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小朋友健康成長的「六個一」建議

給小朋友健康成長的「六個一」建議

你現在的習慣連接你的未來

前言

2017年5月21日

受《襄陽晚報》邀請在樊城給晚報小記者和部分家長做了一場《你現在的習慣連接你的未來》的成長報告,主要是通過自己孩子的成長故事提出一些建議,現在六一之際整理出來,希望對孩子和家長有所幫助。

SUMMER

你說世界是多麼遼闊

渺小的我們擁有什麼

01.給孩子一面牆

——譜寫他的成長

我們都有一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只要溫暖就行啊。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逐漸有自己的情感要表達。我們發現小朋友喜歡到處塗鴉,會畫畫則畫,會寫字則寫字,總之他高興,他隨心所欲,結果常常是剛搬進去的新房子,牆壁上到處都是他不知道什麼時候畫的,他身體有多高他就會畫多高,年輕的父母很是煩惱。實際上細心的爸媽在剛搬進新房子時就可以與孩子約定一面牆,可以指定在孩子的卧室里、書房裡、客廳里都行,告訴他:孩子,這面牆是你的,你隨便畫,其他的牆就不要畫了。孩子有了自己可以發揮的牆面,至少可以管十年,小時候是塗畫牆、然後是身高成長牆,再然後就可以貼各種獎狀證書,成為榮譽牆,可以掛字畫、格言,成為思考反省牆。即使將來不需要了,塗刷的就只是這面牆,省心省事又經濟。文化上有「面壁思過」的成語,也有「達摩成佛」的故事,耶路撒冷的哭牆也是充滿文化底蘊的。一個孩子在家裡應該有一面牆,那可能是心靈的港灣,是思想的聖地。

【成長故事】祭奠失去的分數

孩子成長環境一般不要經常變動,也不要隨便搬家,留下的是成長記憶和安全穩定。安南上小學時,因為我的工作關係我們重新搬了家。兒子有專門的房間,我們也就在他的房間固定了一面牆,過去的獎狀照樣給他貼上。我拍的這張照片是安南當年上初中時的一張反省紙,內容抄寫的全是四個字「認真讀題」,A3紙整整兩大張,多少遍,2000遍!自己寫的,貼在他的房間牆上里,我們發現後詢問才知是安南有一次考試損失很大,自己處罰自己要長記性。每天起床上學他都看的見,提醒自己嚴謹認真,照片還在這裡,落款是這樣寫的「為祭奠因為不認真審題而犧牲的分數們,致敬!李安南。」

我們做家長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孩子說一千遍還不如孩子自己自覺自愿的反省一遍。所以讓孩子糾正的過程一定留時間留空間,讓孩子自然行動。

02.給孩子一個空間

——擁有一群朋友

現在的孩子是獨生子女,也許隨著二胎政策的放寬情況會好一些。獨生子女是幸福的,但也是無奈的,為啥?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更多的同齡夥伴呀。除了父母和老人,就是孩子自己,特別是父母忙時,孩子就更加孤獨了。他們需要同齡夥伴相伴成長,相互借鑒,相互交流,比成人輸灌要求更有效。我們許多孩子之所以成長出現問題就是沒有夥伴!所以選擇了虛擬世界,封閉自己。同齡的朋友相約一起走,外出騎車、打遊戲、看大片、看老師、談學習、做衛生,說自己的話,無拘無束,多快活呀。所以不要讓孩子整天呆在家裡,不要讓孩子只是與成年人在一起,選好夥伴,讓他們走出家庭,接觸自然,回歸天性,多快樂的少年時光!孩子早晚要走出去的,父母要學會逐漸放手,不要擔心!你能將孩子一輩子栓在自己身邊?能夠關照他一輩子?

