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盟友突然反水,泰國印度「投靠」中俄

美國盟友突然反水,泰國印度「投靠」中俄

來源:察網|鳳凰軍情解說|海外探客




最近的美國動作不斷,但看起來似乎是垂死掙扎,先看幾個新聞:




1、

當地時間5月2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總額達到7170億美元。




除了擴軍16000名、建造16艘戰艦(包括1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購買77架F-35戰機外,

還特意強調「印太戰略」對維護美國霸權的重要作用。




2、

五角大樓近日也對外透露,準備將主管最大戰區的「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

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



圖為美國海軍




3、

美軍智庫也建議

落實「印太戰略」

,具體措施包括與盟友組成聯合武裝力量、在新加坡設立指揮中心、增派軍力到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總之就是要鞏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




為什麼要這麼搞?




我們都知道「印太戰略」其實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今年2月,輿論分析指出,美日印澳四國正在積極協商一項由四國牽頭的聯合區域基礎設施計劃,這一計劃主要考慮就是由四國主導出資來推進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目的是對沖中國亞投行以及「一帶一路」倡議。




「四國機制」無疑是旨在構築一張在印太遏制中國影響力的大網,「印太戰略」提出後美國等國可謂來勢洶洶:




2017年11月12日,在日本的積極推動下,美日印澳外交官舉行了近十年來的首次「四方會談」。






幾乎在同一時刻,日本、印度與中國對抗的姿態上升,澳大利亞更是多次直接向中國叫板。




方其時也,似乎美國稍加推動,以「四國機制」為骨架的印太戰略即將成型。




然而,

在半年之後,印太戰略依然不見起色。




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特朗普醉心於「美國優先」,忙著到處敲竹杠,加上美國與俄羅斯的對抗姿態得不到緩解,搞亂中東給已脫身,顧不上推進印太戰略;




另一方面,特朗普近期的所作所為直接損害了有關國家的利益,導致這些國家對美國離心離德,而中國保持戰略定力運籌國際關係的戰略開始湊效,印太地區新的地緣政治格局正在醞釀。




當前,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正在削弱自身的優勢,一步步摧毀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根基。




特朗普在帶領美國奔向「重新偉大」的道路上,表現出極端自私與苛刻的一面,貿易糾紛導致「印太戰略」的幾個核心成員,即印度、日本開始與美國保持距離。




尤其是印度。

作為整個戰略的核心國家,印度卻反應冷淡。



莫迪先後在武漢和索契與中俄兩國領導人會面,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軍事經濟合作等議題進行深入溝通,隱約透露出「倒向

中俄的意味。




這2次出訪的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印度似乎不再像前一段時間那樣推崇「印太戰略」,甚至有劃清界限的趨勢。




5月23日,據印媒報道,負責指揮印度海軍的蘇尼爾·蘭巴將軍公開對所謂的美日印澳「四國聯盟」潑了冰水。




蘇尼爾·蘭巴指出,印度是4個國家當中唯一與新興大國(中國)在陸地上面接壤的,

真發生衝突,恐怕美日澳都不會伸出援手。

況且,美日印澳與新興大國之間都有緊密的經貿聯繫,尤其是澳大利亞。鼓吹對抗或軍事圍堵是危險且缺乏理智的做法。




況且,印度對美軍的「印太司令部」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感。




實際上,早在20世紀70年代,印度洋就被劃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任務區。




1971年底爆發第三次「印巴戰爭」,美軍從「太平洋司令部」的轄區抽調了「企業」號核動力航母、7艘驅逐艦、一艘核潛艇和20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組成「第74特遣編隊」,公然在孟加拉灣巡弋,逼迫印度停火。




當時美軍已經瞄準了印度的軍事目標,準備發動攻擊。




在美軍的「核恐嚇」之下,身為「南亞霸主」的印度不得不屈服。




這也是印度至今不能忘記但又難以啟齒的一個奇恥大辱。




印度雖然有時衝動,但並不傻。




2017年洞朗對峙期間,美日澳除了口頭上聲援,沒有任何實際支持的行動,害得莫迪緊急跑到以色列訂購8000多枚反坦克導彈。這其實就是一次「出賣」。




從合作的緊密度上來看,美日印澳4個國家直到2017年11月才借著第31屆東盟峰會的機會首次舉行碰頭會,離採取一致行動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儘管口頭上都在大談而特談「印太戰略」,實際上美日印澳各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最後就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美日澳拉上印度搞「印太戰略」,真正頂在前面的只是印度,離炮火最近的是印度士兵。




日前,由芒果TV發布的《我愛你,中國》節目通過實地拍攝,披露了去年處於對峙前線我軍士兵的真實狀態。




當時,我們的子弟兵攜帶了輕機槍、重機槍、高平兩用機槍以及120反坦克火箭筒等武器,火力堪稱恐怖,得到的指令就是「

必須要打贏

」。








在千鈞一髮之際,得虧莫迪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否則印度又要增加一個敗仗的恥辱記錄。




如果印度人在前方流血拋屍,真正獲利的將是美日澳等西方國家,他們可以高高興興地開始口誅筆伐、採取各種嚴厲制裁。




至於印度的損失,恐怕不會有任何一個西方國家真正在意。所以,與中國搞對抗,百害而無一利。




就這種局面來看,美國「印太戰略」的四根支柱中的兩個小弟都對美國生出了二心,這意味著四根支柱有兩個已經至少說發生了動搖。




那麼,所謂的印太戰略的前景也就可以預期了。




不僅如此,歐盟近期也開始對美國說「不」了。




由於特朗普的鋼鋁關稅將導致歐盟損失16億美元,歐盟因此也對美國的大米、花生油、玉米、酒類等加征關稅。




歐洲最重要的經濟大國德國更是充當了這次對抗美國的急先鋒。




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為了自身利益,西方集團內部開始互掐。




這無疑將極大動搖那些對美國抱有幻想的親美國家的信心。




特朗普上任後最喜歡乾的事就是「退群」。




也許他沒有想到,現在,他的小弟們已經不堪忍受敲詐,也要退出美國主導的「群」了。




凡事自有因果。那麼,特朗普為了美國一己之私種下的苦果,最終會不會也由美國自己吞下去呢?





川總:我的敲詐才剛剛開始,你們這幫豬隊友一個都跑不了。


點擊「閱讀原文」試試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天宮一號變身太空武器突襲美國?巨大陰謀浮出水面
北斗地圖遭打假?想用北斗,換部手機就可以了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