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才是真正的出家

怎樣才是真正的出家

朗讀 | 鏡泊湖

出家,憂道不憂貧

佛門把出家人養著,佛的功德可以讓所有出家人都衣食無憂。佛經有講,佛的一毫光可以養活所有出家修行之人。

憨山大師的著作里講到一個典故,說釋迦牟尼佛在人世間本來是有一百歲的壽命,因為佛是人壽百歲時出世的,但是佛陀只應世了八十年。

佛是神通自在的,為什麼只活了八十年呢?

因為佛把二十年的壽命和福報,全部遺留下來給佛教,佛陀涅槃之後,這個福報還可以養活所有修行人。

很多人擔心出家沒有供養,出家沒有飯吃,不用擔心,只要出了家就有飯吃。除非你不修行,混日子,則上有愧於佛,下有愧於眾生,那有沒有飯吃就不好說。

但是,只要真正為佛法,對佛法有信仰,對三寶有恭敬心,對佛心有尊重,那自然靠佛的功德,不用擔心衣食問題。古人講過一句話:君子憂道不憂貧。出家人應該憂慮的是「道」,而不是貧富的問題。

我們要問自己,出家是為道來還是為財來的?

為財,寺院裡面沒有財可發的。當然,有些寺院可能比較有錢,不過那還是因為沾佛光,如果沒有佛的話,誰願意供養呢?

所以,還是佛養著出家人。如果你發心正,為道而來,這樣你的生存就不用擔憂。佛法可以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生存問題。

在家人就不一樣了,一方面要修道,另一方面還要謀財。在自己養活自己之餘,才有時間了解佛法,信仰佛法。

所以,比較來說,出家人比在家人要容易一些,有大量的時間精力可以用來修學佛法。

但是出家人走這條道路也非常不容易,因為要「求道」。求道之路非常難,謀食之路比較容易。找一份工作,每個月掙幾千塊錢,這個相對很容易。但是,求道之路就很難了,因為道在哪裡呢?連「道」的邊兒都摸不著。

出家人可能看了不少佛法的書,懂了很多道理,但是道理歸道理,書本歸書本。書本一放,理論一放,這個「道」到底在哪裡呢?

沒有解脫的「道」,就不能安心。如果心不安,出家道路又沒有認準,沒有從佛法中受益,那這條道路走得也非常艱難。

有些人沒多久就還俗了;也有些人出了家以後還是很煩惱;還有些人最後就落得混日子。就這麼混著,無所事事。做點佛事,應酬一下,修修寺院,日子就這麼混下去了。

所以,對出家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

出家是為了什麼?

出家是為道來,為佛法來,這個目標確定了,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堅持下去,出家心才會穩定。

心要穩定,認識要明確。如果方向不明了,出家道路是非常難走的。上無靠,下無依,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姊妹,沒有子女,沒有親朋好友。親朋好友有沒有呢?也有,佛門裡的道友。但道友還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之上的,你都不修道的話,那道友就不是你的「友」了。

所以,有沒有人護持你,不看你的其他行為,就看你的發心,看你的目標。真正為佛法來,自然會有護法神護持你,自然有三寶加持,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度過去。

出家,發心要明確

已經出家或者將要出家的人,發心非常重要。有正確的認識之後就要有發心——為道來,為法來,這個發心要明確。

有些人說,我就是因為家裡煩惱才來的,家裡待不下去了我才出家的。這還是因為對佛法有依靠,還是因為有佛法才出家的。

如果家裡待不下去,又沒有佛法信仰,那在世間待不下去的人多了,為什麼他們不到佛門來呢?因為沒有法,不信仰佛法,即使世間再煩惱,也願意呆下去。

我們願意到佛門來就是因為有佛法,對出家有了認識之後才來到寺院舍欲出家的。

出家有兩次出家:

第一是身出家,

第二是心出家。

首先,出家就是要出世俗的家。

先出世俗的家,因為家是枷鎖,家像牢籠一樣,把我們關在裡面,我們是不自由的。現在出來了,相對有一半是自由的,身體是自由的。但是還有一個地方不自由,就是心不自由。

如果你身出家了,心還很俗,還牽掛世俗的事情,那心還在世間。就像古人講的「身在曹營心在漢」,身在佛門心在俗世,這樣的出家就會過得很痛苦、很難受。這樣的心態,待在廟裡也不行,心裏面老是想著世俗的事。

其次,出家隨時都要準備心出家,這才是真正的出家。

頭髮剃了,不代表就是合格的出家人,只是身份上確認了是出家人。但是,能不能走好這條路,心是不是真正地出家了,這還要自我反省,要時時提醒自我,發心遠離世俗。

所謂世俗,從表面講就是我們生活的世間,從根本講是我們的業力世界、輪迴世界。講出家,出輪迴之家才是根本的出家。

凈土法門有一個好處,可以念佛往生,出輪迴之家,無論在家出家都可以「出家」。

智隨法師「走好出家路」開示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釋智隨 的精彩文章:

念佛法門,一切法門大海

TAG:釋智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