【成長故事】中考A的反思

安南中考成績是A,據說好像總成績挺靠前,由於保密制度要求,我們做家長的已經非常知足,所以也不便多打聽。當時襄陽晚報在全市採訪了三名A生,安南被四中義教部推薦做襄城代表,我們家長事先也不知道,記者直接採訪安南本人,除了感謝母校老師,安南是這樣說的:成績的進步,也得益於擁有一個好的朋友圈。幾個男孩每天一起學習,相互比拼,有時會放出「這次考試我要虐你」這樣的「狠話」;而在課下,他們聚在一起聊天,每天放學後堅持在操場跑兩三圈後再回家。中考前100天李安南的好友們相互約定,「閉關千日,只為一搏」,幾位好友中考都取得了A等成績。襄陽晚報《中考A等生談學習經驗》就是這樣報道的。大家看到的這張照片是他們幾個男生一起騎自行車外出休息的合影,他們這群朋友可是成天有說有笑的快樂群體喲。

孩子成長一定要有伴,要求品行習慣好就行,不要太刻意成績,對方的父母也要支持和理解。事實上安南一直有一批同齡朋友,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都在一起,趣味相投,成績相仿,因為他的朋友,結果我們這些家長們也成為朋友,時常有些家庭聚會。人生風雨一起走,孩子不孤獨多好。

03. 給孩子一個規則

——要有獎懲機制

只要是人就要成長,就要經風經雨,孩子早晚也要長大,許多事情必須經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之所以許多事情搞不定,要麼是我們父母事多經常有變化,說的話承諾的事沒有及時兌現讓孩子不相信,要麼是孩子興趣變化大今天說的話明天不算數,我們父母無可奈何。為啥?缺乏約束雙方的契約精神、規則意識。保證約束的有效性,至少堅持一下三點

(1)契約精神雙方要誠信守信;

(2)制定契約必須雙方約定、自主自願;

(3)條款必須表述清楚、獎懲明確、堅決執行。

最好的辦法,雙方談好,白紙黑字寫下來,雙方簽上字,貼在那裡相互監督堅決執行,這樣獎懲分明,言而有信。

【成長故事】虎媽趕我去游泳。

習慣的養成說需要21天,實際上對孩子來講,家庭必須一貫執行,要麼不說,說了就要做,就要執行。安南從幼兒園就有《成長習慣登記表》實行積分管理,主要是媽媽執行。做的好加分,做的不好就扣分,有時候孩子眼淚汪汪虎媽照常扣。扣不是目的,虎媽常常蹲下身來告訴孩子為啥扣?理由何在?讓他服氣,同時指明方向、適當鼓勵。至少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講規則,承諾了就要執行。

記得小學四年級時,我們徵求安南的意見興趣班不要太多,乒乓球和游泳選一個,安南選擇的是游泳。我們一直沒有想到讓孩子非要成為什麼專業隊員、外出比賽拿金牌,他也沒有這個天賦。乒乓球練的是眼力、快速敏捷,游泳練的是身體協調、意志力。媽媽的意思想讓安南選乒乓球,媽媽乒乓球打得好可以做陪練,可是安南自己他選擇了游泳項目。有一天,媽媽按時到體育館看訓練的孩子,結果發現安南沒有去,也可能天氣太熱,也可能作業多,也可能年輕的游泳教練太嚴厲,總之他逃避,自己偷偷跑回家不去訓練。怎麼想就怎麼做了呢,虎媽媽發威了,一頓怒吼:決定了的事就得做,必須做。近40度的酷熱天氣,虎媽騎著自行車在後面驅趕,倒霉的安南拿著游泳板一邊哭一邊跑,從家裡趕到游泳館訓練。熟悉的長輩們也有勸的,虎媽一直將安南趕下水。後來安南在保康溫泉寬大的游泳池自由遨遊,做著各種規範的花樣游姿,面對眾人羨慕的眼光是多麼自豪。

到現在提起游泳安南都是很感激媽媽的嚴格!

