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1950年哪位大將策劃我軍史上第一場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方案

揭秘:1950年哪位大將策劃我軍史上第一場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方案

1950年4月25日,粟裕在南京召開陸、海、空三軍聯席會議,研究舟山作戰方案。最後決定以七、九兩個兵團的6個軍組成南北兩個登陸突擊集團,由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分別指揮。第七兵團由南向北進攻,第九兵團由西北向東南突擊,兩個兵團約20萬人,在海空軍掩護和支援下,力爭全殲舟山12萬守軍。根據軍委指示精神,戰役發起時間初步定為6至7月。會議結束以後,各部隊迅速開始了緊張的臨戰準備。

粟裕大將

配合這次渡海登陸作戰的空軍是1950年5月空軍航校第一批學員畢業後,利用接收蘇聯的50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在南京組建的空軍第四混成旅。海軍則是5月間,華東海軍在上海建成的第一支可用於作戰的艦艇部隊,海軍第四艦隊,裝備大型坦克登陸艦10艘,中型坦克登陸艦9艘。

為了確保這次登陸作戰的勝利,第三野戰軍集中了大部分機動力量,原計劃渡海攻台的第九兵團也用於舟山作戰了。由於海軍艦隻少,渡海還主要靠木帆船。華東黨政機關從山東和蘇皖內地徵集了大量帆船,由鐵路運至浙東、蘇南沿海,連同當地原有的船隻共達2000餘艘,並將其中一部分改裝成機帆船。在海軍空軍的掩護下,這時已有把握一次運載10萬人以上的部隊登陸。5月1日,第四野戰軍勝利解放了海南島,消息傳到浙東前線,積極準備對舟山登陸作戰的第三野戰軍渡海部隊為之振奮。

粟裕視察部隊資料圖

規模宏大的舟山群島海陸空三軍協同登陸戰準備工作,雖然未能投入實戰,但是對國民黨軍造成了重大威脅,促使其未開戰就從島上溜走,從此打破了國民黨軍對長江口的封鎖和對上海及江浙附近地區的空中威脅,同時使部隊受到了渡海作戰的訓練,意義同樣是十分重大的。在第七、第九兵團積極準備攻打舟山群島之際,我第十兵團於1950年5月組織了對福建南部島嶼東山島的進攻戰。

東山島是福建省僅次於平潭島的第二大島,是福建、廣東海上交通要衝。由於該島是國民黨軍聯繫台灣與廣東萬山群島的重要交通樞紐,又是其向閩粵兩省內地派遣特務武裝的重要基地,因此島上駐有國民黨軍新編第十七軍的兩個師約5000餘人駐守。與金門島相比較,東山島離大陸較近,最近處僅隔500米,屬易攻難守之島。

粟裕視察部隊資料圖

第十兵團根據金門作戰的經驗教訓,為確保作戰的勝利,集中了第三十一軍的第九十一師和第三十二軍的第九十四師,並加強了野炮1個營、山炮2個營,事先集中足夠的船隻,擬定好詳細的作戰方案,做好了各種準備。5月11日晚7時,我第十兵團的九十一師和九十四師,在夜幕掩護、敵機不能干擾航渡的情況下,以岸上炮火掩護,開始跨海強渡。晚上10時,我登陸部隊順利佔領北岸灘頭陣地。守島的國民黨軍見解放軍大部隊已經上岸,無力反擊,紛紛向島南端逃竄,覓船撤往金門,我登陸部隊窮追猛打,到第二天天亮,全部佔領了東山島,俘虜了國民黨軍2000餘人,其餘3000餘守軍乘船逃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品侍衛 的精彩文章:

揭秘:哪場戰役粟裕吃著「碗里」的區壽年,看著「鍋里」的黃百韜
他是四野猛將,戰場違抗林彪命令,卻被從師長提升為縱隊司令員

TAG:極品侍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