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毓璜頂醫院影像科主任謝海柱:願做臨床醫生的「眼睛」

毓璜頂醫院影像科主任謝海柱:願做臨床醫生的「眼睛」

從上千張圖像中辨析不同疾病的特殊信號,再進行專業解讀,他們是一群特殊的「翻譯官」,在其火眼金睛下疾病無處遁逃。為給臨床醫生更準確的判斷依據,層層審讀,一張看似簡單的報告單背後凝結著影像學醫師的無數心血。

在機器後或是報告室內埋頭苦「讀」,多數時候影像學醫生默默無聞不被知曉,但他們眼前的黑白影像世界常決定著後期臨床決策和患者的喜憂。不敢有一絲懈怠,毓璜頂醫院影像科主任謝海柱說,他們願竭盡全力打造更專業的影像學團隊,做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閱片無數,從上千張影像中辨析疾病

到醫院看病,用到DR、CT、MRI、超聲、DSA等輔助手段再常見不過。醫學影像學作為醫學診斷領域一門新興的學科,不僅對疾病的診斷和療效評估提供了科學、直觀的依據,還可以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醫學影像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少人以為這些輔助檢查多依賴先進的醫療設備,卻少有人想到一張張看似簡單的報告單背後凝結著影像學醫師無數的心血。終日在電腦前進行讀圖和數據分析,他們是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

謝海柱介紹說,以腹盆磁共振增強連掃為例,為提供更精確的診斷依據,一般會選取20多個序列進行掃描,而增強掃描每個序列要掃描圖像90幅左右,僅這項常規的檢查,影像學醫師就要閱讀近兩千張圖像。這樣的工作量,在影像科司空見慣。

技師按照臨床醫師的要求完成掃描只是第一步,專業影像學醫師根據成像和數據進行解讀給出初讀報告後,交由至少有10年工作經驗的副主任醫師審核,部分病例還要經過會診方能給出最終的報告單。也就是說,一張看似簡單的報告單背後要經過多道工序。「報告結果的準確性和醫師的經驗及專業知識儲備有關,層層審讀就是為了給患者更準確的診斷結果。」謝海柱說,近年來影像科在人才的培養上下了不少功夫,連續安排多名醫師到國內外知名的醫院學習最先進的技術以求給患者更準確有效的診斷;每天早晨7點半到八點舉行專題講座、病例討論,提高醫師的診斷水平。採訪過程中,不斷有患者前來諮詢問診,希望能藉助謝海柱的「火眼金睛」給自己更明確的診斷以求更準確的治療。

因為信賴,不少患者寧願排隊等候也堅持要到毓璜頂醫院進行檢查,目前影像科的工作量非常大,他們一直在超負荷工作。謝海柱告訴記者,簡單病例的幾分鐘能搞定,複雜的要花半個小時以上,疑難病例還需要向臨床醫師及患者詳細詢問病史,了解病情,並提請全科會診。為了讓患者儘早拿到結果,毓璜頂醫院三個報告室的幾十名醫師早上7點半上班後一刻不停地進行解讀,在這裡加班加點是常態。儘管很累,但能讓患者早點明確診斷以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謝海柱和他的團隊覺得很值得。

從患者需求出發,用最恰當的檢查方式為其分憂

近年來,隨著疾病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輔助檢查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毓璜頂醫院斥資購置國際先進的醫療設備之外,不忘保留對病人有益的「老辦法」。在毓璜頂醫院胃腸室內,保留著煙台市區唯一一套空氣灌腸設備。從上世紀70年代的人工打氣發展為機器打氣,空氣灌腸的方式已經幫助無數腸套疊患兒順利解除痛苦,其成功率達到99%,每天都有患兒因此受益,避免了創傷較大的外科手術治療。

儘管這一技術存在一定的風險、檢查治療費用低廉,但為了患兒的健康,他們一直無怨無悔的堅持努力開展好這一工作。「每每看到患兒腸套疊被整復而安然入睡,是我們影像科醫師最為欣慰的時刻」謝海柱說。以患者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是謝海柱和他的團隊最大的追求。

去年6月影像科引進全省首台GE新型數字乳腺機,具有CESM高級臨床功能。GESM能譜對比增強成像技術,可以更容易發現乳腺小病灶,提高對乳腺早期病變,特別是早期乳腺癌的診斷率。CESM技術比常規乳腺攝影敏感性更高,提高了20%。目前CESM技術是進行乳腺癌篩查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別適合應用於年輕女性緻密型乳腺及高危人群乳腺的檢查,給廣大女性患者帶來了福音。影像科這項工作是國內開展最早的醫院之一,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已檢查患者1100餘例。

