No 社交俱樂部的前身是一間波多黎各社交俱樂部,內設吧台和舞台,不少行為藝術家都曾在這裡演出,包括 Taylor Mead,當時,他已經參演了幾部 Andy Warhol 的電影。

而如今,默德俱樂部是一幢每戶售價 360 萬美元的公寓大樓,CBGB俱樂部則歸設計師 John Varvatos 所有。儘管如此,過去的好時光依然活在紐約的記憶中 —— 一半是回憶,一半是想像。

對於我們這些未能親歷 1980 年代的人而言,正是那些業已消失的事物和它們背後的故事,塑造了我們對紐約的印象。1983 年,我還是北加州的一名大學生,住在一座淺褐色的公寓一樓,離校區不遠。當時,我正在考慮是否出櫃 —— 那是一段我完全不想回顧,也絲毫不願重尋的經歷。我當年想去的,或者說我自認為想去的地方,是《村聲》(The Village Voice)這類雜誌中描繪的場景:Keith Haring 和 Jean-Michel Basquiat 在 Club 57 拍攝的照片,讓紐約成了眾人渴望的理想之地。

皇后大橋公寓

Marley Marl 是皇后區西部皇后大橋公寓的一位住戶,曾為嘻哈文化的推廣奠定了基礎。他在「Rap Attack」這一主推說唱音樂的電台節目中擔任 DJ,主持人是 Mr. Magic。這檔節目自 1982 年在 WBLS 電台首播以來,激勵了數代說唱歌手。

而我,只能在舊金山的各家書店偷偷閱讀同志文學雜誌《Christopher Street》。但我從雜誌瞥見的,並非一個個具體的場所,而是一種心境 —— 一名公開的同性戀者,也能同時是一位嚴肅的作家(那時,做一名同志作家尚屬激進的想法,這在Edmund White、Vito Russo、George Stambolian、Michael Denneny 和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均有體現)。

Larry Kramer 私宅

1981 年,艾滋病維權活動人士及作家 Larry Kramer 發起募捐,為他居住的公寓 —— 位於第五大街南部 —— 內的約 80 名艾滋病感染者支付醫療費用。當年,這種散播於男同性戀群體的「神秘疾病」,讓許多人「無法相信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Kramer 回憶道。在最早推測該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幾位醫生中,Alvin Friedman-Kien 率先回應了眾人的恐慌。這批有志之士在 1982 年直接促成了同性戀健康危機組織(Gay Men"s Health Crisis)的成立,並於 1987 年成立了一個名為「ACT UP」(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艾滋病患者聯合起來發揮力量)的組織,較前者而言,後者的作風更加激進。

等我真正搬到紐約,已經是 2009 年,我 48 歲。大部分 1980 年代早期的建築(和人)都已銷聲匿跡,就像那些我僅有耳聞的夜總會一樣 —— Danceteria、Paradise Garage 和麥當娜過去常常光顧的 Fun House。少數標誌性的建築被保留了下來,比如紐約同志平權運動的誕生地石牆旅館,以及 Bob Dylan 和 Jack Kerouac 鍾愛的 Kettle of Fish 酒吧,後者現在是本地橄欖球隊「綠灣包裝工隊」(Green Bay Packers)的球迷酒吧。

萊辛頓大道快車,又稱紐約地鐵 5 號線

地鐵塗鴉誕生於 1970 年代,恰逢嘻哈文化和霹靂舞的興起。作為紐約藝術家重要的、創作場所 —— 尤其是那些住在布朗克斯區、布魯克林和皇后區的藝術家們,地鐵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直至 1985 年的「地鐵清洗運動」,塗鴉藝術幾乎已經成為了下城區各個夜店和畫廊的標配。

