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海外選手設海外賽區,重海外宣發,國內節目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加海外選手設海外賽區,重海外宣發,國內節目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中國有嘻哈》改名《中國新說唱》歸來。音樂製作人數的增加,到海選各個分賽區開放,今年的《中國新說唱》無論是從參賽人數還是製作體量,都遠超去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分賽區並不僅限於國內城市,而是開設了北美賽區。

去年的海選,張震岳和熱狗,曾經因為alrocco的整段英文而將其淘汰,反觀今年,則是設立了北美賽區 。實際上,像這樣主動把目光投向海外,設置海外賽區,增加海外華人選手,注重節目在海外的宣傳,並非只有《中國新說唱》,《創造101》《偶像練習生》等節目,在海外宣發上也表現出了較大的積極性。

增加海外選手數量

重視海外宣發

回顧近幾年的綜藝,《歌手》早就將國外明星納入競演之列,而近期大火的偶像養成類節目《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更是有韓國、泰國等其他國家的藝人參與節目。

雖然外籍藝人參與中國綜藝並不是近幾年才出現,但是藝人參與的性質則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早年的綜藝更多的是傾向於以一種嘉賓的形式出現,在節目中也只是簡單的互動和採訪。例如,《快樂大本營》曾經就邀請貝克漢姆參與了節目的錄製,而天天兄弟團則有外籍藝人的加入。但是近幾年的國外藝人,則是以一種更為主動的角色出現在綜藝節目中參加競演。

由於輿情官整理

此次的《中國新說唱》邀請了吳亦凡聯手migos、歐陽靖公共擔任北美賽區的製作人。連續三天的海選,從100多位參賽選手中挑選了30位參賽,而此次海選,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說唱新勢力。

除了角色地位的轉變,這些節目愈發重視海外宣發。《偶像練習生》還未開播,就建立了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等海外粉絲站,從其討論熱度也可以看出,《偶像練習生》在國外的火爆程度並不亞於國內。

而還未開播的《中國新說唱》更是如此。據中國娛樂網報道,在5月21日的北美賽區的海選錄製中,印有節目主視覺的雙層大巴在街頭引起轟動,《中國新說唱》製作人、選手現場路透照多次登上Instagram、Twitter等多個海外社交平台熱搜,現場持續暴漲的熱度更引發「美聯社」、「HBO旗下的多媒體平台Vice」、「The Source」、「Vibe」、「World Journal」等十餘家主流海外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如此注重海外宣發的《中國新說唱》讓我們對此次的節目有了更多的期待的同時,也擴大了中國綜藝海外輸出的影響力。

增加亮點還是利益誘惑

文化基礎不可忽視

對於節目組而言邀請外籍藝人參與競演,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增加節目亮點。從《歌手》開始,每一期的外籍藝人都掀起了不小的熱度,從馬來西亞的茜拉,到英國的Jessie J,每一位外籍藝人都以其出色的表現征服著觀眾,也豐富著節目看點。

近期大火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中,就有很多外籍練習生。來自泰國的黃書豪雖然最後沒有出道成功,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出現給節目增加了不少的亮點。而正在熱播的《創造101》,更是有四位外籍藝人參加,並且其人氣並不低於中國籍練習生,而他們的存在也讓節目更加多元化。

外籍藝人給我國綜藝帶來了更多亮點的同時,我國綜藝也在為其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舞台,和更加優質的資源。

與其他亞洲國家有所不同的是,我國綜藝的發展雖然不算是最完善的一個,但是目前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井噴式出現的綜藝節目,也從側面顯示著我國巨大的偶像市場。而廣闊的市場,也就意味著能夠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帶給外籍藝人,因此中國綜藝中的外籍面孔越來越多也就不足奇。

和《歌手》有所不同的是,《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以及《中國新說唱》之所以更注重海外宣發,有更多的外籍選手參賽,其文化環境也是不容我們忽略的。

韓國,作為偶像製造大國,有報道稱,從2007年-2017年這10年間出道的偶像團體就高達400多組。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字,我們在感嘆韓國娛樂業造星實力的同時,也在不斷學習其造星的方式,以打造具有本國特色的優質偶像團體。因此具有認同感的偶像文化,和在借鑒基礎上出現的綜藝節目,也必然會吸引外籍藝人的參與和外國粉絲的認可。

《中國新說唱》更是如此,誕生於美國的hip-hop文化,對於美國本土而言,其認同感和普及化是我國難以達到的。第一季成功在先,將嘻哈這種文化,從地下搬到了地上。但是面對近兩年的嘻哈熱,第二季的《中國新說唱》,其節目目的也就並不僅限於推廣嘻哈文化,而是在推廣的同時,思考如何在根植本國文化的基礎上,獲得更大範圍的認同。

回顧我國綜藝的海外之路,其實這是一個好的趨勢。尤其是在在政策不斷收緊的今天,綜藝節目也在尋找合適自己的發展路徑,外籍藝人的參與,外國元素的加入,對於中國綜藝自身的多樣性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也有一定的對外宣傳的作用。

外國元素的加入,拓寬了綜藝節目的廣度,而優秀的原創綜藝也具備文化輸出的功能。從最早的《漢語橋》到近年的《朗讀者》《中華好詩詞》,這些優秀的原創節目將中國文化傳播出去的同時,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而這也將成為了衡量一檔好的原創綜藝的標準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行走的淚彈王麗坤:哭有一百種方式,情卻只有一種真摯
高雲翔出事背上五億債務!莫小棋一語道破天機卻沒人信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