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上世紀70年代,電子遊戲有無數個名字。

從第一款電子遊戲誕生至今,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的時間,按照我們現在的認知,電子遊戲(Video Game)這個門類下面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細分。

但是在電子遊戲剛剛誕生的那幾年,這樣的情況幾乎是不敢想像的。那時候的遊戲從業者,或者是大眾媒體們,在面對這個新興事物時,甚至都找不到一個公認的名詞來描述它——這就好比是在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但實際上要難多了。

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各大地方報紙大肆報道了一件由「電子遊戲」引發的爭議,從他們的不同措辭之間,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初生的那幾年裡,電子遊戲的「處境」究竟有多艱難。

整件事的起因發生在1976年7月,當時一位名叫Wendy Walker的女記者根據自己在購物中心看到孩子們玩電子街機遊戲的經歷,給美聯社寫了一篇投稿。彼時正是家用遊戲機方興未艾,街機遊戲大行其道的黃金時期。

這款吸引孩子們瘋狂投幣的遊戲叫做《Exidy的死亡飛車》,它由史泰龍1975年的電影《死亡飛車2000》改編而來。電影中撞死路人才能得分的情節被沿用到了遊戲里,雖然當時的街機機能太差,尚不足以還原齣電影中血腥的殺戮場面,但是這樣題材的還是造成了巨大爭議。(為了避免爭議,在這台街機說明書上,把撞死的「路人」描述成「精靈」而並非人類。)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這可能是電子遊戲史上第一次因為暴力血腥而引發的社會爭議,即便作者在文章里的措辭是「比較溫和、不贊成的」,這則新聞一經發布,仍然引發了全美一百多家媒體的爭相報道。

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這款遊戲的內容是否合適,相比之下,這一百多家媒體在此事上的措辭更值得我們研究。那時不僅沒有嚴格的電子遊戲(Video Game)的分類和稱呼,就連所謂街機遊戲(Arcade Game)的描述也還沒有被使用。

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媒體是如何稱呼的呢?

「平鋪直敘」型:

一些報紙編輯對此事的態度相當冷靜,他們試圖按照這台機器的運行原理來命名,比如: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Computer Game」:電腦遊戲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Electronic Game」:電子遊戲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Slot Game」:插卡遊戲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Coin Game」:投幣遊戲

實際上,嚴格意義上的Computer Game在此事之後幾年才會出現,這裡引用Computer的概念只是一種概稱。在當時,它還有一種更加流行的稱呼,叫做:computerized game(計算機化的遊戲)。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情景描述」型:

另外一些編輯另闢蹊徑,使用了它出現的場景來代指這台遊戲機。比如: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Tavern Game」:小酒館遊戲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Barroom Game」:酒吧遊戲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Poolhall thrill」:撞球廳遊戲

「不知所云」型:

對於許多紙媒來講,這篇新聞可能是他們首次發表有關電子遊戲的文章。他們編輯部里大部分編輯們可能從未親自體驗過這種遊戲方式,有些人在寫稿子之前也沒有做詳細地調查取證。

所以,他們的文章從標題來看就已經跑題了,直接暴露了作者對這個話題根本不了解,印象仍然停留在好幾年之前: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Electronic Borad Game」:電子桌游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Pinball Game」:彈珠遊戲

「聳人聽聞」型:

標題黨並不是現今的產物,從有大眾傳媒開始,就有人這樣做了。當然,電子遊戲也不能幸免於難。這些編輯在寫標題時會加入很多的個人情感因素,顯然這樣的標題會讓讀者很難客觀地去看待這個新興的娛樂方式: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處於爭議之中的電腦遊戲」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建立在死亡之上的遊戲」

結論:

有意思的是,街機遊戲並不是後來才創造出的新詞,它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被廣泛用於彈球或者打氣槍等機械式的街機遊戲。奇怪的是,到了1976年,沒有一個編輯將這種新興的電子遊戲和以前就有的街機聯繫到一起。即使他們的文章中提到了「街機遊戲」,也沒人將《Exidy的死亡飛車》歸到街機遊戲的名類之下。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1963年一款氣槍射擊街機遊戲的廣告,可以看到其中已經使用了「Arcade Game」這個名詞

在以上這些例子的背後,凸顯出的其實是整個社會對於電子遊戲(街機遊戲)的陌生。在這個行業剛剛出現的幾年裡,大部分行為規範都尚未建立,而從業者們幾乎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但事實證明,電子遊戲很快就彌補了人們生活中的剛需,並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迅速發展並為大部分人所接受。就在Wendy Walker文章發布的六個月之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也站出來開始譴責這款「有爭議」的遊戲,以此為契機掀起了第二場輿論之爭。與之前的故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我們熟悉的「詞」已經漸漸開始在媒體的口中出現了:

在電子遊戲剛誕生時,連標題黨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電子遊戲(Video Game)和街機遊戲(Arcade Game)」

這一切遠比我們想像的要來的更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研社 的精彩文章:

這裡有一款考驗你眼力的遊戲……封面!
海外手游市場來了網易這樣的「正規軍」

TAG:游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