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嘉陵江源水清淺,秦嶺夜雨山鳴泉

散文:嘉陵江源水清淺,秦嶺夜雨山鳴泉

文/李林櫻

【作者簡介】李林櫻,原名李弘,四川省成都市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學專業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編審,原為《城市改革與發展》雜誌社總編輯。已發表和出版作品500餘萬字,主要作品有:兒童長篇小說《小蘿蔔頭》,長篇報告文學《雅礱江的太陽》《貧困的吶喊》《五月?國殤?成都人》等。作品曾獲全國改革報刊優秀作品評比一等獎、中國報告文學第四屆正泰杯大獎、四川省文學獎等。

散文:嘉陵江源水清淺,秦嶺夜雨山鳴泉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到陝西後,我便盼望著能夠尋訪長江重要的支流嘉陵江源頭,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吟誦嘉陵江時,曾寫下了這樣的名句:「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玉藍。」但在甘肅的嘉陵江上游(西漢水和白龍江)我看到的卻是黃湯一樣的濁流,秦嶺中的嘉陵江源頭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從西安到寶雞的途中遇到了大雨,於是下車後我便成了「落湯雞」。

冒雨上了山,天色已經昏暗了,因此來不及細細欣賞山中的景色,只感覺到周圍山連著山,嶺連著嶺,重重疊疊,彷彿天下所有的山都趕來聚集在這裡,簇擁在這裡。我知道,正是由於秦嶺的呵護,在中國的西南部才成就了一個溫暖潮濕、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我的故鄉四川。

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又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站在秦嶺山脊上,往北望,是黃河水系的清姜河;往南望,是長江水系的嘉陵江和漢江。

在瀟瀟的雨聲中睡去,清晨醒來,窗外是悅耳的鳥鳴,不知道雨中這些可愛的小精靈是怎樣過夜的。

秦嶺山中本來多霧,連續下了幾天雨,更是霧氣朦朧,讓人如入幻境。霧,從重重疊疊的山峰中不斷湧出,時而濃濃地遮住了山峰,讓山巒潛影,蒼松晃動,像一幅潑墨山水;時而又裊娜地飛去,只給碧峰翠嵐披上縷縷淡淡的輕紗。

而山中的水,卻是秦嶺的靈魂。正如詩人所云:「嘉陵江源水清淺,秦嶺夜雨山鳴泉。分水嶺上望天地,黃河長江各一邊。」

下了幾天雨後,山中更處處都是流水的轟隆聲,到處都是泉水和小溪,有的只是細細的涓涓清流,像一條或明或暗的銀線,形成小小的、面盆大的水潭;有的從森林和山石中突兀地奔騰而出,闖過大大小小的山石,激打出朵朵雪白的浪花……這些大大小小的溪流最後都匯入黃河與長江。

密林深處,綠陰遮天蔽日,藤蔓垂掛在溪水中。溪水湍急逼仄處,兩岸的樹枝和藤蔓都糾纏在一起,有些陰森,但卻更加幽奇。一路走去,到處是古樹老藤、奇石野花,還有銀瀑飛濺,碧潭串珠,讓人恍入仙境。

嘉陵江源頭地區屬於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由於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再加上人類破壞不十分嚴重,近年來又營造了更多林木,因此,儘管是雨季,大多數溪流仍然清澈見底,條條小溪都是一泓碧水,十分可愛,山上也沒有發生塌方和泥石流。

雖然是雨中,但行走在山間的小路上,仍然聞到了山花和森林的清香,香氣並不濃烈,卻沁人心脾,彷彿一直闖入了內心深處,讓人神清氣爽,我幾天來的旅途勞累和頭疼竟被一掃而光。

對於秦嶺,我過去只注意到它的雄偉卻沒有明白它的秀麗,這一次卻讓我飽餐了它的秀色。山上到處是雲杉、冷杉、松樹、櫟樹、樺樹等各種針葉樹和闊葉樹組成的混交林,還簇擁著茂密的灌木和雜草,形成了植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們理想的、空整的植物群落,秦嶺海拔從1400多米到2600多米,不同的海拔便生長著不同的植被,而不同的林木之間,又常常互相交叉,錯落鑲嵌,翠綠中常露出玉蘭、杜鵑嫵媚的笑臉。蓊鬱的綠色各不相同,花和果的顏色也常常相異,白色的、粉紅的、黃色的野花,暗紅的、金紅的、翠綠的野果,再加上金黃或紅色的葉片,都讓秦嶺在雄偉中增添了許多嫵媚。

