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西方人的飯館裡吃東西,把餐巾當圍嘴咋就成土鱉了呢?

在西方人的飯館裡吃東西,把餐巾當圍嘴咋就成土鱉了呢?

原標題:在西方人的飯館裡吃東西,把餐巾當圍嘴咋就成土鱉了呢?


身為貧下層人群,以前很少有機會接觸西餐廳。還記得博主第一次去西餐廳,拿起餐巾就塞在了領子上,然後被周圍人以及服務員以異樣的眼光掃視了半天。後來,有人偷偷告訴我,這餐巾要放在腿上,放在領子上的是圍嘴,人家覺得你老土。當時的博主很是奇怪,這餐巾不就是防止食物弄髒衣服的嗎,放腿上還管用嗎?後來,等我長大了,讀了很多書之後才知道,這歐洲人是有多事兒。


網上到處都有西餐廳的餐巾使用攻略


餐巾這東西,不能算是舶來品,中國古代也有。餐巾在中國古代稱作巾、冪,主要是用來遮蓋食物,但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周禮·天官》記載:「冪人掌共巾冪。祭祀,以疏布巾冪八尊,以畫布巾冪六彝,凡王巾皆黼。」


唐代賈公彥的疏解釋說,周朝時期,祭祀天地的筵席上選用質樸無文的疏布巾來遮蓋食物,祭祀宗廟的筵席上選用畫有雲氣的畫布巾,而周天子在筵席上則使用綉有黼的巾。黼是一種黑白相間如斧行的花紋,有「斷割之義」。賈公彥進一步指出,周朝以武力得天下,尚武,所以使用綉黼的巾,而如果是夏朝,以揖讓得天下,尚文德,則用綉黻的巾。黻是一種黑青相間如形的花紋,有「兩已相背」、「禮讓之義」。可以說,餐巾在中國一開始使用就有了獨特的意蘊。


餐巾還被稱作飯單或食單。清人徐兆瑋認為:「飯單古時已有,《麉澞薈錄》卷十二,今人以方錦或洋布瀕食時曰飯單,唐已有之。」杜甫在《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詩中也有記載:「脆添生菜美,陰益食單涼。」陽湖九柏山房刻本注「食單」為浦地布單,也就是餐布。

宋人錢易《南部新書》載:「范指座上紫絲食單曰:『顏郎衫色如是』。」范氏通過指座上的紫絲食單來暗示顏魯公的官階品級,這裡的「紫絲食單」有明顯的用色和材質描述,應該就是餐巾,而不是菜譜食經之類。


到了清朝的時候,餐巾的用處就成了圍嘴,而且是皇家貴族才有的東西。宮廷筵宴日漸排場講究,餐巾或飯單便成為帝後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到清代,餐巾被稱作懷擋,它屬於具食類餐具,「懷擋」這個稱謂專屬於清代宮廷,它的一角有扣襻,便於套在衣扣上,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明黃色綢緞,綉有龍和福壽圖案的餐巾。


而此時,飯單不再特指餐巾,還成為了清代漢族婦女服飾,成為婦女勞作時所穿的服飾,生活中的飯單,為燒火做飯時所戴,多為耐臟污的黑色,相當於今天的圍裙。


懷擋的形制有方形、長方形等不同款式,方形懷擋的一角有一環形扣鼻,使用時將它扣在衣服領子下第一個扣上,懷擋自然垂下,展開,長形懷擋上方為圓領口形,兩端圍在脖子後面,下幅自然垂下,展開,聽起來是不是就是圍嘴?


光緒皇帝大婚是用的懷擋


懷擋一般為雙層,里子為薄質素紡絲綢、素綾等,面料的材質則根據不同場合、不同節令、不同使用者而定,在年節、四時節令、生育、壽辰、婚假和喪葬等重大場合,懷擋的材質和紋飾需要根據不同節令和人事的主題來確定。上圖中光緒皇帝大婚時使用的懷擋,用明黃色綢為地,絳色素紡絲綢為里。懷擋的邊飾為纏枝葫蘆花卉「卐」字曲水邊。黃色綢地上平金綉「囍」字、金龍,五彩絲線綉鳳,間飾祥雲、仙鶴、梅花鹿、佛教八寶、蝙蝠等寓意吉祥、如意、長壽的紋飾,並以金線勾邊,很是豪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懷擋,則較為簡單,用色、紋飾、材質隨意,只要不僭越服飾等級制度即可。


在皇家,即便是微小如懷擋這種餐巾也必須按照等級來。懷擋的用色、紋飾嚴格遵循《大清會典》規定,按等級用色,在重大場合所用的懷擋中體現尤為明顯。


在日常生活中,帝後也不滿足於這麼古板的懷擋,會有很多別具特色的選擇,例如下面這種:


