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幾十年過去,為什麼日本對美國的態度總是:俯首貼耳

二戰後幾十年過去,為什麼日本對美國的態度總是:俯首貼耳

原標題:二戰後幾十年過去,為什麼日本對美國的態度總是:俯首貼耳


與美國不同,中國對日本一直是「菩薩心腸」; 蘇聯對日本是單一、乾脆的「霹靂手段」,讓日本人從此膽寒,樹立對俄羅斯民族的敬畏之情。


美國是怎麼對付日本的

自從1853年佩里准將登陸日本之後,美國就一直瞧不起日本人。但是珍珠港的天崩地裂一下子讓傲慢的山姆大叔如夢方醒。和蘇聯一樣,美國最初也採取「霹靂手段」的戰略。和中國始終小心翼翼地將日本人民和日本帝國主義區分開來的做法不同,美國把整個日本從天皇到平民都看成一個罪惡的整體。


美軍陸軍的海報上,一位士兵,一手提著上了刺刀的長槍,一把揉搓著太陽旗;美國空軍的海報,則是一雙鷹眼俯瞰整個日本列島——滅此朝食的氣概噴薄欲出。而美軍太平洋第16特混艦隊司令威廉·哈爾西的一句口頭禪「殺!殺!殺!殺死日本人」,幾乎成為整個美軍和美國的戰爭口號。


隨著對日本本土的逼近,塞班血戰中日本民眾集體蹈海的場景和「神風敢死隊」的出現,更讓美國人領教了日本民族和日本軍人的瘋狂。美國人終於明白:這是一個獸性十足的國家,試圖用理性的語言感化它不過是中國人說的對牛彈琴。


美國接下來的打擊格外兇悍:火燒東京、「餓死計劃」,招招直指日本死穴。雖然如此,美國的用意仍是「制服」日本,並不是非要殺日本一個雞犬不留。但日本的回答是「一億玉碎」,這讓美國一下子陷入「怎麼辦」的困惑。


於是,1944年,美國政府緊急委託著名女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立即展開對日本的全面研究,以作為對日本採取下一步行動的政策依據。在這份名為《菊與刀》的研究報告中,本尼迪克特寫到:「日本人是既生性好鬥而又溫和謙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驁自大而又彬彬有禮;既頑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布;既忠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於接受新的生活方式」,這個「歷史和世界的負恩者」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詭異,「中國的『仁』是被排斥在日本的觀念之外的。『行仁義』在日本是指殺人越貨、強搶明偷」,這是一個政治人格精神分裂型的民族和國家,不能以常理度之。


日本精神分析家岸田秀後來也說,日本人的精神分裂症自1853年美國海軍上校佩里率炮艦到東京外海叫陣,要求日本開放門戶後開始形成,日本遂有兩個自己:一個是「外的自己」,一個是「內的自己」。「外的自己」屈從甚至擁抱對手,「內的自己」卻是永不妥協。每當「內在」的日本崛起抬頭,伴隨而來的往往不是和平而是生靈塗炭。



日本人的兩面性也可以狼性和狗性喻之:在弱者面前是狼,步步進逼,毫不手軟;在強者面前是狗,逆來順受,百依百順。一句話:只服力不服理。

這份報告導致美國採取了以下的政策:投擲原子彈以震懾日本的抵抗意志,保留天皇「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時赦免大部分戰犯,以繼續領率日本,使其成為自己的鷹犬。從這時開始,美國的對日戰略決策中,引入了「菩薩心腸」的部分。當時三個大國中,只有美國人把握住了日本人的兩面性:「霹靂手段」以「震」「壓」日本的狼性,「菩薩心腸」以撫慰和利用日本的狗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原子彈在日爆炸,李宗仁上報情報,蔣介石做一重大決定,結果如何
泰坦尼克號沉沒時,一個日本男人做了件非常卑劣的事

TAG:老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