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AT等互聯網大佬為何齊聚貴陽?

BAT等互聯網大佬為何齊聚貴陽?

大數據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新名片,大數據讓貴州成為了時代的新焦點。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26日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此次數博會馬雲又說了哪些金句?李彥宏的演講是否繼續聚焦人工智慧?傳播君特此盤點,帶您聽聽數博會上的互聯網聲音。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

脫貧是給人以希望 不是給人以錢財

我個人認為,扶貧、脫貧和致富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貧窮不是因為我們農民不努力,而是因為我們的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完美結合。貧困縣貧窮不是因為貧困縣不努力,而是因為我們的發展模式沒有跟上。我們要消滅的不是窮人,而是貧困。貧困在根源上有很多問題,特別是教育的不平衡、醫療健康資源的不充分。孩子的教育如果得不到充分的重視和關注,那麼很多年以後這些孩子依然是窮人,依然會貧困。所以要解決貧困不僅僅要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要解決根源的問題,要從教育、醫療等各方面去解決問題。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

AI為人類帶來更多自由與可能

所有的AI新產品、新技術都需要有一個我們大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規則。第一,我們認為AI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一輛無人車如果被黑客攻擊了,它有可能變成一個殺人武器,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一定要讓它是安全的,是可控的。第二,我們怎麼能夠在新的時代讓所有的企業、所有的人能夠平等地獲取AI的技術和能力,而不僅僅是少數大公司的專利,我們怎麼能夠防止在AI時代因為技術的不平等導致人們在生活、工作各個方面變得越來越不平等,這是我們需要去認真思考的。第三,我們希望通過AI,通過個性化推薦,給人們信息,教人們學習。要讓用戶花了一個小時之後,知道這一個小時學了跟之前不一樣的東西。第四,很多人問,如果人類很多工作或者勞動逐漸被機器所替代的話,人還能幹什麼?人可以休息,我們現在一周工作五天休息兩天,未來也許一周工作兩天休息五天。但是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因為人工智慧,勞動不再成為人們謀生的手段,而是變成人的一種需求,你想工作,你想去創新,你想去做創造,所以你才去工作,這是AI的終極理想,我們要為人類帶來更多自由和可能。AI的使命是什麼?不是替代人,是讓技術忠誠於人類,服務於人類,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數字化不應只有廣度 還要做深做精?

第一,數字化的廣度。數字化的廣度正在被前所未有的拓展,過去從對消費端toC端的用戶已經覆蓋到企業toB端的用戶,甚至包括政府機構toG端的用戶,騰訊希望為C端、B端、G端不同類型用戶做連接和「橋樑」。第二,數字化的深度。每個垂直領域都非常深,非常專,數字化的轉型需要數字技術和行業經驗深度融合,我之前也提到了數字化創新需要下沉,進入到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提供更加豐富有效的數字工具,幫助各行各業打通七經八脈,讓整個鏈條數據流通起來。第三,數字化的精度。大家都有感受,現在手裡的數碼相機包括手機像素越來越高,照片顆粒度越來越細。其實數字技術對物理世界的重塑精度也越來越高。我們有理由期望數字時代能夠實現工業時代難以達到的工藝水平。數字化的精度一方面有賴於我們在底層和前沿技術上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有賴於我們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做出高水平的數字工具和產品。

360企業安全集團董事長齊向東

用第三代網路安全技術「查行為」

第一代安全體系是「查黑」,主要是基於病毒庫來進行查殺;第二代安全體系是「查白」,360首次把互聯網技術應用於安全領域,創新推出了白名單機制。但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各種已知、未知的漏洞防不勝防,好比守著正門,但是黑客採用其他方法走側門。在這樣的背景下,網路安全技術不能再絕對信任白名單,必須進入到第三代。第三代網路安全技術是「查行為」,以儘可能全面地採集大數據為基礎,以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行為分析為核心,關鍵是威脅檢測與應急響應。在進行威脅檢測時,要儘可能全面地採集大數據,同時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行為分析來準確判定狀態。在進行應急響應時,一定要以人為核心,這也是第三代網路安全技術的最終落腳點。

高通全球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

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中國市場對高通來說非常重要,我們非常高興和中國公司在大數據領域開展合作。當下是5G技術和人工智慧同步發展的時期,這會徹底改變人們對大數據的理解,其經濟影響會是非常可觀的。到2021年的時候,人工智慧的經濟價值將達到3.3萬億美元,到2025年會增加到5萬億,到2035年5G累計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2萬億美元,每一代通信技術大概可以維持十年到十五年,這些經濟價值和轉型的數字都非常巨大。中國在這一行業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和條件,未來可以在全球格局中佔據更大的份額,尤其是走向5G時代的當下,高通也非常願意與中國公司在大數據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路傳播雜誌 的精彩文章:

汶川地震十年回眸,網媒探訪災區巨變!
2017中國電視網路傳播力榜單發布

TAG:網路傳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