藍緞雲蝠紋懷擋 清代 光緒


可是不管怎麼有特色,看起來跟今天的圍嘴差別不是很大,可見在清代用餐時戴上圍嘴其實是貴族才有的生活。


可惜的是,懷擋製作工藝複雜,是實用品,同時也是消耗品,用過後污漬難以清洗,故耗費巨大,所以懷擋沒有傳入民間,反而是西方的餐巾先傳了進來。

在歐洲,餐桌上鋪亞麻檯布這一良好習俗,起源於中古時代,這在許古畫上都能見到。當時的餐桌布和宴席檯布長及地面,非常實用。因為這樣,人們在就餐時,既可以用檯布的拖垂部分護衣,同時又能拿它來擦嘴及擦手。


15世紀中葉是文藝復興開始興起的時期,飲食同文藝一樣,以義大利為中心發展起來。到了16世紀初、中葉,法國安利二世王后卡特利努·美黛希斯喜歡研究烹調方法,她從義大利僱用了大批技藝高超的烹調大師,在貴族中傳授烹調技術,這樣不僅使宮廷、王府的菜點質量顯著提高,同時也使烹飪技法廣為流傳。與此同時,她為了改變不文明的用餐陋習,還明文規定了用餐規則,如用手抓食、舔手或用上衣擦手都是不文明行為,只有用桌布擦手才有禮貌。


大約300年前,餐巾從宴席檯布中分離出來。但是直到18世紀,才首先在法國出現了一種特有的餐桌文化一用餐巾佔座位。那種餐巾大而美觀,純粹是一種


裝飾品。


格拉夫馮·契爾恩豪斯和約翰弗里德里希·波特格爾於1707年發現了瓷器,由此推動了人們文明就餐習慣的形成。1710年,在邁森這個地方出現了第一家瓷器作坊,自此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作坊里生產花色相同的成套餐具。此時的人們開始重視起吃飯時的潔凈了,餐巾的作用就逐漸取代了檯布。


不過一直到19世紀上半葉,這些西方人在用餐時,也是把餐巾當圍嘴使用的,都是放在領子哪裡的。



約翰·米夏埃爾·福爾茨的油畫,表現了19世紀上半葉家庭用餐的情景,男主人的大餐巾掖在脖領里


到了19世紀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貴族的享受達到了全盛時期,這個時候以英國為主的歐洲各國開始各種發展餐廳禮儀,對於用餐時的穿著、座次等等都有明確規定,那種繁文縟節的程度絕對不亞於中國宮廷。


餐巾的擺放也成了這些禮節中的重要組成,此時的餐巾開始放在腿上了。按照禮節規定,餐巾一般不放在領帶前、襯衫紐扣後或衣領里。如果這樣的話,首先會破壞人們盛裝赴宴的形象,對於貴族來說,吃飯時必須要保持矜持克制的姿態。


吃飯的時候,餐巾自始至終都放在膝上,客人不時地拿起它的邊角來擦凈嘴巴。尤其是端杯喝酒前,要擦凈嘴巴,否則的話,杯子上會留下清晰可見的油漬。如果要跟其他人說話,也必須先擦嘴巴。如果宴會結束了,可將餐巾輕輕揉成一團或摺疊起來,放在桌子上,如果中途離席,不妨將餐巾用過的一面疊到裡面,暫放在椅子上。


不止如此,上層貴族開始玩起了花樣,在豐盛的宴席上,成套的餐具配上精美的銀器,不僅使人飽享口福,同時也讓人賞心悅目。由此,昂貴的餐巾和極富藝術品味的餐巾折花應運而生。宴會的主人們竟相設計這種在宴席上既實用又好看的附屬品。例如,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宮中所使用的貴重錦緞餐巾就鑲入了皇家紋章,還發明了宮中特有的傳統折法。現在,在奧地利的盛大國宴上,這些古老的傳統形式有時也還能派上用場。



英劇《唐頓莊園》里用餐的情景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這些繁文縟節開始有所簡化,但是餐巾的擺放位置就一直保持在了腿上。即便到了戰爭結束,時代有所改變,但這種貴族流行下來的習俗,卻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而從晚清開始就受到西方文化衝擊的中國,在引入了西方餐廳後,也開始學習起西方貴族的禮儀,除了刀叉的使用方式以外,這餐巾的擺放位置也成了最明顯區分貴族與平民的標誌。


其實,西方貴族如今在他們本國里都整天嚷嚷著要親民,而古老的西方禮儀很多時候並不實用,反而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很實在,圍嘴就圍嘴,放大腿上幹嘛!


參考資料:《懷擋與清代宮廷飲食文化》馬鈺坤;《味道中國 味中味 味蕾上的歷史記憶》 王仁湘;《餐巾折花藝術造型》 [德]霍斯特·哈尼;《食物 味道的歷史》(美)保羅·弗里德曼。


轉載請註明來源:一本正經說歷史(ybzjlishi)

P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本正經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沒有手機導航,古人出行靠什麼認路?

TAG:一本正經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