不僅如此,在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體驗方面,影像科也在不斷努力。2011年起,毓璜頂醫院推出自助列印服務,改變了病人需要排長隊拿報告單的狀況,但同時這也對影像科醫生出報告的時效要求更高。最近,影像科將引進人工智慧輔助影像診斷系統及雲存儲、電子膠片,以求更便捷的為病人服務。

為讓更多人能儘早如願檢查,在現有5台CT和4台磁共振的基礎上,毓璜頂醫院第6台CT也很快投入使用。「滿足患者的就醫需要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出發點」謝海柱說,「也只有將患者的切實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發揮特色影像學檢查優勢,做臨床醫生的「眼睛」

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進步,進入上世紀70年代以後,CT、磁共振等大型放射診斷設備的出現,使影像科醫師有了自己的「診斷利器」,對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大大提高,在臨床診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結合30多年的經驗,發揮不同診斷方式優勢,謝海柱和他的團隊在疾病的診斷方面也逐漸摸到了一套自己的思路。

積極開展磁共振波譜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腦功能成像及腦高解析度血管成像、心血管MRI成像、磁共振小腸造影,骨關節多模態MRI成像等,提高診斷水平。

小腸疾病一直以來是影像學檢查及診斷面臨的一個難題,因其特殊解剖結構給病變的檢查和診斷帶來一定的難度。2012年一位66歲的腸梗阻患者,對梗阻的原因臨床難以確診,包括小腸鏡檢查。抱著利用磁共振檢查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很快明確了診斷,使患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治療。從此謝海柱及其團隊對小腸磁共振檢查進行了認真研究,包括檢查前為患者的腸道準備、掃描技術、影像閱讀、報告書寫等。如今小腸核磁共振檢查已成影像科的常規檢查項目。

「管腔內外的病變侵犯範圍是小腸鏡的盲區,但磁共振圖像卻可以清晰的顯示。」謝海柱說,以此為契機他開始探索磁共振更多的優勢,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有力依據。近年來與消化內科合作,謝海柱和他的團隊開展了「3T磁共振小腸成像、DWI動態增強對小腸病變的診斷並與組織病理對照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此外,謝海柱及其團隊還完成了山東省自然基金項目「膝關節軟骨損傷3.0T MRI 3D-FS-SPGR及DWI表現與關節鏡對照研究」,獲得煙台市科技進步獎。目前,他們對乳腺疾病、心血管基疾病、神經及精神疾病、骨關節等方面的課題也在進行研究。

蓬萊一位70多歲的患者在當地醫院CT檢查被告知患有胰腺癌,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他又在家人的陪伴下趕到濟南進行檢查,近萬元的PET-CT檢查依然提示是胰腺癌。後經人介紹,老人轉入毓璜頂醫院準備手術治療,術前進行磁共振檢查,其影像表現特點並不支持胰腺癌,謝海柱和他的團隊又從頭分析圖像,最終給出了局灶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診斷。一段時間的對症保守治療後,老人完全康復。

不限於只做「看片子的人」,謝海柱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醫療科技的進步,影像學醫師也應該發揮更多更主動的作用,在做好臨床醫生「眼睛」的同時,不斷為後續治療分憂。

按系統分專業,打造更專業的影像學團隊

醫療技術的發展也對影像學醫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全面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熟悉影像診斷設備的各種技術,還要具有紮實的臨床知識。在紮實基礎的前提下,按系統分專業,打造更專業的影像學團隊,促進年輕醫師的快速進步是謝海柱作為科室負責人的追求。

一幅圖像接一幅圖像地閱讀,從醫30餘年以來謝海柱從不敢懈怠,他們眼前的黑白影像世界直接決定著臨床決策,決定著患者喜憂甚至生死,深感責任重大,儘管始終默默做著幕後英雄,謝海柱和他的影像學團隊也始終無悔。

專家簡介:

謝海柱,煙台毓璜頂醫院影像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神經、肌骨系統影像診斷及MRI新技術臨床應用。

擔任山東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煙台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煙台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感染與炎症放射學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學影像研究會感染與炎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影像研究會神經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放射學會分子影像學會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影像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誌》及《醫學影像學雜誌》編委。從事醫學影像工作30餘年,有較豐富的影像學診斷經驗。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省、市科研課題多項,多次獲省、市科技進步獎。

通訊員 李成修

來源:煙台毓璜頂醫院

註:本文為本平台所承接的廣告文案符合廣告法相關規定。廣告內容具體事宜可諮詢廣告方。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壹點 的精彩文章:

拍照忘帶SD卡最高境界 宇航員發現相機沒有SD卡
全球首家!英國公司用氫燃料電池作汽車動力 1.5公斤氫氣可續航300英里

TAG:齊魯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