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帶娃,也可以帶出藝術的生活

帶娃,也可以帶出藝術的生活

Lenka Clayton 是一位藝術家,在她成為母親之後,面對很多人認為女性藝術家在生育孩子之後不能保持創造力這樣的質疑,她用實力和勇氣做出了最好的回擊——藝術家媽媽帶娃,也可以帶出藝術的生活,創造力不僅不會枯竭,還更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創意。

在Clayton看來,對媽媽特別是藝術家媽媽的這種懷疑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天真的孩子難道不是世界上最具有創造力的嗎?

養育孩子難道不是最充滿靈性的過程嗎?

孩子當然不能和畫家比技藝的純熟,但是有多少大師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畫得像一個孩子。

養育孩子當然並不是輕鬆的,但是為什麼在重視孩子的同時,要貶低養育孩子的過程,更要貶低養育孩子的母親呢

很多媽媽本身並不是藝術家,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在養育孩子、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接觸了非常多的藝術教育,在孩子成長的同時,媽媽們自己的藝術修養也同樣有了很大進步

面對社會撫育制度上的各種不友好,Clayton 創立了名為「母性藝術村」( An Artist Residency in Motherhood)的項目。

這是一個自我導向、開放的藝術家居住地,為那些既是母親也是藝術家的人們提供賦能和激勵。

而且項目並不是要求藝術家搬到某個特定的地方,項目不需要花費任何額外的申請經費,「母性藝術村」完全可以發生在藝術家自己的家裡和日常生活中。

「母性藝術村」項目的目的,就是將父母身份重新定義為創造性實踐的寶貴場所,而不是需要克服的障礙。

具體這個項目是如何運作的,讓我們聽一聽她的話吧。

我是如何開始「母性藝術村」的?

Lenka Clayton

在生小孩之前,我已經作為跨學科藝術家工作了15年。我經常參加各種藝術村項目,而且每個新環境的新鮮感,都會給我的工作帶來啟發。但是當我成為媽媽之後,旅行就不再像之前那麼自由自在,而且幾乎所有藝術村都不允許藝術家帶著孩子一起參與。

我特別希望能夠和孩子一起探索這個充滿驚奇的世界,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藝術村。

孩子與工作室中的打字機

我開始想像,在我生命中的這個時光,完美的住所會是什麼樣子。

作為藝術家,我希望在這樣的住所能夠有時間和空間用來工作,而且這個地方能夠對外開放,工作夥伴也可以來這裡碰面,我在這個地方可以不需要旅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實踐我心中的想法。

2012年,當我的第一個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我成立了「母性藝術村」項目,並且我自己成為在其中住了三年的居民。

這是最簡單的「藝術村」。

它有宣言、名片,還有一個分享我工作與撫育經驗的網站;

我們實行了導師制度,對工作室還會有不斷的改進;

每周我都會早起三次,專門照顧好孩子。

與其在嬰兒哭泣時自己苦苦思索要做什麼、為什麼做這些事情,不如簡單一點,列一個清單。

1.我寫了一個宣言。

2.我列出了我的完美藝術村應該擁有的一切。

完美地「母性藝術村」,應該擁有工作室、時間、資金、責任感、同伴等等

3.我很幸運地申請到匹茲堡基金會、亨氏基金會和可持續藝術基金會的創新發展資助。

4我印製了名片用來提醒自己、家人和其他人藝術村的存在。

我還在閣樓工作室的窗戶玻璃上填了翻轉的標牌,以便從外面辨識。

5.我專門為這個項目做了一個網站。它包括一個工作室日誌和一個我上傳作品的作品集。

6.我在藝術村制定了導師制度,導師要為孩子提供支撐。我們現在有四位導師:藝術家Jon Rubin,學者和藝術家Natalie Loveless,博物館館長Dan Byers和我的母親Jane Clayton

Lenka Clayton和兩個孩子

7.我開始每周三次早起,用三個小時的時間專門安排孩子的撫育。然後再開始工作。

兩歲孩子的塗鴉版待辦事項列表

作為一名工作和生活在「母性藝術村」的藝術家,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理解,我並不是做有關母性的工作,這本身就是母性,我所做的就是一位母親可以做的。我們居住在這裡,其他事情就是圍繞著我們的居住而發生。

我保留了一個工作室日記,我在那裡描述了那些和母性與藝術無關的事情。

比如我兒子把格雷厄姆餅乾啃成字母「P」的形狀,或者我從他嘴搶出來的他拚命咬住的各種東西。

養育孩子的過程讓我確定我面臨很多障礙,而我在命名遇到的種種事件的時候,它們也變成了我藝術創作工作中可以使用的材料。許多項目都是出於這些筆記中記錄的好奇心。

我盡我所能工作並將我所做的工作發布到網站上。在兩年的藝術村生活期間,我完成了32個作品,從一個提案,到如何讓藝術博物館更適合兒童參觀,到製作視頻。

63件取自我兒子的嘴的物品/水晶橋博物館永久收藏

來自隔壁的「月球」

讓危險物品更安全的創作

打字機繪畫

在我居住的三年期間,我收到了數百名處於類似情況並希望在自己家開始「母性藝術村」生活的女性的來信。我願意邀請任何一位藝術家或者父母來我的「母性藝術村」,並且歡迎每一位母親根據自己的情況布置最適合自己的「母性藝術村」。

Lenka Clayton

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寶 的精彩文章:

我用十年藝考,換得母親一笑
這些常見的色彩靜物單體,你知道調色技巧嗎?

TAG:美術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