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四大發明之後誰是「小五」?馬鐙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中國四大發明之後誰是「小五」?馬鐙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原標題:中國四大發明之後誰是「小五」?馬鐙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看歷史看世界



編者按


古老而偉大的中國有「四大發明」之美譽,這些發明造福於人類,甚至改變了人類生活工作的原始方式。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第五大發明」的爭奪戰開始了。據我們初步統計,目前繼中國「四大發明」之後前來爭奪「小五」位置的就有:珠算、針灸、瓷器、科舉、武術、漢字,甚至中草藥、雜交水稻、卓筒井等等。究竟「小五」是誰,現在似乎無法進行公認。今天我們又發現了一個。不過我們相信,馬鐙,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在2017年12月4日的《國家寶藏》中,遼寧省博物館藏銅鎏金木芯馬鐙入選為國家寶藏。


在人類的軍事史上,馬鐙的發明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很多學者認為,馬鐙是創造和傳播現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可以與印刷術相提並論。一些歷史學家甚至認為馬鐙的使用直接影響了歐洲騎兵史。



沒有馬鐙的騎兵如何作戰?


馬在我國被馴養,大約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馬以其快捷矯健、力大溫良的特點,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


但在沒有發明馬鐙之前,騎馬作戰是件痛苦之事。歷史上,亞述帝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使用長矛的衝擊型騎兵,之後為亞歷山大打下豐功偉績的騎兵是那個時代的精銳部隊。在普魯塔克筆下,全副鐵甲的帕提亞重騎兵用有力的長矛,「沉重地刺進戰馬,力量之大足以貫穿兩人」。但亞歷山大率軍東征,橫掃中亞時,因為沒有馬鐙的存在,將士們的雙腿是在馬腹兩邊懸空的,沒有任何支撐的。他們依靠大腿的力量夾住猛烈顛簸的馬,以保持平衡。同時雙手還不得不緊緊抓住馬鬃。




亞歷山大東征線路及帝國全盛時期版圖


在我國,早期馬多被用來駕車。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公元前307年)著名的「胡服騎射」改革之後,為趙國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改變了原來的軍隊裝備。至此以後,各諸侯國開始重視發展騎兵。但各諸侯國的軍隊,最初大多以步兵和兵車混合為主,動輒幾十萬,而騎兵只不過五六千騎,作戰時也多為配合戰車行動。

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的馬具雖很齊備,但沒有發現馬鐙。二號坑中的騎兵俑,都是垂臂左手提弓的姿態,作戰以騎射為主,在整個部隊中處於輔助地位。沒有馬鐙,人就不能很好地固定在馬背上,人的力量、馬的力量、武器的力量就不能合而為一。所以在馬鐙發明之前,騎兵很難成為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



漢代楊家灣騎兵俑


漢代畫像中描繪的騎兵,已經是可以用於衝鋒陷陣的精銳騎兵。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戰爭中,騎兵也起到了戰略轉折的作用。但直到這時,真正意義上的馬鐙仍未出現。兩漢時期出土的陶馬,其中很多都裝備有乘具,然而也沒有配備馬鐙。



世界上最早的馬鐙實物


馬鐙,是一對懸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者放置雙腳,也可以輔助騎者上下的馬具。也就是硬質雙馬鐙。


從已有考古資料看,最早馬鐙的雛形是單鐙。(也有趾鐙,可見於晉寧石寨山的貯貝器上;用皮革製成的腳扣)在游牧民族中,很早就有用於方便上下馬的皮扣和木扣,但皮扣和木扣易朽爛,保存不易。而且,雖然中國最早的馬鐙雛形是在長沙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墓出土的陶俑見到的,但這只是單鐙,呈三角形,只能供騎者上下馬蹬踏,騎上馬後就不使用了。在四世紀時發展為雙鐙,從此騎乘時可以人馬合一,增強了騎兵戰鬥能力。



