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理論中的「計白當黑」與丑書有關係嗎?

書法理論中的「計白當黑」與丑書有關係嗎?

計白當黑是書法中處理章法的一個術語,指的是書法作品中,每一個字中的每一個筆畫的粗細、大小、長短以及這些筆畫組合之間的疏密,還有字與字之間的間距、行距,整體上的氣質行氣等到底是怎麼樣的,這就是計白當黑。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所謂的計白當黑,其實是我們在欣賞書法作品的時候,或者說是我們這些看書畫作品的人,事後諸葛亮式的總結。是我們在事後書法作品完成之後的一個結論,並不是我們在創作一個書法作品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或者說應該做到的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計白當黑只存在於書法的批評體系之中,並不存在於書法的創作體系之中,我們在創作書法作品的時候,當然是不可能計白當黑——一邊盤算、一遍書寫。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知道,中國書法講究的是一個自然,書法創作的過程,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在寫書法的過程中,是靠我們情感上的抒發,靠我們書寫時候筆下的一個慣性,情感是在這種慣性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

比方說,王羲之的蘭亭序非常好,書法造型的美達到了中國書法的高峰,但是他蘭亭序的時候,他會想這麼多嗎,他會想他這一行和上一行有什麼區別變化嗎?這一個字和另外一個字有什麼樣的聯繫?

他不會想,他只會本能的去寫這個字,寫這篇文章。當王羲之把蘭亭序這篇文章本能的寫出來的時候,其實就表現了他自然和真摯的一面。那麼其中的情感也就蘊含在這些字中了。

而我們想像一下另外一個場景,假如王羲之酒醒了過後,他自己竭盡全力的想要再現當時創作的最佳狀態,而且絞盡腦汁的安排去寫出一個抒發傑作,但問題就在於,這有可能誕生嗎?

當然沒有可能了,當然是不可能的事了。

傳說王羲之酒醒之後,真的又寫了好幾篇蘭亭序,但是都不如他當時醉酒的狀態下寫的好,這就說明中國書法,其實講究的是一個自然,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書寫過程。

而計白當黑,從這個術語字面的意義,我們可以品味出來,「計」和「當」,其實都有安排、計算的意思,而我們在學習書法,或者說我們在進行書法創作的過程中,是不可能進行計算的,是不可能像機器人一樣,準確的安排以及準確的計算的。

這都是要靠我們的經驗,靠我們的感覺,或者說我們情感來推動、來進行書法創作的。如果我們抒發創作淪落到了計白當黑這種程度,就和畫字或者說造字、造書法一樣沒有區別了,那麼,這樣方式「造出來」的書法作品,也就不能稱之為一個好的書法作品了。

而現在,一個比較不好的趨勢就是,很多人把這個概念用在了書法的創作中,而不是書法的批評理論體系之中。認為我們在寫法的過程中,應該計白當黑,這恰恰是誤導了廣大書法愛好者,然後讓很多人的字顯得矯揉造作沒有自然之氣,這也就產生了很多人所詬病的丑書。

而丑書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故意安排,故意的形成一些比較畸形的或者說比較讓人難以接受的一些藝術造型,然後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奇怪,雖然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但是毫無美感、毫無藝術價值可言。

所以我認為,計白當黑不是一個書法創作上的一個問題,當我們把這個理論應用到了書法創作中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矯揉造作的作品,而當我們把這個概念用到了書法批評的理論體系之下的手,就能夠很好地解釋一些書法作品,對於理解古代書法家的書法創作以及高超的書法技藝是有幫助的。

本文為公眾號書畫入門(shuhuarm)原創撰寫!

歡迎將此文發送給你的朋友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硬筆書法有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嗎?
傳世作品《王獻之.太清樓》法帖草書欣賞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