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狄仁傑如魚得水,只因抓住了武則天的孤獨寂寞,死後直言朝堂空矣

狄仁傑如魚得水,只因抓住了武則天的孤獨寂寞,死後直言朝堂空矣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

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狄仁傑如魚得水,只因抓住了武則天的孤獨寂寞,死後直言朝堂空矣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複,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言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那麼為什麼武則天對狄仁傑如此信任呢?

首先狄仁傑與武則天都是山西的,屬於老鄉,可能是同鄉之誼吧,老鄉關係在古代是很受人重視的。出門在外,與老鄉交往時,我們須以禮待人,可吃家鄉菜,行家鄉禮,真誠的和老鄉處好關係,當你在困難時,老鄉往往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讓人總是更容易產生好感。

其次他能力出眾,對對於武則天的幫助,無人可替。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狄仁傑如魚得水,只因抓住了武則天的孤獨寂寞,死後直言朝堂空矣

武則天對狄仁傑十分信任和讚賞,武則天在受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後,多次說自己能這樣享受是因為有狄仁傑撐著國家和朝廷。

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各自心裡都明白,武則天想讓武周時代相傳,而狄仁傑一心想恢復李唐,然而狄仁傑明白一味地要求女皇帝還位於李氏是不現實的,有多少反對她的人最終都死於非命,誰都沒能阻止得了她建立武周當女皇帝的決心,阻止的人最後都只有死路一條,因此狄仁傑其實是一直在等待時機,加上武曌登基後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於是狄仁傑在暫時無力回天的情況下,對其加以輔佐,讓百姓先過上好日子,讓社稷先穩定,畢竟民心思安,因為狄仁傑知道如果一味地反對,不但自己性命不保,天下也永無安定之日,女皇帝器重他,如果連他也反對她,難免很多人都要連帶遭殃,而這並不為狄仁傑所樂見,他所做的是等待時機。

狄仁傑如魚得水,只因抓住了武則天的孤獨寂寞,死後直言朝堂空矣

我們常說高處不勝寒,作為一個皇帝來說,其實她的內心是孤獨寂寞的,只因抓住了武則天的這一點,狄仁傑為武則天出謀劃策,輔佐朝政,是武則天的左膀右臂,在朝廷里如魚得水,很懂得為官之道。可以說,假如沒有狄仁傑,武則天的天下,並不一定會那麼長久和安穩。不得不說,直到今天,人們還為他們兩人之間的情誼而感到驚嘆,其實兩個都已年過花甲的老人,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的惺惺相惜。許多事情只能深埋在自己的心中,卻無人可以訴說,這是她這一特殊身份,所導致的悲哀。所以歷朝皇帝,尤其是明君,其實很多時候都更加註重與臣子之間的情誼。畢竟這將是他們能接觸到的為數不多的朋友。狄仁傑就是武則天的知己,他早已超脫了臣子這樣的身份,真正的成為了能與之相伴的人。

在狄仁傑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稱狄仁傑為「國老」而不名。狄仁傑喜歡面引廷爭,武則天「每屈意從之」。狄仁傑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則天不許,入見,常阻止其拜。武則天曾告誡朝中官吏:「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

狄仁傑如魚得水,只因抓住了武則天的孤獨寂寞,死後直言朝堂空矣

由於狄仁傑一生大都做地方父母官,所以說他的功績可以簡略概括成造福一方百姓,善辨善斷的特徵也是那些時候廣為流傳的。由於進入決策層的時間短而且年事高所以沒有留下多少篇章。但作為逝去的他卻是不得了,因為他所引薦栽培的那群人,可是改變了大唐歷史。兩薦張柬之,保薦契丹降將,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傑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歷史常勝帝王一生無敗績,率領六人擊退二十萬披甲之士
戊戌變法後,康有為逃亡日本、美國,晚年如此瀟洒,自毀形象

TAG:觀天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