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煙生活需要社會共治

無煙生活需要社會共治

吸煙還會和心臟病有關?不少人不以為然。

今年5月31日是第三十一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煙草和心臟病。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9家單位共同發布2018年世界無煙日核心信息:即使每天只抽一支煙,也會使男性冠心病風險增加74%,女性增加119%。約12%的心臟死亡歸因於煙草使用和二手煙暴露。

吸煙有害健康,幾乎人所共知,但吸煙具體有什麼危害?知曉率並不高。以煙草和心臟病為例,我國成人中知曉吸煙導致中風和心肌梗死的分別只有31%和42.6%,在世界各國處於較低水平。鍾南山院士把吸煙比作死亡發動機,它會使猝死的相對危險增加3倍以上。然而,很多人對吸煙和二手煙危害存在大量的錯誤認識,吸煙行為廣泛流行,52%的男性吸煙,青少年吸煙率為6.9%,嘗試吸煙率19.9%,青年、女性吸煙率有上升的趨勢,形成了龐大的煙民群體。

讓煙害家喻戶曉,最有效的方式是警示圖片上煙包。當印有黑肺、爛牙、畸形嬰兒、垂危病人等醒目的圖片出現在煙盒包裝上,對吸煙者的警告效果往往比文字標籤的要好,而且文盲和兒童也能看懂。激勵吸煙者戒煙,勸阻未吸煙者不要吸煙,圖形警示煙盒是全民最好的「戒煙讀本」。這既是對公眾知情權和健康權的尊重,也是世界控煙的潮流。據中國控煙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和沒有圖形警示的煙盒相比,77%的受訪者認為有圖形警示的煙盒對告知吸煙危害更為有效。77.2%的受訪者支持煙盒包裝上印上健康警示圖形。目前,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在煙盒包裝上使用警示圖形,覆蓋超過半數的世界人口。

然而,警示圖片上煙包,在我國卻面臨尷尬。我國現行的煙盒包裝經歷三次「變臉」,但目前只是標註吸煙有害健康,難以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而我國出口到其他國家的捲煙,則入鄉隨俗,在煙包上印上大幅警示圖片。捲煙包裝實行國內國外兩套標準,問題出在《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機制上。原先的履約機制規定,煙盒包裝設計主要由煙草企業說了算。值得欣慰的是,在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領導小組的職能被重新劃歸,使得履約領導小組進入健康維護方、新組建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這是加強履約機制建設重大的進步,相信能避免之前的尷尬局面。

當然,煙民吸煙率的下降,單靠警示圖片煙盒是不夠的,控煙還需社會共治,特別是無煙立法的推進。當前,北京、上海、深圳等22個城市都有了無煙立法,但一直沒有全國性的無煙立法。而每次城市無煙立法,也往往會遇到各種掣肘。最近,某地修改控煙立法,在草案中保留了部分場所室內可以劃定吸煙區或設置專用吸煙室的規定,沒有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無煙。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立法草案修訂稿中的這一規定,與《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八條實施準則不符,與健康中國理念相悖。未來,加速推進控煙進程,還需要社會共治,讓禁煙做到全覆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諸如警示圖片能否上煙盒等控煙細節,並非無足輕重的小事,而是事關人民健康的「試金石」。隨著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的推進,我們期待控煙履約機制進一步完善,讓無煙中國早日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最新積分榜出爐,他成功逆襲排名大眾組首位
勇士核心庫里重回首發!王者歸來,他還是那個「變態准」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