至於克里斯多佛街,似乎承載了《Christopher Street》雜誌的記憶,如同一張蒼老的面龐上依稀閃爍著青春的神彩。這本雜誌創刊於 1976 年,1995 年停刊,期間,紐約城「毒品瘟疫」(Crack Epidemic)爆發、艾滋病肆虐、全城戒嚴,隨後生活成本一路飆漲。而這段過去,就埋藏在時間與歷史的夾層中,偶爾滲入當下,無可避免地讓現實顯得愈發慘淡(不少當年就定居於此的同齡人讓我意識了到這一點,而他們也的確是這麼對我說的)。

紐約布朗克斯區 149 街-大廣場街地鐵站的「塗鴉長凳」

紐約布朗克斯區 149 街-大廣場街地鐵站的「塗鴉長凳」是當年全城塗鴉藝術家們聚會的中心之一。

但我個人對這類懷舊之情不以為然。紐約已今非昔比,是的,它和過去大不相同了。但無論因為什麼,變化總是引人入勝。過於留戀這座城市,只會讓你一次又一次地心碎。

我剛搬進現在這所公寓的時候,還能看到對面哈德遜河的景觀。在某些特定的季節,伴隨著夜幕降臨,夕陽緩緩沉入河面。6 年前的一天,我發現岸邊有了動工的跡象,接下來的一年,這棟建築 ——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新館 —— 在此拔地而起。

哈德遜河公園 34 號碼頭

哈德遜河公園34號碼頭破敗的內部裝潢,拍攝於 1983 年。同年,這裡舉辦了一場大型展覽,Mike Bidlo、Jean Foos、Peter Hujar、Andreas Sterzing、Kiki Smith 和 David Wojnarowicz 等藝術家的作品是其中的亮點。1984 年,這座建築被拆除,大部分作品隨之損毀。Bidlo 和 Wojnarowicz 曾圍繞此次活動背後的啟示發表聲明,他們希望「不論是誰,都有這樣一個機會,去探究在任何錶面上用任何材料所繪製的圖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館修建於一片葬場之上:1980 年代,這裡曾是曼哈頓肉類加工區,白天,屠夫和卡車司機聚集於此,到了晚上,男同性戀從 Mine Shaft、Anvil 等酒吧夜店蜂擁而出,在這裡碰頭。後來,這些酒吧和夜店接連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餐館和零售商店。

包厘街聖馬克教堂

包厘街聖馬克教堂建於 1799 年,位於紐約市曼哈頓東村地區的東 10 街。上世紀 80 年代,這裡一度成為實驗性寫作和演出的「聖地」,「當時,下城區的每個演出場所都非常火爆」,Bob Holman 說。他曾為包厘街聖馬克教堂舉辦的名為「聖馬克教堂詩歌計劃」的系列閱讀和表演活動工作。這一系列活動始於 1966 年,吸引了數十位作家和藝術家的參與。

百老匯和第 45 大街

百老匯和第 45 大街曾是霹靂舞舞者的聚集地,但在 1980 年代,時代廣場仍是臭名昭著的危險地帶。Darryl McDaniels 是音樂組合 Run-DMC 的一員,正是這個組合讓大眾廣泛接觸了霹靂舞。用他的話來說,「你根本無法想像這種地方能誕生美麗、新鮮的事物,會催生富有創意的音樂、藝術、文學和時尚設計。但它確實發生了。」

今天,新館就像一根豎起的巨型拇指,幾乎完全擋住了哈德遜河景。儘管對館內展示的藝術品興味索然,我也漸漸覺察出了這座建築的可愛。但同時,我也知道一切只是「暫時」而已,總有一天,會有另一座建築將新館完全擋住。在那一天到來前,我將依舊試圖欣賞現有的景緻(比如從珍珠色建築表面折射過來的橘紅色光線),因為「現在」才是真正重要的。活在紐約,沉迷往昔只會讓人徒增傷感。

-

撰文:Bill Hayes

攝影:Rob Stephenson

微信編輯:張權

GIF

Copyright ? 2018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magazine 的精彩文章:

假日將盡,宜下廚
除了供應健康食物,社交媒體時代的餐廳也在餵飽眼睛

TAG:Tmagaz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