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經貿團隊抵華 「雙線」貿易戰意欲何為

美經貿團隊抵華 「雙線」貿易戰意欲何為

最近,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將密集穿梭於亞歐大陸之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變臉,令中美貿易爭端再添變數的同時,歐盟官員證實,羅斯近日將與歐盟貿易專員馬爾姆斯特倫在巴黎召開的經合組織(OECD)會議期間討論關稅。而在即將到來的6月1日,美國對歐盟的鋼鋁關稅暫時豁免到期,美方此前即表示不會再出現延期。

中國商務部5月30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美方經貿磋商工作團隊已抵達北京,未來幾天內,美方50餘人的團隊將與中方團隊就具體落實中美雙方聯合聲明共識展開磋商。而在此前一天,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將對從中國進口的涉及「產業重要技術」類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將擇日宣布對涉及併購和購買有關類別企業及產品的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具體的投資限制和出口管制措施,同時將繼續在世貿組織對中國提起有關知識產權的訴訟。

中方的態度很鮮明,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5月30日的例行記者發布會上所言,美方出爾反爾是對自己國家信譽的損耗和揮霍,並敦促美方言而有信,按照聯合聲明精神與中方相向而行。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美國此舉不顧國際信譽,希望的是讓談判對手在高壓之下讓步,而如何應對還是那句話:「來而不往非禮也。」

同時,在分析人士看來,上次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會談很成功。但再次在一輪會談即將展開前出招,是特朗普故伎重演的策略,不可預測性已成為其重要特徵。

歐盟斡旋不成將對美反制

特朗普3月8日曾宣布,由於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美國將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此後,美國延長了對歐盟等貿易夥伴的鋼鋁關稅豁免期限。不過,美方表示在6月1日之後將不再延長豁免,若達不成協議則開始對歐盟徵收關稅。

美方並向歐洲開出了兩個條件:歐洲接受自動出口限制措施,將對美出口配額設定在2017年對美出口額的90%;若全年對歐出口超出上述90%的額度,則對超出額度的產品加征關稅。

然而,歐盟堅持必須獲得無條件永久性豁免後,才能同美國進行進一步談判。這樣的談判立場令雙方陷入僵局之中,隨後歐盟試圖以液化天然氣、美歐制度合作、WTO改革以及美歐市場准入等四大領域的開放來換得美方讓步,但效果甚微。

據了解,此次在巴黎舉行OECD年度貿易部長級會議期間,歐方將藉機展開最後一刻的外交斡旋,不過馬爾姆斯特倫並沒有對結果表示太過樂觀。她29日在歐洲議會表示,雖然在會面期間她會做最後的努力,期待會談取得「既沒有關稅也沒有出口配額」的積極結果,但對此並不抱太大希望。

她表示,如美國對歐盟鋼鋁關稅臨時豁免6月1日到期後,美國決定對歐盟鋼鋁產品出口實施配額限制,歐盟將實施反制措施,對美國部分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加征關稅的產品類別將從先前公布的一份清單中挑選,但會低於此前設定的稅率水平。

馬爾姆斯特倫稱,歐盟未來的行動方針取決於美國對歐盟出口所採取措施的性質和嚴重性,以及對歐盟產業的損害程度。此外,歐盟還將在WTO發起法律行動。

此前,作為反制美國加征關稅舉措,歐盟曾公布一份報復清單,擬對包括農產品、服裝、化妝品、煙酒、船隻、摩托車等幾十種價值達64億歐元的美國對歐出口產品徵收最高達25%的關稅。

馬爾姆斯特倫並在此前採訪中透露,最終對該鋼鋁關稅決定去留的將是來自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親自決定,但她感到美方對歐盟方面提出的讓步條件並不滿意。「我認為他們覺得這並不足夠。」

馬爾姆斯特倫一語成讖:在同歐盟和加墨兩線談判都陷入僵局的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之名啟動了對進口汽車、SUV、輕型卡車以及廂型車的「232調查」。

消息傳出後,正在同美國進行北美自貿協定(NAFTA)更新談判的加拿大與墨西哥官員都第一時間指出,特朗普此舉就是在迫使加墨兩方在NAFTA更新談判中對美讓步,而歐盟更是憂心忡忡:僅以德國為例,德國每年對美國出口車輛就達到50萬。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特朗普政府已經開徵關稅的鋼鐵產品不同,汽車在美國整體進口份額中佔到了15%以上,而進口鋼鐵產品僅占其進口量的1%左右。如果美國對汽車開徵25%關稅,將引發的各國反制政策和貿易衝突不可估量。

周世儉則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美方發動「232」調查,實際上就是沖著日本和德國。

美國為何自損國家信譽

此前據新華社消息,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20日表示,美中兩國已就框架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停打貿易戰。

然而,在對日、歐等主要經濟體都發動貿易戰的同時,美方又在29日更新了對華貿易政策,重提關稅。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當日深夜回應,「我們對白宮發布的策略性聲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這顯然有悖於不久前中美雙方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無論美方出台什麼舉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經驗捍衛中國人民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中方敦促美方按照聯合聲明精神相向而行。」

針對美方的立場反覆,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美國貿易團隊內部缺乏共識成為主因。

據分析,深度參與談判的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都沒有過對此前姆努欽的言論表示過贊同。而沒有這樣的共識,事情很難辦成。

顯然,如果美方團隊各方都各說各話,不能和一個團結的團隊進行對話,對中方而言顯然會很困惑,雖然中國是抱著良好信念在同美方進行談判,但是看起來美方並不是以同樣的方式在進行談判。

同時,一些評論認為,特朗普本人也是貿易衝突中一個很大的風險因素:特朗普經常削弱自身的機構或者同自身機構的意見相左。

最近的一些貿易爭端亦顯示,在外交政策方面沒有持續性,不僅對於美國外交政策是有害的,而且通過針對美國的盟友,美國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周世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5月中旬達成協議,對美方造成壓力之一的是美國的農場主。5月是種大豆、高粱的季節,6月1日之後天氣熱了播種的季節就過去了,如在該日期前後無法達成協議,美國農場主無法安心播種。

周世儉並稱,彼時美國大豆協會甚至希望把大豆低價賣給巴西,讓巴西轉口把大豆賣給中國,從中賺取差價。「美國大豆協會(那時)已經急到了這個程度。」

新華社發文稱,我們期望美方不再衝動行事,但如果美方來硬的,我們也不怕。中方的態度一如既往: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爾欲戰,我奉陪。對於美方聲明,我們將聽其言、觀其行,美方出台任何舉措,中方都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

華春瑩也指出,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平等對話磋商、以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和解決有關經貿分歧,這符合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如今,美方經貿磋商工作團隊已抵達北京,很明顯,通過協商達成共識是各方都願意看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地緣衝突加劇市場波動,ETF泡沫或再引美股閃崩
美限制中國技術投資,擬使用緊急權力法案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