克服困難堅守契約、克服惰性訓練毅力,遵守規則練就一技之長。

我一直告誡孩子安南,十八歲以前,父母是你的監護人,所有的必須聽父母的,我們不是西方,棍棒永遠在父母手中。父母不是暴君,會尊重你理解你,未成年保護法不是你的護身符。要知道,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已經喪失教育的權威是很無奈的。

04. 給孩子一個觀念

——我的作業我做主

孩子上高中以前,放學回家總是要布置家庭作業的。許多學生由於沒有了學校那樣嚴格的管理環境,所以作業質量往往大打折扣,不僅效果差,而且常常不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有家長關心的還好,能在家長的督察下完成,要麼有的學生時間安排不合理加班到很晚,要麼有的學生早上學時約在某個早餐店相互抄襲,要麼只有硬著頭皮等著受老師檢查的處罰,如果老師有時沒有檢查,孩子就會矇混過關,養成了投機心理。

怎樣完成作業呢?孩子要學會明確自己的作業任務,要分清時間的緩急,要控制作業的節奏。為此建議孩子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作業(1)使用小筆記本,記清任務,避免回家了不知道作業到處打聽;(2)將作業按時間期限分為硬任務(必須量化的需要交的)和軟任務(預習閱讀背誦的);(3)將作業按性質分為機械作業(抄詞抄句多少遍的)和能力作業(運算作文的)。做作業要堅持:能學校做完的不帶回家做;能白天做完的絕不晚上做好;能今天做完的不拖到明天做完;需要家長配合的抓緊家長在場機會做完。

【成長故事】家長不輔導作業。

我們父母都是襄陽四中老師,平時工作量特別大,基本上是沒有白天晚上、周六周日的。有人說你們是高中老師,輔導孩子學習不是很輕鬆的,有優勢。我們自小就告訴安南: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爸媽當老師對學生負責,你當學生就對自己學習負責。學校學習是你的,回家作業也是你的。你做作業完成後,需要家長簽字家長就簽字,你不說我們也不問。反正挨批評是你,受表揚是你。作業做完了,自己檢查,爸媽是不檢查的,我們只簽個姓名標個日期。我這裡的幾張照片拍的就是安南作業本的家長簽字。記得中考前我作為歷史教師檢查他背歷史,我認為他理解正確就可以過關,但是他非常生氣,認為我不認真,我發現安南要求按複習提綱一字一句連順序都不準混淆,絕對一致。自己對自己要求嚴格,別人也不能放鬆對他要求。記得安南小學二年級寫作業時問媽媽某個字怎麼寫,媽媽說不會讓他找自己的老師,他說「老師不在身邊媽媽就是老師啊」,媽媽說「字典就是你的老師,時時在你身邊啊」!在媽媽的引導下安南養成勤翻字典的習慣,而且熟背成語詞典為自己積累了豐富的辭彙,安南高考的語文成績是128分(滿分150分)。

很多家長熱情很高,也準備一套教材,與孩子一起同步學習,每天晚上都輔導孩子做作業、為孩子檢查作業。這種陪讀現象好心辦壞事,是毀滅孩子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的最大「殺手」。家長在為孩子檢查作業時,把他們的錯誤指出來可以,但是不可一一糾正。這時,孩子就懶得去思考了,有時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裡,就照著父母所說的答案寫上了,更不用說去改正壞毛病了。況且當孩子有了依靠時,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信心都會明顯地降低,反正做錯不怕,家長會幫忙檢查。

所以我的觀念就是:孩子的作業就是孩子自己做自己檢查,父母可以指點提出思路,但絕不可包辦。家長朋友,在學習上,你可以輔導小學,你能輔導初中嗎?你能輔導高中嗎?你能輔導所有學科嗎?知識在更新,教材在調整,教育在改革,你不能包打天下!