據專家們考察,嘉陵江源頭區有種子植物1000多種,哺乳動物120多種,兩棲動物50多種,許多屬於珍稀物種,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

散文:嘉陵江源水清淺,秦嶺夜雨山鳴泉

由於雨水充沛,立地條件又好,秦嶺上的樹木生長得特別快,雲杉上的枝葉往往幾個月就竄出了20多厘米。所有的樹葉在綠色中都透出了水靈,連松樹、杉樹那些窄窄的、尖尖的樹葉也是水靈靈的,落葉松上那些可愛的松果似乎也可以擠出水來。陪我上山的小岳隨手摘了幾個路邊的野果遞給我,扔在嘴裡,酸中帶甜,滿口清香。山核桃、野櫻桃全都果實累累,野櫻桃已經紅了。

完整的群落,發揮著巨大的生態效益,雖然一直在下雨,但樹林里厚厚的腐殖層和各種植物的根系卻把雨水迅速吸收後輸入地下,形成了地下水,因此森林裡既沒有水坑,也沒有泥濘。

著名的「七女峰」,一直隱藏在雲霧之中,七個並列如亭亭少女的山峰有時露出一兩處山頂,有時又完全隱沒。只有黑龍潭的潭水仍然保持著靜謐和墨綠,雖然四周濤聲訇然,樹梢落下了千百條飛泉,但除了水面上濺起了一些漣漪外,潭水仍然清澈透明。

在山上住了兩天後,早晨雨停了,灰黑色的雲層慢慢變成了明亮的白雲,露出了眼睛樣的一角藍天……藍天越來越大,白雲也飄動起來,陽光出現了,近山近谷都脫去了雲霧織成的面紗,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小岳陪我去東峪溝尋找嘉陵江最初的源頭。

我們來到了海拔2400多米的觀日峰,沒有看到日出,只看到了巍峨的群山。極目望去,前後左右都簇擁著山,一層層一疊疊,有的是柔和的圓弧形,有的突兀挺立,宛如利劍;有的繞著幾縷白雲,有的在陽光下纖毫畢現。所有的山峰全都碧綠青翠。

觀日峰旁邊有一小片真正的原始森林,都是冷杉,不很高,但都有一兩人合抱粗,枝丫伸得很長很長,每棵樹下都有一大片綠蔭,彷彿一群墩篤的陝西漢子站在秦嶺上,守衛著這大好河山。

我們終於到達了嘉陵江源頭東峪溝。和許多大江大河一樣,浩瀚的嘉陵江最初也是由一條條細細的山泉、溪水匯合而成的。這些山泉和溪水,有的似乎從地下冒出,有的似乎從天而降,它們匯合後成為一條條窄窄的小溪,然後又活潑歡快地向山下流去,奔跑跳躍在碧綠的密林中,撞擊在岩石上,珠玉飛濺中發出悅耳的丁冬聲,有時這丁冬的琴音又變成了雄壯的進行曲或輕捷的舞步……沿途接納著大大小小的山泉和溪水後,終於成為氣勢磅礴、波濤洶湧的大江。

捧一捧溪水嘗嘗,竟微微帶著甘甜。

當地人曾遺憾地告訴我,由於資金不足,嘉陵江源頭風景區一直沒有好好開發,絕大部分地方還保存著古樸的原始風貌,山裡還有金錢豹、野豬、狗熊乃至熊貓等野生動物。然而,我卻暗暗地慶幸,慶幸秦嶺和嘉陵江源頭雄奇美麗的自然風光沒有被人類的貪慾破壞;我也暗暗地祈求,祈求我們的國土上能多留下一些造物者賜予的凈土……

散文:嘉陵江源水清淺,秦嶺夜雨山鳴泉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故事:不婚(外一章)
小說:同居府河上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