配備有高橋馬鞍的武士俑 甘肅博物館藏

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騎乘用馬鐙實物,是在三世紀中葉至五世紀初的慕容鮮卑墓中發現的。1965年,遼寧省考古所在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北燕權臣馮素弗墓中,清理出近500件陪葬品。其中包括目前已知的全世界僅此一件的鴨形玻璃注、中國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步搖冠實物,但最引起世人關注的,卻是這件桑木心外包釘一層鎏金銅片,高23厘米、寬16.8厘米的馬鐙


它的意義在於,這是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完整馬鐙,墓葬年代為公元415年,是世界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由較原始的皮革或木質馬鐙到比較成熟的銅、鐵制馬鐙的發展過程,表明全新的馬鐙應是由慕容鮮卑民族為適應游牧和騎兵作戰的需要而首先創製的。



北燕馮素弗墓銅鎏金木芯馬鐙



改變中國騎兵史


完備的馬具應當包括銜鑣、鞍、鐙三大部分,只有馬蹬的發明,尤其是雙鐙的應用,才標誌著騎乘用馬具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這樣一來,馬匹不僅可用於迅速集中力量,而且能投入作戰,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衝擊成為可能,騎兵的速度優勢可立刻轉化為生猛的突擊力量。以騎制步、以少勝多、以快擊強的「騎兵時代」正式開始。



北燕是鮮卑化的漢人馮跋在推翻了後燕之後建立的國家。馮素弗是北燕政權中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第二號統治人物。在已挖掘的前燕、後燕、北燕(史稱三燕)40座墓葬中,有10座發現了馬具,而且馬鐙均為雙鐙,由此可見,至少在三燕時期,慕容鮮卑已將馬鐙和甲騎具裝完美地裝備在騎兵隊伍中。


正是因為有了完備的馬具裝備,前燕這個以游牧為主的蕞爾小邦,才能在強敵環伺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在北方佔據一席之地,並在與列強對峙中屢創以少勝多的奇蹟。

容鮮卑公元337年建立政權,擊敗其他部落佔領東北並進而問鼎中原。除了其在內政上採取了順應當時形勢的政策,得到大多數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支持外,強大的的軍事力量尤其是裝備完善的重裝騎兵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燕」最輝煌時,勢力所及除了遼寧西部,甚至達到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和內蒙古。


公元338年,後趙30萬大軍進犯前燕,襲擊前燕國都大棘城。前燕皇帝慕容皝派其子慕容恪率2000輕騎,斬殺後趙3萬人,其他人落荒而逃。



漢武帝反擊匈奴



小小的馬鐙如何影響歐洲時代變革?


慕容鮮卑的馬具,通過高句麗影響到朝鮮半島南部以及日本列島。高句麗地區4世紀初出現了比較完備的馬具,但不論是組合、形制、結構,都可看出是三燕直接影響的結果。這個時期是日本的「古墳時代」,在這一時代的日本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隨葬的馬鐙。


這種「騎在馬背上的連鎖反應」,很快又由中亞傳入歐洲,一場由慕容鮮卑改進的馬鐙引發的軍事革命正席捲整個歐洲。


歐洲馬鐙實物的出現更晚,是在公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爾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屬馬鐙為主。而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柔然人被北魏擊敗後(公元429年),沿草原絲綢之路西遷至歐洲的多瑙河一帶定居,並對當時的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公元580年他又親自訓練騎兵,特彆強調必須使用鐵制馬鐙,這是歐洲文獻資料中第一次提到馬鐙。為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是柔然人把中國馬鐙傳到了歐洲。



中世紀時歐洲的軍隊,有了牢牢地聯結在馬鞍上的馬鐙,馬背上的騎士就坐得更穩了,可以舉起寶劍向下猛砍,可以抵擋刺來的長矛,也可以在馬鞍上移動躲閃,在中世紀由步兵到騎兵的主要兵種的演變過程中,在封建騎士階級形成的過程中,在歐洲中世紀向封建時代過渡的重要歷史時段里,馬鐙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博士曾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主義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資料參考:遼寧省博物館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武漢之憾:為什麼總與「國都」失之交臂?
油橄欖是如何成為西方文明的「聖樹」的?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