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很用力,行動不給力?你需要一本《實用性閱讀指南》

學習很用力,行動不給力?你需要一本《實用性閱讀指南》

許書晴

願你被世界溫柔相待

GIF

早期我加入一寫作班,對一位同期的學員印象深刻。和其他大部分人剛開始雞血沸騰而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一樣的是,她每天都準時在群里報到,作業一絲不苟的完成,對其他學員們的作業點評頭頭是道,永遠都是群里活躍氣氛的首要份子,儼然是群里的知心小姐姐,妥妥的未來寫作實力派。

但在後期其他學員們的稿件陸陸續續被採用,有些人甚至穩定供稿被簽約之後,她的好消息卻一直遲遲未來,只是在群里對簽約小夥伴們各種羨慕,我在偶然的情況下和她聊天之後,驚訝的發現她幾乎沒有任何完整的稿件作品,只是一直在重複複習課業,談及原因時,她沉默不語,只是含糊的表示,她挺忙的,而且她真正提筆的時候腦子裡總是一片空白,擔心自己寫不好,最終總是一字未動,還是先把理論知識學好吧。

我當時建議她可以隨便寫一點,寫總比不寫好,行動總比不動好呀。她沒有回復我,最後她的寫作生涯不了了之。坦白說,我自己也有同樣的問題,不寫的時候,腦子裡總是盤旋著各種亮點,真正下筆的時候,最起碼有半小時各種磨蹭,拖沓,走神。所以對她行動遲疑有一點感同身受,那就是在其他方面下苦功夫,看似努力,實際上卻是行動上的「低能兒」。

如何避免學習很用力,行動不給力的情況?我對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行動上動起來,哪怕每天隨便寫一點。和那位學員不一樣的是,我學習上也不是很靈通,閱讀上一直難以兼顧閱讀效率和速度。寫是輸出,讀是輸入,輸入足夠多,輸出才有質量。我自己在學習期間最痛苦的是肚裡墨水不夠,寫著寫著就卡殼,於是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不期而遇,這本書的主要表達的是,將閱讀到的知識轉化為願意付出行動的自身能力,很適用我現在遇到的困境。

作者大岩俊之,Role Job 法人、研討會培訓指導講師。原本是活躍在半導體行業的銷售精英,在公司任職期間銷售額年平均增速1.5倍,銷售業績始終是公司的第一名.而後成功轉型為指導教學的講師,曾一年閱讀300本書,開發讀書法、思維導圖、各種記憶力等能力的講書,他的方法論在日本深受歡迎。

由他主筆的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通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效率讀書,巧做筆記,加深記憶,激發行動。全篇文章洋溢著濃濃的「實在」范兒,沒有大道理,沒有晦澀深奧,就像遇到一位循循善誘的老朋友,簡單樸實告訴你,你不僅要學,還要做,如果連行動都沒有,那在現實世界中是給不了自己的任何改變的。

提高讀書效率,掌握書本概要

1. 讀書要有目的性以及思考獨立性

成年人的閱讀切忌漫無目的,除非是消遣娛樂,閱讀應該直達重點。為什麼這麼建議?首先大家閑暇時間不充足,其次容易被環境影響。同時要有時間意識,有時間意識的人會無形之中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閱讀思考,不要被作者的觀點帶著跑。

2. 序言目錄後記不要忘,暗藏概要

想要提高閱讀效率,建議先查看書籍的封皮,序言,目錄,序言藏著作者的立意,目錄好比書籍的「骨架」,藏著作者關於這本書的組織架構,同時大岩俊之強烈建議不要忘記書籍的後記,後記藏著作者對全書的總結,閱讀這部分利於讀者把握這本書的概要。

3.提倡「並列讀書法」,不借書

大岩俊之的「並列讀書法」的閱讀方式是:同時閱讀幾本不同領域的書。不同於主題閱讀,同時閱讀不同方向的書籍,會強迫暗示自己回想之間閱讀的內容,在大腦不斷轉換思考中,反而提高了自己的注意力,加深書本內容的印象。大岩俊之不提倡借書,因為借來的書要小心閱讀,不能隨意標記,反而不利於自己收集書本精粹。