記住:家長就是管孩子的思想,管孩子的生活,管孩子的習慣,其他的屬於他自己的事情。自小就告訴他屬於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在學習上,家長要鼓勵孩子敢於向困難挑戰,養成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急於幫忙解決,要多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勤于思考去完成,如果孩子很多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戰勝難題的,那麼,孩子就會體驗到自己戰勝困難後的快樂,那種快樂是任何高興的事情都無可代替的,學習的興趣就好提升,自信心也會增強。

05. 給孩子一個鬧鐘

——自己管理時間

我說的是鬧鐘,到點可以嘀鈴鈴叫的鬧鐘,不是手錶,不是掛鐘,更不是手機,主要放在家裡,放在孩子的房間里,或者床頭邊。誰的?屬於孩子你自己的,爸媽買了以後送給孩子的,鬧鐘的主人就是孩子。平時鬧鐘的管理,換電池、調時間、擺放都是孩子自己負責,家長不管理不替代。這樣責任到人,職責分明,目的讓孩子逐漸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生活。

有個竅門,將鬧鐘的時間向前早調五分鐘,平時幹什麼事情,可以預警自己,贏得生活主動,畢竟一慢三慌,有五分鐘的緩衝,做啥事情就有了機動。平時孩子上學、做事,自己把握時間,責任自當,與父母無關。所以經常有學生遲到,老師問原因,學生總是說:「爸媽沒有喊我!」上學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掌握時間,責任就不在爸媽了,孩子該上學自己上,父母最多提醒一下。孩子賴床父母可以適當提醒,也不必與他較勁,替他擔心,遲到了自然有校規處理。時間一長,孩子有時間觀念,逐漸學會計劃安排,學會條理生活,也就提高了做事效率和責任意識。

【成長故事】姥爺的責怪

安南小的時候,對我家的掛鐘特別感興趣,因為掛鐘按時說話報時呀,但是他總找不到這個說話的阿姨在哪裡?充滿好奇,等大一些了,就喜歡取下來自己整。翻過來倒過去,結果終於將掛鐘的下擺整壞了。這個掛鐘可是爸媽當年結婚的時候買的,年齡比他還大,當時很貴,至少花了半個月工資。當時爸爸媽媽在上班,姥姥姥爺都在家,姥爺以為爸媽回來會狠狠教訓安南,結果我們什麼也沒有說,後來姥爺實在忍不住,責怪我們:「你們對安南的教育我都滿意,就是他把東西搞壞了你們也不吵他,有錢人啊!」媽媽調皮的說「不打破舊世界,怎能建立新世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興趣可以促使思考和行動,如果我們對孩子做什麼都干涉都訓斥,他肯定放不開手腳,不敢做以後就不敢想了。只要安全,隨他安南幹什麼?所以他經常提著小鐵鎚在木板上釘鐵釘,至今我家廁所的小方凳側面還有他釘的鐵釘。孩子的玩具就是玩具,一個階段感興趣一種,小孩子整壞玩具是正常的,說明他在動手思考,一定要讓孩子隨性玩好,為啥要讓玩具一定是完好的呢?所以做父母的只要交代孩子玩後將玩具收拾好管理好就行,是否損壞不要追究,隨著他的天性發展。安南的媽媽是物理老師,辦公室常常有實驗儀器,安南到媽媽辦公室玩,也常常東摸摸西瞅瞅主動問,同事伯伯叔叔阿姨也給他講解演示給他看,熟悉了安南也常自己動手玩。事實證明安南的時間觀念很強,做事有計劃安排,敢於動手嘗試。安南還不會說話時就愛盯著牆上掛鐘看,後來他學會看鐘認時間,上幼兒園就是老師的小助手、班上的看鐘報時員。安南讀書階段一直保證有一個鬧鐘,不知道整壞多少個鬧鐘,壞了就買,反正他要求不高,只要能報時就行。

