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應用案例趣談-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大數據應用案例趣談-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大數據殺熟愈演愈烈,facebook的數據泄漏事件引發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滴滴出行的順風車業務被整改……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背後,其實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數據隱私。

數據隱私多指私密性的個人信息,以傳統的眼光來看,目前手機中存儲的很多個人信息似乎不足以歸入私密信息的範疇,比如我們什麼時候看了一次電影、什麼時候打車出行、什麼時候買了一件風格不同的衣服……而將這樣的數據積累起來,就構建了一個生動的「我」。

很明顯,當「比你更懂你」的應用層出不窮時,規則就會發生改變。你的音樂app總是能找到你喜歡聽的歌;看新聞的時候,看到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地圖類app、打車軟體總是能及時地在你想出行的時候為你推送一張剛好想用的優惠券;外出旅行的時候總能及時為你推送感興趣的景點信息。

而這一切源於大數據的應用。在這個用戶定製、千人千面的時代,個人隱私和數據可以被更加便利地公開、搜集、聚合、分析和使用,規模之大超出了想像。誠如《經濟學人》所說:數據就是新時代的石油。網路大數據幾乎可以搞定一切。事實上,我們聽的每一首歌、叫的每一次外賣、打的每一次車,都可以被企業獲知,成為其海量數據中的一點一滴,然後被用來做深度的數據分析,轉而用於商業中。大多數時候,只有具備了相當規模的量、足夠廣闊的覆蓋面和足夠精準的數據源,數據才會有足夠的價值。

企業當然也深諳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可以在大街看到掃碼贈可樂的地推活動,我們的個人信息已經變成了資產,點贊的數量可以很方便地轉換成金錢。無論是外賣還是出行,這些新興企業正不斷靠燒錢、補貼拓展用戶數量,而互聯網巨頭則一刻不停地兼并小的互聯網企業,開設各類大數據研究中心,爭相變得更「懂」他們的用戶。

聽起來非常完美,企業為用戶提供便捷、廉價的服務,用戶則在享受服務的同時,「順便」貢獻出自己的數據。但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怎麼確定這些企業在搜集信息的過程中,不會精準定位到個人呢?

於是,各種各樣人們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多名網友在網路上爆料在網路平台上遭遇的「殺熟」的堵心事:「之前為了省運費和享受折扣,一直都是年年花錢充會員,結果昨天跟同事一起買紙巾的時候發現,同一款紙巾,同事(非會員)手機上顯示原價49.9元、特價39.9元,而我的手機則顯示原價49.9元、會員價44.9元……」此類「殺熟」的網路平台消費涉及打車、購票、訂房等。它們之所以「一殺即得」,是因為它們掌握了消費者的大數據,知道從哪裡下手。對陌生人,因為無此便利,只得先放過一馬,「殺熟」不「殺生」。

一名女空乘使用滴滴打車卻遇害身亡,一時間引發了女性乘客對滴滴安全性的擔憂。滴滴出行有一款名為「滴滴順風車」的拼車服務,該名女性使用的就是這項服務。司機和乘客通常都會在用戶帳號上傳自己的照片。在這起殺人案發生後,司機對乘客的評價功能引發了滴滴順風車使用者的擔憂。

作為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社交應用,Facebook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20億,其被發現有5000萬用戶信息被第三方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用於大數據分析,根據用戶的興趣特點、行為動態精準投放廣告和資訊內容,甚至被懷疑利用數據預測用戶政治傾向,成為間接影響總統大選的隱形黑手。這引發了用戶對Facebook的不信任,甚至引發了一陣退出Facebook的風潮。

更值得正視的是,我們已經離不開這樣的生活了。根據統計,2017年微信的用戶已經超過了9億,支付寶用戶已經超過5億,滴滴日均單量已經達到29.5萬單……新經濟已經隨著現代商業的發展融入所有人的生活中。既然無法迴避,那就得正視這個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大數據技術其實是人類科學發展的必然成果。把錢放到銀行安全還是藏在枕頭底下安全?通盤考慮,肯定還是前者;為了個人的隱私安全,從此不用移動支付,不點網路外賣,不用網路專車?這大概也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不需要約束。既然我們無法拒絕這個時代,那至少還得有個邊界。因此,數據安全的立法的確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關於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問題,就非常值得關注。打個比方,用戶用微信聊天,這個聊天記錄是屬於用戶還是平台;獲取聊天記錄需不需要本人同意;平台在未告知本人的情況下將聊天數據用於商業用途,該怎麼定義這種行為?這一切都亟待相關部門出台相應的法律和制度。

而這,既關乎商業倫理,更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絕不容忽視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家」公眾號

主編:王宏志

特邀副主編:朱劼

副主編:丁小歐

責任編輯:齊志鑫,宋揚,萬曉瓏、魏龑,張榮恩

編輯: 陶穎安

-精彩內容,記得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家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應用案例趣談之智慧城市
大數據應用案例趣談——醫療行業

TAG: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