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陪孩子一起玩,一家人天天都過兒童節

會陪孩子一起玩,一家人天天都過兒童節

會陪孩子一起玩,一家人天天都過兒童節

孩子愛玩怎麼辦?怎樣讓孩子玩得快樂?怎樣引導孩子玩中培養和激發學習的興趣,利於健康快樂地成長?

文友張東標先生,有個愛玩的孩子。他常帶著孩子四處走走,開闊視野,認識更多的東西,增長知識,讓孩子體驗到不同的樂趣。他們星期天會到公園裡或者是一些廣場上去玩,節假日則會出外去遊玩,先後去了呼和浩特和北京天安門,去了八角台和塞上老街,等等。春天來了,他帶孩子去野外放風箏,到公園裡看鴿子,元宵節里看燈展,還去了一趟崇禮的萬龍滑雪場滑雪。

大同的方特歡樂世界,孩子在玩耍中盡享童年該有的快樂時光。

軌道小火車讓孩子開了眼界。杜莎夫人蠟像館裡,蠟像像真人一樣,一路走馬觀花,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歡笑。

小吃一條街更是常去的地方,一串的冰糖葫蘆,一個的雞翅米飯,一碗老北京炸醬麵,烤鴨、小燒餅.....觀美景,嘗美食,長見識,一路走來,孩子心裡美滋滋的,大人也跟著高興。

在家的日子,也是瀰漫著一家人的快樂。孩子愛玩卡片、貼紙、彩砂,橡皮泥,還喜歡各種玩具。他們平日里工作之餘,悉心陪玩。

遊戲本身就是孩子獲取經驗、發展智能的一種學習。家中除了有象棋、軍棋、圍棋、跳棋,遙控汽車和遙控飛機,買的更多的是拼裝玩具。張先生陪在一邊,讓孩子自己看著圖紙去拼裝......

孩子做出了好多的手工作品。興之所至,還會把拼裝好的玩具、做好的工藝品,擺在家裡的書桌上和電視柜上。接下來的快樂,像童話般充滿了溫馨和希望,瀰漫整個房間.......

孩子對感知的世界有著表達的需求,畫畫往往成了學前期最好的表達方式。那個還不能用文字表達思想的孩子,每次玩得盡興,常常會有記錄的慾望。沒有繪畫天賦,畫得歪歪扭扭,但畫出的,是他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每個孩子學畫畫都是從「毛線團」開始的。畢竟這些幼稚的塗鴉也能促進智力開發。張先生看孩子喜歡,就買了幾本繪畫書,讓兒子學著畫。

有一次幼兒園老師留的寒假作業是關於春天的作品,可以是手工,也可以是繪畫。他讓孩子先構思,孩子想了想,說要做一幅太陽下的樹苗和花草的手工。

白紙、毛線、膠水,幾支牙籤掰成均勻的小段,把一根吸管剪成幾部分,他把一根筷子豎粘在紙上,然後再從舊畫報上剪下蝴蝶、蜻蜓和小鳥,粘貼到花草上邊,代表鳥語花香的春天。

另一個作業,老師要求用飲料瓶蓋兒做手工藝品。孩子常擺弄汽車玩具,首先想到了汽車的輪胎,於是用彩筆在白紙上畫了一輛小汽車,然後給汽車塗上色彩,再把兩個藍色的飲料瓶蓋兒當成輪胎安裝好,把兩個紅色的瓶蓋放到車窗玻璃上。一輛漂亮的小汽車便完工了。

張先生誇兒子想像力不錯,和兒子又用瓶蓋做了一隻小雞和兩隻熊貓。看著那些作品,一家人歡歡喜喜。

孩子長到6歲時,畫的幾幅圖畫在微刊上發表了。孩子很高興,對畫畫更有了自信和興趣,再加上張先生適時地給他一些鼓勵,畫得也更專註了。

悉心陪伴的日子,一家人天天像過兒童節,充滿著快樂。

讓玩和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是一項龐大的育兒工程。百人百性百習慣,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兒經驗。小編歡迎網友文末留言,分享您陪伴孩子成長的點滴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征狼 的精彩文章:

麥浪 圖文:李法潮

TAG:獨征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