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5年前通電,9年前通水,隱坐在古老泉州最北端的孤島卻有不輸鼓浪嶼的絕美海域,低調得讓人心疼

15年前通電,9年前通水,隱坐在古老泉州最北端的孤島卻有不輸鼓浪嶼的絕美海域,低調得讓人心疼

去年9月,蔡國強的首部電影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在全國影院上映,豆瓣評分達8.6分。

一座500米高的金色火焰天梯拔地而起,嘶吼著衝上雲霄,蔡國強少年時代摸雲摘星的夢想終於在自己的家鄉惠嶼島得以實現。

(圖:@泉州網)

他把《天梯》作為禮物獻給百歲的奶奶和家鄉,隨著影片的熱播,這個低調到讓人心疼的小島終於走進大家的視線。

(圖:@志遠天下行)

它隱坐在古老泉州最北端,是泉州唯一的孤島。有人稱它是「泉州的鼓浪嶼」,面積比廈門鼓浪嶼略大,卻比鼓浪嶼淳樸得多,不經修飾的它沒有絲毫的商業氣息;

(圖:@poco 破殼的激動)

15年前,小島通電,6年後,小島通水,成為泉州最後一個通自來水的行政村。多年的與世隔絕,伴生了最淳樸的民風,島民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構築著當今社會難以想像的信用生態;

(圖:@圖蟲網 林志民)

島上沒有一輛機動車,只有幹活用的板車。在這個哪哪都堵車的時代,島民們依然過著出門靠走、出島靠船的愜意生活;

(圖:@poco 筍江)

不足兩平方公里的小島上聚居著270多戶以打漁和海水養殖為生的漁島人家,海面上獨具特色的「漁排」便是島民們賴以生存的海上田園,也是最吸引遊客的一大景觀,充滿著原汁原味的海島風情。

這個距廈門僅2h+的古樸小漁村,與大海朝夕相伴,與海鳥日夜相嘁,只一眼,便再難忘。

柔軟的沙灘,恍若置身於墾丁的燈塔

享受最秀美的海岸

這兒不僅有著湛藍的天空、澄澈乾淨的海水,就連沙灘也柔軟得不可思議。除此之外,煙火氣十足的碼頭、文藝的燈塔,一定讓你捨不得離去。

||惠嶼島碼頭-煙火氣十足的小集市

(圖:@poco 筍江)

(圖:@poco 筍江)

當漁船漸漸靠近碼頭,隱約可以看到小島半坡上的「惠嶼」二字石刻,據說是原泉州主政官員為惠嶼島親筆題字,有「惠風拂嶼,孤島逢春」之寓意。

碼頭看起來簡簡單單,卻是島上居民進出的重要通道,清晨的碼頭,人們總是來趕第一班渡船。

(圖:@時光圖文)

(圖:@時光圖文)

早晨的碼頭又是個小集市,島上的生活用品、水果、零食都是從這裡一擔擔挑上來的。祖祖輩輩靠海為生的當地人就近拉網布箱養殖了魚蝦、海參、鮑魚等海產品,於是碼頭也自然成了海產品最直接的交易場所。

煙火氣十足的島上生活讓人從登島的瞬間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漁家氣息!

||沙灘-半月狀的優美海灘

(圖:@志遠天下行)

(圖:@poco 四木)

惠嶼島本來有兩處沙灘,東西兩側各一段,好似一對彎彎的月牙。東側的沙灘尤為美麗,位於已停辦的惠嶼小學前。半月狀的海岸線,一側是湛藍的海水,一側是金黃的沙灘,這裡沙質細膩,赤腳走在其中,軟軟糯糯,是人們嬉戲游水的好去處。西側的沙灘由於漁船的增加,成為了泊船的港灣。

(圖:@福州知了)

(圖:@惠嶼島)

正午的沙灘是最熱的,吹過來的海風微涼中又夾雜著幾分暖意,還裹挾著海蠣乾和海帶所散發的鮮香。讓人只想拿把躺椅,在岸邊的樹下打個盹,什麼煩心事都煙消雲散了。

(圖:@志遠天下行)

夏日夜幕下的沙灘最讓人期待,熱鬧的篝火晚會,吃吃燒烤,喝酒聊天,仰望星空,咸濕的海風打在臉上,浪花拍打礁石的聲音不絕於耳......這是海灘夏夜獨有的浪漫。

||海上信號燈-恍如置身於墾丁

(圖:@志遠天下行)

在海島最北端矗立著一座別緻的小塔,很少有遊客留意到它,卻是當地島民釣魚、挖海蠣、撿海螺常去的地方。

碧海藍天間,礁石上紅白相間的小塔讓人有種置身於漫畫中的感覺,恍如置身於墾丁。

||島上的環海路-沒有車輛的愜意步道

(圖:@志遠天下行)

(圖:@志遠天下行)

從「神井甘泉」拾級而上,是一條長約3公里的小路,這是全島唯一一條公路,但是卻一輛機動車都沒有,在這樣一個村道都布滿車輛的時代,也只有在惠嶼島能完全享受到漫步的愜意了,這份悠然顯得彌足珍貴。

