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脾虛的人身體較為虛弱,癥狀多發,真的要引起重視

脾虛的人身體較為虛弱,癥狀多發,真的要引起重視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脾虛這一說法,但是對於脾虛的具體概念,大家所具有的了解往往很少。在中醫上,脾虛證是指機體的脾臟虛弱進而所引起的病證。存在脾虛證的患者,其病情往往較為繁雜,較為常見的癥狀有嘔吐、泄瀉和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如果是脾氣虛的患者,此時可能表現為腹脹納少,出現有食後脹、肢體倦怠、神疲乏力或肥胖浮腫等癥狀。脾陽虛的患者,則主要表現為大便的溏稀,其可能會存在有納少腹脹和腹痛綿綿等不良癥狀。對於絕大多數患者而言,往往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則表現為短少或白帶多,與此同時,舌苔顯現出白滑的情況。

中氣下陷的患者,則是在脾氣虛見症的基礎上,還存在有氣陷的臨床表現。一般而言,此類患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癥狀有久瀉、脫肛和子宮脫垂等。相比較之下,脾不統血的患者,則是在其機體脾氣虛見症的基礎上,存在有慢性出血的臨床表現。此時,在臨床上表現為月經過多、崩漏、便血和皮下出血等。當然,患者們除了存在有出血的癥狀外,往往還兼有脾氣虛弱的一些癥狀。

健脾,其實是一個周期較長的工作。要想達到健脾的目的,首先要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配合飲食的療法,輔以一定的按摩,才能最終使得身體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改變生活的狀態,加強日常的鍛煉,增加消耗,使得身體整個運轉起來。

除此之外,要盡量少吃一些辛辣油膩刺激食物,最重要是忌食生冷。還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當然,還可以選擇在每天餐後或睡前,進行摩腹,把手掌搓熱後,順時針揉肚子,以促進消化吸收的進行。與此同時,配合一定的食療,以更好去改善機體的食欲不振和脘腹脹滿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咖 的精彩文章:

針灸:不止技能更是段子、不止肉體更是靈魂
紅棗配它煮粥,補血養肝腎,讓白掉的頭髮慢慢變黑

TAG:健康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