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故宮的「冷宮」究竟為啥不讓參觀?

故宮的「冷宮」究竟為啥不讓參觀?

本文來源於 觀復嘟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提到「冷宮」,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往往是一片凄慘蕭瑟的景象。在電視劇里,經常有嬪妃們被「打入冷宮」的情節,那基本意味著要忍受生不如死的煎熬——這倒不假。但其實,故宮裡並沒有一塊寫著「冷宮」的匾額,所以「冷宮」並不是確指某個宮殿,而是一個概念。

在明清兩代,嬪妃或皇子犯了錯,導致被幽禁,那麼基本無緣與皇上相見,皇上以後不去哪家宮殿,誰的宮殿就是冷宮。不過也有特定的時候,專門划出一塊區域來讓犯了錯誤的集中住在某個地方,比如乾西四所和北三所。

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得罪了權勢赫赫的太監魏忠賢,在長春宮被趕到御花園西面的乾西四所,一就是住四年。在這之後被迫幽居乾西的還有三名嬪妃。

清朝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下令落井之前,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冷宮」里,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裡。

圖丨珍妃井

推落珍妃的太監崔玉貴這樣描述他第一次到北三所的情景:

「這裡就是所謂的冷宮。後來我跟多年的老太監打聽,東北三所和南三所,這都是明朝奶母養老的地方。珍妃住在北房三間最西頭的屋子,屋門由外倒鎖著,窗戶有一扇是活的,吃飯、洗臉都是由下人從窗戶遞進去,不許珍妃同下人交談。她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飯。由兩個太監輪流監視,這兩個老太監無疑都是太后的人」。

圖丨慈禧和太監

這樣一個刺激人們窺探欲的地方,為什麼故宮博物院不對外開放呢?據說故宮有以下幾個考慮。

不適合參觀

對於被軟禁的冷宮妃子來說,除了不用佩戴刑具以外,冷宮和監獄沒有什麼區別。沒有了錦衣玉食,也沒有人能夠交流,只有屋外恪盡職守看管自己的太監。每天的定量供給也僅僅是最簡單的飯食,這種處境,也許連宮女都不如。

灰塵滿屋,潮濕瀰漫。妃嬪哀怨衝天,哭喊不斷。慢慢地,她們瘋了傻了,也有的人試圖自行了斷,總之幾乎都沒有什麼好結果,這些嘗試給宮殿帶來了不可逆轉的變化——牆上的傷痕,柜上的血跡,變形的桌椅,破爛的窗檻……這些東西,容易讓遊客產生不好的聯想,畢竟,一群絕望的女人散發的怨氣,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

年久失修

本來冷宮就地處偏僻之處,皇帝皇后根本就不會踏足這個地方,更不會想起這個地方需要維護。

隨著時間的沖刷,歲月的打磨,再宏偉的宮殿都會被侵蝕——木質結構首先被害,然後是脆弱的牆皮,最後則是磚石結構。所有人都放棄的這塊區域,就任由它在歲月里搖晃。

被侵蝕的越久,想要修繕它們越發困難,時至今日,有部分曾經的「冷宮」依然屬於危房,自然也就不能隨意讓遊客參觀了。

參觀價值低

今天故宮開放的各個宮殿,都是有文物擺設的,這些東西可不是亂擺,而是忠實地還原了當年宮中的樣貌,大到桌椅床櫃,小到硯台花瓶,為的就是讓參觀故宮的遊客有歷史感。

圖丨三希堂

乾隆皇帝最愛的三希堂,基本完美還原了當時的場景,遊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每一個擺件,慢慢地品賞那些物件曾經的輝煌。

圖丨三希堂

而冷宮的物質條件就要差很多,妃嬪基本生活有時都保障不了,更別說有歷史價值的室內用具了。空落落的房間只能顯示出無盡的凄涼,如果刻意從庫中取出文物放入這些宮殿,又與這個地方的歷史事實相悖。基於這一點,沒啥觀賞價值的冷宮也就沒有對外開放。

改造的辦公室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中披露,文物修復部門的工作人員,就在西三所工作——這裡就曾經扮演過「冷宮」的角色。

因為文物修復是一項需要長期鑽研的工作,遠離喧囂,才能靜下心來投入這極其細緻的工作中,曾經作為冷宮的西三所,正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地方。

與數百年前在這裡發瘋的絕望妃子不同,來到這裡工作的工作人員都興緻高昂,一進到這個院落里,內心就會感到異常的寧靜,才能伺候好那些等著重見天日的破損文物。鮮有人知的「冷宮」中,寧靜和這偉大的工作並存,又怎麼好讓喧鬧的遊客去打破它呢?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你走你的大道,我過我的小橋,這對收藏家夫婦的故事,堪稱傳奇!
一百年前,古玩買賣那些「鬥心眼」趣事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