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頭條公然篡改新聞強行推送,為何敢如此作惡?

今日頭條公然篡改新聞強行推送,為何敢如此作惡?

30號下午,今日頭條客戶端向用戶推送一篇名為《新華社: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的文章。

關於騰訊和遊戲的討論向來有之,但仔細讀起來,不禁令人質疑:這是今日頭條一次充滿小動作的「惡意推送」。

(今日頭條推送鏈接和新華網實際報道對比)

首先,今日頭條該文率先在標題上進行了偷梁換柱:這篇文章來自未署名的新華網報道,而在頭條向用戶進行彈窗時,則將新華網偷換成了新華社。新華網是由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主辦的網站,顯然這是兩個不同的媒體平台概念。其次,今日頭條擅自修改了文章標題:從原文的《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直接改成了《新華社: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直指騰訊的意味自不必說。

將「網遊」直接替換成「騰訊」,再將一篇未署名的新華網報道改為「新華社」報道,無論在信源還是最重要的標題內容上歪曲事實,請問,是誰給今日頭條如此大的權力?

素來以「技術沒有價值觀」自居的張一鳴和頭條,一直堅稱今日頭條並非是媒體,而是內容分發平台。但從這次操作來看,今日頭條即會修改信源,還會將標題改成直指其商業競爭對手,恐怕沒有總編輯的今日頭條,要比外界更懂如何操作媒體。

只不過,今日頭條這樣的操作,秉承的並非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價值理論,也並非是新聞報道的黨性原則(作為媒體平台甚至主動修改黨媒內容),而是利用自家平台抹黑競爭對手、實現自身商業利益。

有媒體人評論指出,今日頭條此舉率先傷害了官方媒體作為國家官方發聲渠道的聲譽。這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以後人民日報、新華社任意一篇報道均可以被隨意修改標題甚至信源,平台的目的則是為了滿足一己商業利益,但傷害的則是廣大用戶對於國家媒體機構的信任。

有意思的是,張一鳴此前曾在反思中稱,將招募上萬名黨員來對今日頭條平台內容進行審核,難道歪曲國家媒體信源、主動修改其文章標題,也是今日頭條反思整頓後的「碩果」?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筆者在新華網科技頻道首頁查詢並未看到《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一文。但晚些時候自媒體人闌夕在個人平台上稱:今日頭條全量推送了該稿件。是的,「全量」的意思是,任何沒有被頭條遺忘的用戶,都被強加閱讀這一篇稿子。

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在改完國家媒體的標題和信源後,今日頭條似乎意在將自己塑造成「真正的國家媒體」,曾經號稱「你關心的才是頭條」的今日頭條,要開始決定用戶今天該「吃什麼」了。

毋庸置疑,頭條此舉意在抹黑騰訊。事實上,這種招數對於今日頭條而言並不新鮮:從此前抖音「碰瓷」微信,再到西瓜視頻就"涉賭"鏈接事件再度向騰訊管家潑髒水,歪曲事實攻擊商業競爭對手,已經成了今日頭條這家公司近期來一貫的套路,恐怕接下來還要擺弄更多的是非。

從此次事件來看,頭條幾乎忽略了基於自身媒體屬性的自我要求:媒體分發平台當前掌握的話語權毋庸置疑,給誰流量、給誰多少流量一直是平台說了算,但利用媒體分發大權,來攻擊特定的商業公司,恐怕在經曆數次整頓後,位元組跳動公司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作為媒體平台的責任。

而忽略自身的媒體責任,帶來的後果是:不被控制的謠言、越來越多的低俗內容和發生任何事件後一頭霧水的民眾。如果面向數億用戶的分發平台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手腳,請問當我們需要真相的時候應該相信誰?

而這種扭曲媒體價值觀的操作,對於今日頭條這家公司而言又是一件好事么?如果說向另一家公司潑髒水是今日頭條希望達到的目的,無疑它做到了。但也傷害了今日頭條作為媒體、作為「公器」的聲譽和地位,這家已經獲取數百億美元估值、擁有數億用戶的公眾公司,似乎連一家守法創業公司所擁有的自我剋制能力做不到。

對於失去價值觀、並將自身商業利益轉換為意識形態強加於各位讀者的今日頭條,我的回答是:請你離開我的手機,也不會在任何平台點擊來自今日頭條的鏈接。

我們期待看到一個有正義價值觀的今日頭條,而不是利用媒體權利作惡的平台。如果這樣的一家公司,會為了攻擊某一家公司,而採取歪曲事實的做法,即便達到了目的,「位元組跳動」這四個字只會給中國的媒體平台抹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IP當道、直播為王 北京車展實力演繹「我們不一樣」

TAG:互聯網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