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巒渾厚,草木華滋——黃賓虹《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書畫一堂》
黃
賓
虹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薇」
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
78歲的賓虹老人以此情此景入畫
將先人詩韻淋漓盡現於畫作《秋山策杖》之間
黃賓虹 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書畫一堂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
Lot 809
黃賓虹 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書畫一堂
紙本立軸
出版:
1.《藝海靈珠—中國近現代名家精品展》P29,香港潔思園畫廊,2003年。
2.《冰上鴻飛—黃賓虹書畫集》P52、P53、P134,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
3.《黃賓虹書畫選》P50、P192,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4.《浙江四大家》續二P114—P115,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
5.《長石齋珍藏集》P48,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年。
6.《典藏》古美術 2013年。
7.《紀念黃賓虹先生誕辰150周年—虹叟書畫集》立軸P139,對聯P438,浙江人民美
術出版社,2014年。
8.《國風—近現代藝術珍選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
展覽: 「紀念黃賓虹先生誕辰150周年—虹叟書畫展」,北京藝術博物館,2014年5月8
日至14日。
備註:
1.徐世澤上款。徐世澤(1869-?),字芷湘,江蘇吳江人,清末舉人,金石書畫
家,工書法,閑亦作畫。
2.傅大卣舊藏。傅大卣(1917-1994),河北三河縣人,一生手拓鐘鼎彝器、硯、
印章、甲骨、玉、陶、銅、石器等數萬件。解放後曾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國家文物局流通文物專家組成員、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鑒定顧問、故宮博物院文物
鑒定顧問等。
繪畫:149×48 cm
書法:148×27 cm×2
RMB: 6,000,000-8,000,000
此畫是賓老晚年最成熟時期的典型作品,風格儒雅,書卷氣息濃郁。畫中山路曲折盤旋,草木繁盛,意境清妍秀潤,構圖平中取奇,筆墨枯潤、虛實相間,充分體現出賓虹大師晚年「峰巒渾厚,草木華滋」的藝術風格。
黃賓虹 《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書畫一堂》 局部
在這幅《秋山策杖》中,景物既有大自然的真實之趣,又有典型傳統筆墨技法的渾厚意境。構圖簡潔,山川奇峭、雲煙變換、屋舍儼然、草木華滋,筆墨千變萬化,用筆藏頭護尾,無起止之跡,圓中寓方,方中含圓,轉折交待分明,筆氣貫通,墨法渾然,黃賓虹所提及的「內美」正是透過這別具匠心的墨法表現出來。
黃賓虹 《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書畫一堂》 局部
畫中古木山石,造型不拘成法,隨意點染,嵐氣鼓盪,坡石與江河的空間轉換渾然天成,皴法不拘成法,勾勒逸筆草草,小橋橫跨,策杖老者姍姍而來,遠方鴻雁天際飛翔,一派秋高氣爽的山水景色。這種意境來源於黃賓虹對於用筆的獨特見地,賓虹老人以「平、圓、留、重、變」五字概括之。正如黃賓虹說:「吾嘗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畫。凡畫山,不必真似山,凡畫水,不必真似水,欲其察而可識,視而可見也,故吾以六法指事之法行之。」此畫另配賓虹大師最擅長的篆籀七言對聯,賓虹先生傳統學識過人,所以更傾心於高古的金文大篆,字與畫的完美結合更全面的體現出黃賓虹先生在書畫藝術上的高超境界。
作品郵票
這件作品不僅被多次收錄在美術類雜誌畫冊當中,更被選為中國郵政1.2元郵票,發行量超過一千五百萬枚。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黃賓虹作品甄選
LOT 808
黃賓虹 秋山落日圖
紙本鏡心 1934年作
備註:香港黃居素舊藏。黃居素(1898-1986),祖籍廣東嘉應州, 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畫家,青年時期曾隨鄭哲園學習古籍,1927至1928年間,黃居素隨近代中國名畫家黃賓虹學習山水畫,並與黃賓虹及王錫從鄧秋枚處接辦上海神州國光社,成為該社主辦人之一。1925由廖仲愷推舉出任香山縣縣長兼任廣州農民部長、中華民國首屆立法委員、廣東省政府委員。1930年再任中山縣長,成立了模範縣民眾實業公司,黃居素兼第一任總經理。1955年到北京,被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並成為國畫研究會會員。1986年因病逝世,終年89歲。
109×44.5 cm
RMB: 1,500,000-1,800,000
LOT 810
黃賓虹 敬亭山色
紙本立軸 1951年作
說 明: 1897年,三十四歲的黃賓虹應邀赴蕪湖,旋復返歙,道徑宛陵,游敬亭山。留下深刻印象,遂一再寫之,此為其一,此作為日本雪江堂舊藏。
89.5×36 cm
RMB: 1,500,000-1,800,000


※「海上明月」——趙冷月書法專場
※「巧色凝脂」——壽山石專場
TAG:北京匡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