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蜀國一大猛將,文武雙全,卻因情商不夠,慘遭奸臣誣陷致死
現代社會情商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公司等作為一項評判標準,前幾年很火的將掃帚放倒在路邊的測試情商的方法也從側面體現著當今社會對情商的重視程度。但是為什麼情商這麼重要呢?
有人認為情商高的人可以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的人不僅人緣好,還會在事業上去的成功。同樣在古代情商也同樣重要,只是古代沒有情商這樣一個概念,古代就有一位猛將文武雙全,卻因為情商不夠最後被奸臣誣陷致死。
這個情商不夠的猛將就是魏延。魏延是在劉備攻打益州的時候得到了劉備的信任和重用的,劉備相當器重他,當然他也不負眾望在攻打益州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戰績,也因此被封為牙門將軍。然後就一直追隨者劉備和諸葛亮等人一同征戰,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劉備稱王后定都成都,所以就需要有人留守漢中。因為張飛資歷深厚又有功勞,所以很多人就覺得這個位子張飛很合適而且覺得這個職位一定是張飛的。就在張飛自己都這麼覺得的時候,劉備卻宣布要將這個位子給了魏延,朝中上下都不明白怎麼會讓這個資歷甚潛的武將。
為了向大家證明魏延的能力,他召集大臣們開了個會,會議中他問魏延對這次任命是否有信心,而魏延的回答讓在座的人都很滿意。他說,倘若曹操傾巢出動他就用命為大王守住漢中,倘若曹操只帶領部分軍隊他就將曹操的軍隊殲滅。如此豪言壯語,也就只有魏延可以說的出來了吧,可見魏延雖然勇猛而且還有些自負。
魏延雖然文武雙全,但是他的性格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魏延覺得自己武功高強有屢立戰功就了不起了,所以就常常趾高氣昂,這就讓朝中很多大臣不待見他,尤其是楊儀。魏延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就想請兵一萬從漢中北伐,而諸葛亮知道魏延的性格,一知道不能這麼做就每次都不準,幾次下來魏延就很生氣。
諸葛亮死前放不下北伐的事,就讓楊儀一同來商量。他決定讓魏延最後撤離,如果魏延不聽從安排就不用管他,軍隊自行撤離。諸葛亮死後楊儀下令讓魏延離,魏延不願意就還想繼續攻打,於是楊儀就放棄魏延然後撤退了,這時魏延看楊儀走了他也撤了。回到朝廷後二人都說對方要謀反,朝中的大臣們都支持楊儀,最後一同誣陷了魏延謀反,最後魏延在逃跑的過程中被殺掉,還株連三族。
雖然魏延沒有想過背叛朝廷,可就是因為他的低情商,讓他慘遭奸臣的誣陷最後慘死。


※史上最悲慘的公主:15歲和親,20歲遭丈夫割頭祭軍,成政治犧牲品
※她本是一婢女,卻翻身為朝廷二把手,忤逆皇帝受刑之後,更顯嫵媚
TAG:糖糖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