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裁的馴服工具要親力親為的培養

獨裁的馴服工具要親力親為的培養

大家好,歡迎來到天宇講百年,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朱元璋為國家的思想教育,教學模式人才應用方面等做出偉大貢獻的一段小插曲,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話說明初的舉薦制度已經大見成效,錄用了相當多的人才,但官員數量仍然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於是興辦教育就成了保證各級政權人員後繼有人的戰略之需。出於對人才的渴求,朱元璋在建國之後,採取了多種方法錄取人才,據史書記載,由於舉薦制度的大力推行,使得一天之中進京應薦的儒生就達到百人之多,於是就採取,凡經他朱元璋過目,面貌端正、老實的人就錄用,否則就交給下面的官員去處理。

由於面試的不準確,因此產生了一些笑話,比如江寧知縣高炳以熟悉經學被推薦,便被任命為式部員外郎,當時此人站在一批待選的儒生之中,朱元璋見他相貌儒雅,像個老實人的樣子,便將其選入最講究品德教化的太常侍,擔任少卿。但是這個高炳不久便因為犯罪被貶回籍。過了幾年之後,他又被地方官員以能經為由加以推薦,任命為江寧知縣,後又因辦事不公而被判刑一年。朱元璋同樣的錯誤一次又一次地重犯,其主要的原因也是由於舉薦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量官意言舉薦的作用雖然有效,但是卻只有一時之功,對於在實際中急需卻實在無法彌補的空缺,朱元璋也無能為力,這就更加堅定了他興辦教育的決心。朱元璋有一句話,就是對辦學的倡導,他說:「治理天下應當以人才為本,人才又要以教導為主」。也就是說,要按照朝廷所需的來有針對性的培養專門人才,由此可見,其主導教育的思想已經明確地表達出來。此外,朱元璋還設立了太學,並且說,太學是培養賢士的地方,到這裡來學習的人,我們對他的培養應當是:對禮數要掌握,教化要實行,從這裡出來的都應當是賢人和君子。

朱元璋曾經把兩個因素視為天下的根本,一個是農桑,另外一個就是辦學。自古「民以食為天」,農桑自然要作為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這是理所當然的,而辦學也被朱元璋看作立國之本,可見他對辦學的重視。朱元璋的辦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國學、郡學和社學三類。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為了強化自己的封建教育,無不認識到按照封建理論進行教育的重要性。應當說學校是出人才的地方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抓住了這個陣地,就等於掌握了代人的心理,使這些培養出來的人才為自己的獨裁政權效力。作為一朝天子,朱元璋認識到按照封建倫理道理模式,培養人才對維護封建獨裁專制制度的重要性,明白培養甘心情願為封建君主服務的人才不僅是當朝之需,也是為朱氏王朝後世子孫千秋大業奠定基礎。為了加強這種封建專制教育事業的發展,朱元璋親抓實幹,親自製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措施,他分別從幾個方面來考核。

最首要的條件自然就是官吏辦學的成績。朱元璋認為,一個官員稱職不稱職,辦學的成績也是一個重的內容。前面我們已經談到,朱元璋把辦學與農桑相提並論,在考核官員的時候,也下令把這一項加進去,凡是辦學成績不好的官員,當即降職或者免職。這項舉措極大地刺激了地方官員辦學的積極性。是古人之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朱元璋很重視教師的選拔,各地的學官都是由一些經過嚴格考察的儒士所擔任,如果不通儒術的,則不能再擔任學官一職,如果有被壓制不得重用者,也要呈上去,由朱元璋親自判定。為了調動這些學官的積極性,朱元璋還把官職的晉陞與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聯繫起來並規定了陞官的條件,同時也規定了達不到成績者將如何處置的辦法。好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解到這裡了,請大家積極評論,多多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宇講百年歷史人文 的精彩文章:

TAG:天宇講百年歷史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