巧做讀書筆記,製作思維導圖

1.讀書要做標記,標籤,以及折書角

標記是為了加深自己的印象,按照個人喜好,選擇自己習慣用的記號。筆記不僅要做標記,便簽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標記,能夠讓自己最短時間內翻到重要內容。或者簡單點也是最常用的折角,如果一本書被折角了好多次,那也說明這本書重點很多,是一本不錯的書。

2.做筆記要夾「敘」夾「議」

大岩俊之的做筆記方法有些類似奧野宣之的「蔥鮪火鍋式」筆記法,每一本書都有重點,在重點摘錄一本書的精華的時候一定要寫上自己的感想。點滴積累積累中,將書本精華逐步轉化只屬於自己的東西,在未來不經意中應對各種文稿遊刃有餘。

3. 掌握書本結構層次,製作思維導圖

製作思維的目的是為了提煉要點。因此需要高效率的通讀全文,將重點的知識點凝練為關鍵詞。以核心內容為中心,書本關鍵詞為枝節,思維導圖呈發散性一樣延伸,有利於整理思路,提高記憶力,總結概括,提高自己構思水平,在以後的應用中容易迸發新的創意。

反覆閱讀精華,加深自身記憶

1. 人本來就「擅長」忘記

大岩俊之說:「人類的大腦構造原本就善於忘記。」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不刻意記憶,只需要一天就會忘記大部分的事情。

2.反覆閱讀,留存記憶

重複閱讀也許枯燥無味,簡單機械。但是是確實加深記憶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途徑。選擇真正有用的好書,反覆閱讀,能夠讓自己在「深度閱讀」中體會上不同的理解。

3.閱讀「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無處不在。一本書中也就20%的內容值得加深記憶,所以只要篩選出精華,概括重點,運用各種記憶法刻意練習。不住不覺中積累足夠的知識點,增加了自己「肚裡的墨水量」。

合理細化目標,激發付諸行動

1.設定行動目標

設定目標的關鍵之一,就是區分「緊急和重要」,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因此區分緊急和重要,可以同時運用SMART法則,有利於讓自己更容易達到目標。

2.明確自身定位,細化目標和行動

想要更好的落實目標之前,一定先客觀的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設定目標之前,更加要考量自己與目標之前的差距,如果設定目標太遠,那可能自己還未行動就已經放棄,細化目標將看似遙遠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更加有利於施行。

3. 宣告行動,付諸行動

在自己各方面準備充分後,可以先放出自己需要行動的信息,然後周圍朋友會給到自己的見解和建議,更加可以完善自己的行動步驟,另外在心理上隔絕自己的退縮的想法,更加更加讓自己的行動切實落實。

人面對未知的事物,心理潛意識的反饋就是質疑自己。就如文章開頭那位學員並不是她不夠優秀,恰恰是對自己要求太高,以至於心理上暗示要麼不寫,要寫一定寫出優秀稿件,潛意識裡給心理上增加了壓力,反而讓她己行動遲疑,糾結於負面的心理造影中止步不前。而忘記了寫作本身就沒有一蹴而就的可能性,需要自己長期的練習,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稿件。

因此根據實際自身情況,分拆目標,逐步細化,務實行動,在低頭堅持一段時間後再抬頭會發現目標已不是遙不可及的狀態。且努力到這個時候周圍環境事物通常會給出正面的反饋,自身心理上會很活躍和興奮,反而寫作更加有信心了。

這本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切實只分享自己真正受用的方法,沒有浮於表面講授各種道理,只解決讀者真正關心的問題:怎麼閱讀?沒有做筆記?怎麼有好記性?怎麼才能讓自己行動起來?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大岩俊之沒有避談人性弱點,肯定人的懶惰性和逃避性是人共有的天性,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心理上肯定自我,督促自己成為行動派。

大岩俊之還建議運用「想像」,想像自己成功的樣子,想像自己行動受肯定的樣子,會大幅度減輕自己的壓力閾值,激發自己的行動力。這本書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思維導圖,在工作還有學習中,思維導圖真的很善於理清輕重緩急,無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諸多亮點,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正如其名,非常實用。

-END-

作者:許書晴

編輯:許書晴

圖文來源:網路

PS:

來都來了@新用戶↓↓↓留個爪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一晴 的精彩文章:

TAG:許一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