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媽心裡苦呀,如果講道理有用,有誰願意發脾氣動手呢

媽媽心裡苦呀,如果講道理有用,有誰願意發脾氣動手呢

晚上無意間看到一篇《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的文章,看得我心情很複雜,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下來了。不為別的,因為就在半小時前,我狠狠的教訓了孩子,儘管他的眼神很可憐,儘管他害怕得哭出聲,我還是動手打了他。

而這篇文章恰恰告訴父母,即使被孩子氣瘋,在陪伴孩子極度失去耐心的時候,也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因為孩子已經儘力了。說實話,我後悔動手打他……

但試想一切重來,我能冷靜下來處理嗎,我想我可能還是忍不住發火動手。當時的情景這樣的,下班回家看到孩子正在看電視,作業卻沒有寫完。催促他寫作業,先是說口渴,讓他去喝水,一會兒說水熱一會兒說水涼,磨嘰了半小時好不容易喝完水。可喝水後不到五分鐘馬上又往衛生間跑,還把門反鎖上,敲門找他,他不應聲。好不容易出來,寫作業時又偷吃水果,把作業弄得髒兮兮,最後還來一句不知道有啥作業。一開始我只是批評講道理,但他的耳朵好像也被屏蔽啦,不做任何的反應,我越來聲越大,越說越生氣,隨後抬手就打,覺得心塞啊……

都說父母愛發脾氣,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災難,不但容易導致親子關係惡化,孩子也多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長期負面的影響。

記得有個媽媽曾講述過她打孩子的感受,她說「每次動手,特別是下手比較狠的時候,看到蜷縮到角落的孩子,默默哭泣十分無助的時候,想到這個平時那麼可愛漂亮的小人兒,不管是在在體力還是智力方面遠不能和我對抗,單是因為學習,就要承受肉體和心理的摧殘,自己就覺得悔恨、心疼、憐惜,總之心情複雜。」

打過孩子的媽媽可能都有同感,每次對孩子發脾氣動手後,自己的內心都十分難過。每次也都暗暗下決心發誓,再也不能對孩子發脾氣了,再也不能打孩子了。但結果往往還會有下次!

有的時候想想當媽媽的也不容易呀,產生急燥的情緒應該得到理解,白天工作不論多累,晚上必須看孩子寫作業。好不容易寫完作業,安頓好一家老小睡覺休息,還要躡手躡腳的起來做家務,睡眠都很難保障。

書上說,如果長期處在睡眠缺乏的狀態,人就很容易衝動,脾氣急躁。除了這些,如果趕上工作單位各種評比考核、職稱考試等等,業餘時間也全部被佔用,一天下來覺得時間真不夠用。現在學校教育和以前也不一樣了,家長要負責的學習內容很多,日常的聽寫生字、考課文背誦、判家庭作業等暫且不說,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前的階段性的綜合複習也是費神費力。加上各種英語、鋼琴等輔導班,沒有個十八般武藝還真當不好媽媽。關鍵是一切時間都被佔用了,結果能落個」好「就不錯了。

家長學校教課的老師說,小學期間家長陪孩子學習,要有側重點,小學期間不應把分數的高低和名次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應多鼓勵孩子自我發掘和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只需在孩子懶惰的時候提醒他,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幫助他,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他。看著簡單,實則不易。

有個朋友告訴我一個控制發飆的好辦法,就是當自己感覺急燥有怒氣要炸毛時,先閉住嘴,默默對自己說,我先等兩分鐘後再來教訓他。但往往這兩分鐘的時間,情緒和心理可以發生很大的變化,也許可以避免一場」戰爭「。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小摩擦在所難免。當然,為了孩子快樂健康,作為家長,我們應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各位家長您說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脾胃不好,應該這樣進行調養才有效!
娛樂圈靠妻子吃飯男人,人稱「軟飯王」王岳倫沒脾氣,修杰楷認了,他們呢?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