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稱帝後,為何不殺掉漢獻帝?不是不能殺,而是因為這2個字

曹丕稱帝後,為何不殺掉漢獻帝?不是不能殺,而是因為這2個字

漢室早已名存實亡。劉備立志興復漢室,並不是他想興復漢獻帝的漢室,而是他掛羊頭賣狗肉,想建立自己的漢室。

漢獻帝是董卓所立,並非父親漢靈帝指定的接班人。漢靈帝的第一接班人,是漢少帝劉辯。正因漢獻帝是董卓所立,所以曾有諸侯不將他視為正統,如袁紹就可能因為輕視漢獻帝,而放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

曹操早年是一位干臣,也曾想過效忠漢室,他當初迎漢獻帝入許昌,未必沒有忠心的成分。可是,隨著形勢的發展,漢室威嚴掃地而盡,曹操的野心才越來越膨脹。曹操死後,曹丕變本加厲,迫不及待地逼漢獻帝退位,開創魏朝。

眾所周知,自古亡國之君難得善終,可漢獻帝卻是個例外。曹丕稱帝後,非但沒有殺漢獻帝,反而對他無比尊崇,漢獻帝見到曹丕,不需要稱臣;在自己的封國內,可以使用天子的派頭。

曹丕難道就不擔心漢獻帝捲土重來嗎?他為何不殺掉漢獻帝以除隱患?

有人說,曹丕不殺漢獻帝,不是不想殺,而是不敢殺。

而事實上,曹丕不殺漢獻帝,不是不敢殺,而是不想殺。

漢獻帝從始至終就是個傀儡皇帝,既然不曾掌權,又何談捲土重來?嚴格意義上說,曹丕稱帝,並非所謂的篡漢,正如前文所說,漢獻帝始終是個傀儡,既然本身沒有權力,又何來篡權之說?當時天下四分五裂,漢獻帝沒有掌握尺寸之地,反而流落街頭,魏國的土地均是曹操真刀實槍奪來,與漢獻帝沒有半毛錢關係。在魏國,漢獻帝沒有任何根基,曹丕自然不擔心他威脅自己的地位。他何必殺漢獻帝讓自己背負弒君的惡名?

曹丕不想殺漢獻帝的原因,還因為這2個字——禪讓。

雖然曹丕的權力繼承曹操,但曹丕為了讓自己的皇位更具合法性,還是決定採取禪讓的方式,即讓漢獻帝退位給他,魏朝便是漢朝的接班政權,代表著正統王朝的延續。而將來,縱然吳蜀稱帝,相對於禪讓而來的魏朝,就只是自立門戶的違法政權。曹丕的皇位來自禪讓,那麼,曹丕自然不想殺掉禪位的皇帝,自打自臉。

那麼,曹丕能殺漢獻帝嗎?

能殺。曹丕殺了漢獻帝,不過收穫一些罵名,這種罵名來自於蜀國,可蜀國本來就是魏國的死對頭,一直視魏國為漢賊,發誓北伐,曹丕何懼蜀國的罵名?鮮為人知的是,曹丕稱帝後,民間一度傳言漢獻帝被殺,劉備乘機稱帝,追封漢獻帝為「孝愍皇帝」。可見,曹丕若真殺了漢獻帝,也問題不大,沒準兒劉備還暗中感謝他呢!

歷史上接受「禪讓」的,並非曹丕一人,可禪讓之君大多不得善終。曹丕能殺而不殺漢獻帝,說明他還算個厚道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知惟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牛的母親,光緒年間出生,活到21世紀,還創造一項世界紀錄
古代寫錯字有多可怕?此人本可成為狀元,只因寫錯一字,名落孫山

TAG:周知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