鬧鐘與時間連在一起,學會管理鬧鐘,逐漸就會管理時間,就會規劃學習生活,也就會規劃人生未來。

黃鶴樓

天下江山第一樓

黃鶴樓作為武漢地標,聳立山之上,長江之邊。登上樓,遠眺長江,十分壯觀。

06. 給孩子一套地圖

——讓他心懷天下

我們許多家長對孩子很大方,很多錢都捨得花,就是疏忽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他買套地圖。我是教歷史的,知道地圖對孩子成長視野的重要性。這些年我們不管如何搬家,必須在牆上掛一套地圖,至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和世界地圖(至今我家牆上還有),伴隨孩子成長,有事無事,孩子就會看地圖,爸媽也會適時說明。孩子知道有襄陽有湖北有中國還有世界,小小的年紀就會明白:世界如此大,不僅有爸和媽;現在爸媽帶我走天下,將來我要闖天下。所以愛看新聞、愛翻地圖,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所以也就關注社會、熱心公益。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為何要宅在家裡呢。我們現在許多孩子長大以後之所以宅在家裡不願與人交往,也許就與他小時候對外面世界缺乏吸引力有關係,所以一套地圖30元,而視野開闊、熱愛生活是花錢買不了的。鴉片戰爭前中國愚昧無知盲目自大,就是不了解世界,戰打起來皇帝還在問中國是否與英國有陸路可通?毛澤東在長沙師範讀書就特別愛研究世界地圖才有心懷天下的理想。一個人的視野決定一個人成長的高度和發展的廣度,所以要有地圖。

【成長故事】爸媽伴我闖世界

有了心中的世界就願意走出去,安南自小就是小小旅行家。我用順口溜總結他的行動。「我是小小旅行家,不給爸媽添負擔,不抱不背自己走,每年外出樂開花。」安南一歲到武昌,二歲到宜昌,三歲遍襄陽。他一歲時爸爸帶他到武昌辦事,為了看火車;他二歲時爸爸帶他到宜昌,參加同學聚會;他三歲時在爸媽的帶領下基本上將襄陽市的各縣城都去過。以後就開始走出襄陽走出湖北,記得不到四歲我們全家就去山東青島,都是自己走,以後年年暑假都出去,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遊學,主要是全家自助游,不跟團,走到哪裡看到哪裡。我們覺得這種方式非常開心,孩子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鍛煉了意志,同時也凝聚了親情。我們全家自助游的經驗是這樣的:

(1)提前策劃,全體同意;

(2)成員分工,及時出發;

(3)自由行動,該花則花;

(4)十天左右,立即回家。

孩子每次旅遊特別開心,他至少有下面幾點表現讓父母省心:少買瓶裝水多喝白開水;少住豪華房衛生就行;不買旅遊品多拍好風光;白天可就簡晚上必正餐。這對孩子堅強、勇敢、樂觀、積極性格培養有好處。每次出發安南有個小背包,至少有一個小相機(那時手機沒有拍攝功能)、一個指南針、一個水杯和少量零食零錢。高中畢業作為一個成長小結,安南基本上走了大半個中國、主要省份都去過,中國五嶽全部登完。

有的小朋友為何爸媽不願帶你出去?我想下面原因可以自查一下啊 :(1)爸媽太忙時間抽不出來?(2)家庭經濟有限開銷不起?我以為這兩點原因少,只要不出國,經濟開支量力而行完全可以做到,可能是(1)你旅遊總是要求太多:想買想吃想坐想歇,無端增加旅遊開支;(2)你旅遊不做事。不願背、提行李,眼中無事不願給爸媽搭把手,不操心、不關心父母辛苦。(3)你旅遊講待遇。不願吃苦受累,希望旅遊像家裡,希望自己像公主,大包小包所有東西都帶上,不願將就;(4)你旅遊不省心。愛生病、愛耍脾氣、愛亂串不注意安全,不服從安排,不聽解說,不認真遊覽。如果我們小朋友讓旅遊成為全家高興的事情,有收穫的事情,爸媽是會支持的。

總之,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我們不能看到成功者的成功光環而羨慕,更要看到成功者的付出艱辛而踐行。所有的習慣,不管好習慣還是不良習慣都是從點滴開始的,分清和堅持好習慣,你就離不良習慣越來越遠,堅守規則,講究誠信,科學理性,培養習慣,孩子離成功就越來越近。

六一之際,願家長不花冤枉錢,不操冤枉心,科學得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時光,祝您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2017年5月3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斌中學教育守望 的精彩文章:

青春無悔,顆粒歸倉

TAG:李自斌中學教育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