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鈞老師憶南開體育往事

周鈞老師憶南開體育往事

我們的

芳華

今日推出南開大學體育部退休教師黨支部與歷史學院2017級碩士黨支部聯合舉辦的「我們的芳華」採訪活動的第五期,亦是本次活動的最後一期。今天為我們分享南開大學輝煌體育史和自己燦爛芳華歲月的,是南開大學體育部退休教師——周鈞老師。

被採訪人:周鈞老師

採訪人:岳彥如 楊鵬雲

陳笛笛 馬麗婭

整理人:岳彥如 楊鵬雲

陳笛笛 馬麗婭

採訪時間:2018年5月13日

用歷史為南開體育戴上光榮的徽章

GIF

專訪老南開體育人周鈞

GIF

110年前的1908年,幾名南開學子在《天津青年》上提出 「奧運三問」,距離今天已經整整110年了。這三個問題,在中華騰飛的今天都已得到了振奮人心的回答。提起 「奧運第一人」,也許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劉長春。對南開人來說,「奧運第一人」更是一個親切的名詞。而我們的老校長張伯苓先生,則是另一位「奧運第一人」——他曾在抗戰勝利後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申奧活動。是時,他感嘆道:「奧運舉辦之日,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

重視體育教育,是南開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被譽為「中國注重體育教育第一人」的張伯苓校長曾說道:「教育如果沒有體育,教育就不完全」。 南開對體育教育的重視,鮮明地彰顯了這一傳統。在南開教授過體育的教師們,便是這一段歷史的重要代言人。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年過八旬的周鈞老師精神矍鑠,這位在1957年初便到南開任教、為南開體育事業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懷著滿滿的激動之情和懷念之思,向我們娓娓道來那段輝煌而又振奮人心的時代。

公共體育教學:

豐富多樣,突出特色

上世紀五十年代,周鈞老師從成都體育學院畢業後,便來到南開大學任教。在他到達南開之初,體育就已經是南開教學的「重頭戲」。周老師介紹道,解放後南開體育的發展主要分三個大的階段:建國之初,體育教學主要學習蘇聯的「勞衛制」,根據速度、耐力、力量、投擲、彈跳五大類分別設立相應的項目進行教學與測試,測試共分一、二兩級,通過後會給學生頒發獎章。1982年,國家出台了第一套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該標準在「勞衛制」的基礎上進行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修改,這一時期,南開的體育教學活動主要圍繞這一標準展開,基本上還是老「五大類」。1990年,第二套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經過修改後正式出台,新標準按照年齡差別,分別為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等階段的男生、女生制定了不同的鍛煉標準。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學生日常需要進行每周至少三次的早操,由體育部老師們帶領並蓋戳以記錄出勤。此後,南開的體育教學在執行新標準的基礎上,本著適應學生要求的原則,先後開設各類選修課。選修課有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徑、健美操、武術、拳擊等九大類,課程大致一周一次,每次兩小時。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然而,在那個電子「選課系統」還遠未上線的年代,並不是每位同學都能輕鬆選上心儀的課程。若某門課程選課人數超過額定人數,教師會通過測試的形式淘汰一部分學生。對於部分考試合格但選不上心儀專項課的同學,學校會開設綜合課供其選修。

圖為《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手冊》1990年版

問到南開體育的特色,周老師興趣盎然地指出,滑冰與游泳兩門季節性課程的開設是當時南開體育課程的兩大鮮明特色。課程的開辦依託於一片面積較大的「坑」,它內部比較平整,深度也比較淺,非常適合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冬天滑冰,夏天游泳。這片場地在今八里台校區行政樓西側,1955年開始使用。它的附近還有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等,一片熱火朝天的運動氛圍。體育老師們的辦公室也在這附近。當然,滑冰課的上課時間依氣溫而定,有的年份天津「上凍」時間比較晚,甚至延遲到寒假,滑冰課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周老師笑著談到,因為學校的當時南方生源佔有很大比重,很多人從來沒見過冰雪,所以滑冰課要求學生獨立滑行50米左右即可結業。用於學生學習的泳池長50米,寬15米,雖然當時條件與現在相比較為落後,但泳池始終保持定期換水、消毒,衛生要求十分嚴格。游泳課的結課則需要學生能游15—20米左右,周老師說兩門特色課程的要求並不高,意在讓學生真正學會這項技能,對於游泳課來說「能學會在水中換氣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周老師認為,開設針對長期或暫時不宜運動的同學的保健課程,也是我校體育教學的特色之一,它彰顯了為學生服務的溫暖關懷。這一做法在後來也廣為其他學校所學習。

滑冰課教學實況

圖為游泳課教學實況

國防體育:那段「沒有金牌的輝煌」

在周老師任教後不久,在周總理倡導下的「國防體育」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南開大學亦積極響應號召,開展了航海多項、摩托車、射擊三項國防體育項目的教育教學。說到這裡,周老師拿出他珍藏的一份2009年的《天津日報》,上面記錄著南開大學國防體育「沒有金牌的輝煌」。

