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一生強勢,可是卻忘記了這四個字,成了歷史罪人

慈禧一生強勢,可是卻忘記了這四個字,成了歷史罪人

原標題:慈禧一生強勢,可是卻忘記了這四個字,成了歷史罪人


慈禧,清朝最著名的皇太后,清朝末期實際的掌權者,前前後後共掌握清朝政權達47年之久,是歷史上最後一個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對中國歷史影響較深。


而她的專制,強悍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據記載,慈禧曾說過,自從她進宮以來,宮中的其它妃嬪都妒忌她的美貌,想要暗中加害她,但卻被她一一的制住,最後自己如願當上了皇太后。通過她自己的描述,可想而知她的手段了,後來她更是控制了整個清廷,她的特點是非常擅長處理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善於運用各種政治手段,來達到維護自己的權威的目的,清朝也因為她出色的能力而多延續了幾十年。

不過慈禧的一生,也註定是充滿風風雨雨的,她經歷了5次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由不喑世事的孩子到了風燭殘年的老人,她的經歷也讓人感慨。


1860年英法聯軍逼到北京,咸豐帝決定逃往熱河避難,這時候,還是懿貴妃的慈禧卻非常明智,她極力諫阻咸豐帝,要求繼續抵抗,咸豐帝不僅不聽,反而讓奕?與英法聯軍簽訂了臭名昭著的《北京條約》,這讓當時身為懿貴妃的慈禧感覺很是恥辱,但是也毫無辦法。


後來咸豐病逝,慈禧這才掌握了權力,她首先免去了奕?的一切職務,當時宮內主戰派和主和派鬥爭很是激烈,這時還比較明智的慈禧陸續罷免了主和派的職權,開始全力的抵抗帝國主義的入侵。


可是到了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戰爭,雙方各有勝負的情況下,隨著鎮南關的失守,慈禧卻喪失了信心,開始採納了「乘勝即收」的建議,轉向了求和,與法國簽訂了不平等的賣國條約《中法新約》,賠償白銀無數。正是這一次的錯誤決定後,慈禧越陷越深,分別簽訂了歷史上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逐步把舊中國推向了深淵。

對於慈禧這個女強人,最初的決定還算明智,一直都是積極抵抗,而到了後期,卻越來越消極,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慈禧作為一個女性,始終有些女性的弱點,經歷了這麼久的戰爭,慈禧也是有些心理疲憊了,她犯了一個女人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委曲求全」。


然後就是在那種情形下,越來越多的侵略者入侵,一開始慈禧還滿懷信心,認為自身實力還不弱,怎麼也要拼上一拼,但也許是戰術問題,也許是對方科技優勢的問題,打了這麼多年,還是勝負未分,而敵人卻越來越多了,所以她喪失了信心也是理所當然。


最後決策性的失誤是她失敗的主要原因,她忘記了兵法上的四個字,叫做「乘勝追擊」,而選擇了所謂的「乘勝即收」,給了對方繼續壯大的機會,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可是我們雖然罵她是歷史的罪人,卻不可否認,她在當時的內憂外患下做出的舉措雖然不盡成功,但是也合情合理,即使讓我們後來人決策,也不一定就會有更好的結局,你說是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古今 的精彩文章:

從一個人對待髮妻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比如司馬懿
戚夫人有多美,引的劉邦冷落糟糠之妻

TAG:趣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