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情人講述:毛澤東不乘飛機的原因

知情人講述:毛澤東不乘飛機的原因

有關毛澤東不乘飛機的原因,說法比較多的是:毛澤東乘坐飛機空中遭遇雷電,與地面失去聯繫40分鐘。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提出要去廣州視察。為了節省路途上的時間,他堅持廣州一行要乘坐飛機——而且是由我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4月30日,當時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向駐京專機飛行團的團長鬍萍下達了執行毛澤東專機的飛行任務。任務機組由團長親自擔任機長,飛行員為陳錦忠,領航員為張振民,通信員為柳昆尚,機械師為舒執章。飛機選定為團里按專機要求改裝過的兩架蘇制里-2運輸機中較好的一架——8205號飛機。這是毛澤東第一次乘坐人民空軍自己的飛機,所以中央對於這次飛行特別重視,8205號飛機經過了仔細的維護和試飛。5月3日早晨,毛澤東乘8205號飛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經武漢去廣州。

飛行4個半小時後,於12時30分在武昌南湖機場降落休息。當天下午2時30分,從南湖機場起飛,飛行3個半小時後,於下午6點在廣州白雲機場降落。安全到達目的地。毛澤東在廣州停留近一個月。5月30日,毛澤東乘8205號飛機從廣州返回北京,當天在湖南長沙大托鋪機場降落並暢遊湘江。第二天又飛武漢。當飛機在南湖機場降落時,毛主席特意從空中觀察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墩施工情景。6月4日,毛主席在上午暢遊長江之後,下午就乘飛機從漢口王家墩機場起飛回北京。不料,途經河北衡水附近上空時,飛機遭遇雷雨雲阻斷航路。雷雨雲是垂直發展達數千米的雲層。飛機一旦誤入這樣的雲層,就會受到強烈的擾動和冰雹與雷電的襲擊。即使是設備先進的飛機和技術高超的飛行員也不敢闖入這種危險的雲層。現代噴氣式飛機可以爬升到8000米高度以上,從雲頂越過。但對於升限只有5600米的里-2飛機來說,就只有改變航線,繞過雷雨雲區。8205號的空勤組經過研究後,果斷地改變計劃的航向。首先飛向天氣比較穩定的滄州機場上空,躲開雷雨雲後,再改向北飛,回到北京西郊機場降落。在繞雲飛行的過程中,約有40分鐘的時間,飛機與地面失去聯繫,地面雷達也無法找到空中的飛機。這時,在西郊機場迎接的中央首長和在指揮塔台守候的劉亞樓以及所有在場人員都焦慮萬分。失蹤的飛機終於出現在西郊機場的上空,緩緩降落。當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書卷,從容走下飛機的時候,人們才鬆了一口氣。

有人說,正是因為1956年的那次「空中歷險」,中央政治局才嚴格控制毛澤東乘坐飛機。為保證毛澤東的安全,中央政治局一致決定,以後所有的外出考察,一般不允許他坐飛機,一律改乘火車或其他交通工具。

這些傳說,都不符合歷史真實。謝靜宜給我解開了這個歷史迷團:

「毛主席每次離京都是乘坐火車外出,也就是專列。極少乘坐飛機,並不是出於個人安全方面的考慮,而是從工作出發的。有一次,主席曾對我談到此事,說『乘火車就可以掌握主動權,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停就讓火車找個支線停下來,下車去看看,或者找當地領導談談都行。』」

這就是毛澤東不乘飛機的真實原因,既符合毛澤東注重實地調查研究的思想,也符合他個人的性格。試想,若是毛澤東想坐飛機,中央政治局能規定他不坐嗎?當年,他要游長江,中央領導也反對,但最後他不是還遊了長江?毛澤東一生富有挑戰精神,不信邪,不怕死,一切是從黨和人民的事業出發,從不考慮個人的安危。

專列條件雖比一般客車要好,但長期住在車廂里也不是滋味。雜訊隆隆,顛簸震蕩,冬天冷,夏天熱,一切都不方便,總使人有一種不安定感和疲勞感。為了了解群眾的真實情況,毛澤東不辭遠途奔波之疲勞,打破自己在北京寓所的作息習慣,以適應列車生活。謝靜宜說:「在北京,主席是夜間工作,白天只睡幾個小時。而在專列上,為了實地觀察民情和莊稼生長狀況,他讓白天行車,夜間停車。」從安全形度考慮來看,坐火車並非絕對安全,或許給敵人以行刺機會。

專列的運行本來是保密的,但毛澤東不以為然。謝靜宜說:「有時,火車通過城鎮交叉路口時,行速一般比較慢,工作人員把窗紗拉上,毛主席隨手又拉開向外觀察。因為車廂的窗口很大,而且敞亮,常能被隔離桿阻擋著的人群辨認出來,頓時群眾歡呼雀躍,有的人還跟著列車飛跑向主席致意,主席也微笑著向群眾招手致意。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工作人員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總是勸主席快坐下來或重又拉上窗紗,但他總是不樂意地用力再把窗紗拉開並塞進金屬架里,說:『怕什麼,這是人民群眾啊!我為什麼怕群眾呢?』工作人員向他解釋,對個別壞人還是應該提防的。他又說:『即使有個別壞人也不怕嘛!這麼多好人在,一個壞人哪敢害我吶?即使想害,我們已走遠,不怕的。』」可見,主席對人民群眾的愛勝過對個人的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聞一多因何得外號「聞一多夫」?
讓蔣介石家族心驚膽寒的「風水說」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