圖為周老師提供的報紙上記載南開摩托車隊發展的圖片

周老師在1958年左右開始擔任南開大學摩托車隊的教練,到他1996年退休幾年後摩托車隊最終消失,可以說他是南開大學摩托車隊整個發展歷程的見證者。提起摩托車隊的建設和發展,周老師神采飛揚,滔滔不絕。摩托車,在那個自行車都是奢侈品的年代還是一個相當新奇的事物,成立車隊的消息剛一發布便受到了學生們充滿熱情和期望的關注。可惜物質資料有限,摩托車隊成立初始學員總共才有八輛摩托車,後來漸漸發展到十多輛。由於前來報名的學生太多而資源有限,學校只好對前來報名的學生進行選拔。周老師介紹,選拔的標準之一就是報名學生能夠熟練地騎自行車。摩托車隊在建立之後便備受矚目,訓練內容除了普通駕駛外還有障礙、越野、高難度的「漂移」等等,十分豐富。同時,學員還要學習內燃機等理論知識,並與實踐相結合學習摩托車維修。除了日常訓練,車隊也加入了天津市的汽車摩托車俱樂部,還為各類運動賽事的開閉幕式進行表演,如學校運動會、河北省大學生運動會等等。據說,摩托車隊的每次亮相表演都是座無虛席,甚至有些觀眾還會提前很久到場等待。到上世紀90年代末南開摩托車隊最終解散,它先後為國家培養了包括幾十位駕駛員的約百位摩托車手。

在20世紀60、70年代那段充滿歷史回憶的歲月中,南開年輕的摩托車隊也積極活躍在各類社會重大事件中,為當時的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據周老師回憶,1963年時天津曾發過一次大水,許多道路堵塞,以至於災情訊息不能夠及時傳達,南開大學摩托車隊便在一些大型車輛無法駛入的地段承擔著「通訊員」的工作,主動了解各地堤防和受災情況,而因國防體育興起所組建的另一支隊伍——航海隊也駕駛著舢板到各處救人和運送物資,兩支隊伍在之後都受到了南開區政府的表揚。在1976年的唐山,也同樣有摩托車隊的身影。大地震發生時,正值暑假學生返家之際,我校有許多籍貫為唐山的學生,而當時的物理學院也有一批學生在唐山實踐。地震發生後,唐山與外界的交通中斷,出於擔心學生安危和了解情況的需要,周老師也曾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和第七天分別帶領摩托車隊前往唐山,了解學生受災情況。

問到周老師最喜歡的體育項目,周老師笑言,他的專業體操是他一直喜歡的,「摩托車我也很喜歡」。摩托車一直伴隨著他的出行,直到他68歲那年考取了機動車駕駛證,「有了摩托車的基礎,學開車還是比較方便的」。

群眾性體育活動:

師生互動,屢創佳績

眾所周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廣泛流行著這樣一些體育宣傳口號——「鍛煉身體、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等等。當時南開的學生們便是在這些體育口號的激勵和陪伴下刻苦訓練,強健體魄,也促進學校的體育事業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周老師來到南開,也正是那個熱情如火的年代。

當時南開大學體育部雖只有十多個體育老師,但開設的課程所包含的體育項目已經比較齊全,各類運動員和高水平體育賽事運動員的選拔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學校曾組建了足球、排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自行車、摩托車、航海多項、游泳、田徑、武術、棒球、象棋、射擊等校運動代表隊,每個代表隊都有一段精彩的回憶,雖然有的項目因為各種原因到現在已經取消了,但它們曾淋漓展現於歷史舞台的激情與青春,卻必將在史冊中永不磨滅。在周老師任職期間,南開大學代表隊參加了許多運動賽事,包括天津市運動會、各類項目聯賽以及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等等。周老師笑著告訴我們,南開大學的田徑是傳統優勢項目,在天津市大學生運動會上綜合排名都能數一數二,籃球比賽也能夠達到天津市前二的水平。而後來隨著專業運動員再教育的開展,女排也漸漸成為了南開的另一項優勢項目,組建之初就在首屆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上取得了冠軍的好成績。在一次次賽事和訓練的磨礪中,南開湧現出許多二級運動員,一級運動員數量也不少。令周老師尤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名叫譚瑩的管理學專業的女生,她不但在身體素質非常優秀,通過鍛煉成為運動健將,在全運會女子七項這一項目上有非常好的成績,後來更是憑藉努力學習,由學習吃力「逆襲」到成功保研。雖然起初學校並沒有招收體育特長生,但仍然有很多同學憑藉自己的毅力與刻苦,在繁忙的學習之餘在體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除了日常的體育課程,體育部老師們的身影也活躍在學校各類大小賽事中。一年一度的校運會是全校受眾面最廣、最為盛大的體育賽事,動員全校,學生和教工都可以在屬於自己的項目中大顯身手。除此之外,體育部還會按照天氣狀況和項目的具體普及程度,以班級或系級為單位相機組織一些單項比賽,如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等等。而為了引導學生積極鍛煉以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上世紀90年代,體育部還會組織「達標賽」,以院係為單位針對國家標準項目進行比賽,鼓勵學生們的體育達到國家標準。「達標賽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周老師介紹說,這一比賽在獎狀之外,還有一些體育用品作為獎品獎給優勝者。與此同時,教工也在體育部的組織下進行一系列體育活動,如做廣播體操、舉辦院系比賽等,均由體育部老師們進行教學或作為教練參與。而在五六十年代,冰球項目風靡一時,教工還與學生一起組建南開大學冰球隊,參與全市十餘只隊伍的角逐。

1963年校運會開幕式

1995年校運會開幕式

問到現今南開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過去的差別,周老師笑談過去學生的身體素質確實比現在的同學要好的多。在被問到大概從何時有轉變時,周老師認為可能肇始於恢復全國高考。在這之後,學生學業壓力逐年增大,無法保證充足的運動時間。周老師還提到了他當時的高中體育情況,同學們早上必須出早操,下午課外活動時間也必須出來,班主任甚至還會特地監督,這無疑是與現在的高中迥異的。

「體育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多鍛煉身體」,周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我們學校游泳的傳統就很不錯,既實用又可以鍛煉身體。希望大家都可以學一學」。

GIF

供稿:郝偉強 岳彥如

編輯:岳彥如

審校:王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開體育之聲 的精彩文章:

TAG:南開體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