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在滬發布

《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在滬發布

《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在滬首發。 許婧 攝

中新網上海5月24日電 (記者 許婧)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何經驗?對中國非遺保護又有哪些啟示?由語言文化研究領域知名學者曹德明領銜完成的《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試圖給出答案。

24日,上海外國語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上海舉辦《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新書發布會。

學界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是歷史發展的有力見證,承載著人類社會的多元文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不僅有利於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而且對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文明對話、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大意義。中國目前亟需充分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結合中國國情,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水平,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據介紹,上海外國語大學發揮多語種、多學科、多平台優勢,整合全校資源,規劃、設立了「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專項系列課題。作為該系列課題的研究成果,《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按不同研究區域分為《歐洲與美洲卷(上)》《歐洲與美洲卷(下)》《西亞與北非卷》《亞洲其他地區與大洋洲卷》四卷,研究對象包括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等38個國家和地區。

上外方面表示,本書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展區域國別研究取得的重要學術成果,諸多研究內容具有前瞻性。

曹德明在序言中寫道,該書系統歸納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點、經驗及方法,重點關注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方針、總體戰略,認真梳理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律的歷史沿革,準確把握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的宗旨、使命及戰略目標;深入剖析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的組織形式、資金來源與運作模式。通過廣泛、全面地收集第一手資料,多視角、多方位地分析研究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經驗與方法。

翻閱該書,課題組提出,雖然中英兩國國情、制度、歷史、傳統、風俗等非常不同,但英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能給中國帶來很多啟示。例如加強地方立法;把非遺與現代商業相結合,加強產權保護,注重實用性;通過現代化手段進行保護,加強傳播力度;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加強國內外民間資金監管力度;培養全民參與意識,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長遠發展等。

注重與物質遺產和文化的關聯、義大利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第三產業完美結合,推廣非遺的旅遊亮點,是義大利非遺政策帶給中國非遺保護的重要啟示。義大利擁有數量眾多的世界級遺產,包括風景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這些文化遺產的結合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命題,也是一個亮點。如宣傳製作小提琴技藝的克萊蒙納小提琴博物館,已經成為人們了解克萊蒙納歷史,甚至通過它去了解整個文藝復興歷史和義大利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課題組還注意到義大利的非遺項目很多集中在義大利經濟並不發達的南方地區,義大利政府將非遺納入全國經濟統籌發展的統一「棋局」當中。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並將其寫入法律條文的國家,拓寬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課題組認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登錄的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除了耳熟能詳的能樂、人偶凈琉璃文樂、歌舞伎之外,2013年登錄的和食(日本傳統飲食文化)及其相應的保護政策特點鮮明,值得借鑒。課題組據此建議,中國應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同時中國的非遺應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加強保護。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相關負責人稱,該書不僅為中國了解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增添了一個詳細可靠的參考,更有助於了解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建議,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進一步提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水平。(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英媒:學外語要趁早 最佳年齡段到底有沒有?
在日外國人數量增 中國人仍為第一大外國人群體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