公路沿著西面的海岸線延伸,波光粼粼的海面一覽無遺,呼吸著咸濕味道的空氣走走停停。

古老廟宇,養育惠嶼人的「生命之井」

盡攬最原始的風光

雖說島上人家統統從無電不通水的原始生活,到現在家家戶戶漁歌繚繞了,但原始的風光仍然叫人嚮往。充滿閩南風情的古老廟宇,陳列老舊物件的村史館,養育惠嶼人的「生命之井」,滿滿的年代感,無一不在訴說古老的故事。

||歷史悠久的村史館-滿滿的年代感

(圖:@泉港生活網 亦塵)

(圖:@泉港生活網 亦塵)

利用舊倉庫改造而成的村史館充滿了復古的味道,充滿歷史感的老物件有意思極了。2003年才通電的惠嶼島在不通電的日子裡,手搖發電機是島民獲得照明的唯一方式,當然,除了手搖發電機,還有更為古老的手油燈。

除此之外,老舊的石墨盤、滿載歷史的船隻,不同時期的家電、生產工具等都似在默默講述古老的故事。

||晉富宮-充滿閩南風情的古老廟宇

(圖:@志遠天下行)

(圖:@志遠天下行)

一到碼頭就能看見一個充滿閩南風情的廟宇,叫晉富宮,是村裡最古老的廟宇。據說因島民們「乞海」為生,在晉富宮始建初期便有村們供奉湄洲媽祖尋求庇佑,極為靈驗。若是遇上島上的佛誕日,晉富宮便熱鬧起來,空氣中都瀰漫著廟宇中瀰漫出來的檀香味。

||神井甘泉-養育惠嶼人的「生命之井」

晉富宮側後方的坡上,有一口雙眼古井,名為神井甘泉,是養育了惠嶼島人近兩個世紀的「生命之井」。傳說肖氏先人初到島上,淡水奇缺,村民四處尋水而不得,太傅公託夢村民至此掘井取水,水質清甜可口。

如今島上已通自來水多年,然而一個島靠一口井為生的日子卻根植在村民的記憶中,這口古井一直被完好的保留著,它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歷史,也示後人飲水思源。

詩意的海上田園

體驗最原汁原味的漁家生活

生在漁家,長在島上,擁有一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做一個自給自足的漁人,這就是島上世代過著的飲風枕浪的討海生活。

||經營渡船-海上漁家初印象

(圖:@poco 筍江)

(圖:@志遠天下行)

被海水環抱的惠嶼島陸地不通卻海路發達,島上多為漁民,因此每家每戶也都有自己的漁船。碼頭隨時都會停靠著大大小小的船隻。隨著遊客的增多,漁民會順便做些渡船的生意,從肖厝碼頭到惠嶼島,大概需要15分鐘,每個人也只要5塊錢,與輪渡相比,這樣的漁船更有海上人家的味道,與漁民們話話家常,聽他們講講惠嶼島的故事,才是登島的最佳打開方式。

||海上漁排-獨具特色的海上田園

(圖:@poco 破殼的激動)

(圖:@poco 破殼的激動)

在海岸邊,可以看到遠處海域上大大小小的小屋,木板、竹竿、泡沫板等縱橫編織在一起,這就是惠嶼島上別具特色的「漁排」了,養殖著魚蝦、鮑魚、海參、海帶等海產品,年產數千噸,僅海帶養殖就有5000多畝,鮑魚5000多萬粒。這裡是漁人的養殖基地,更是他們的另一個家,他們晝夜住在這裡,直到養殖的海產品售空才會回到島上的家。

(圖:@太平洋 嘯塵)

站在島上眺望獨具風情的漁排,彷彿海上田園,蔚為壯觀,尤其在日出日落之時,水天一色,更是有種風景獨好之感。

||島上居所-島上傳統民居群

(圖:@志遠天下行)

自從島民們靠養殖業發家致富後,大部分都蓋起了小洋樓,但在島的腹地,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漁家舊宅,樓層低矮的石頭房錯落有致。蜿蜒起伏的水泥小道、充滿年代感的木門、清凈的庭院、門前的青菜、屋邊的漁網,牆邊擱置的船板槳楫,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漁家味道。

(圖:@太平洋 嘯塵)

(圖:@太平洋 嘯塵)

穿梭於街頭巷尾,飽經時光磨礪的石頭牆已泛黃,在陽光下倒是頗有幾分歐洲中世紀古堡的意味,這樣的淳樸自然真是讓人越陷越深。

||自給自足的日常-愜意的小日子

(圖:@poco 破殼的激動)

(圖:@圖蟲網 林志民)

村民們主要靠養殖業為生,但平日里,只要風平浪靜,就會有人在小島上釣魚,所釣之魚一般也是自己食用,自給自足,何等愜意;婦女們平時喜歡在街頭巷尾,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一邊開海蠣一邊聊天,也是充實且閑適;

(圖:@月1thyu)

島上耕地不多,只有90畝,主要種青菜和花生,也是自己吃......「我住在一個自給自足的島嶼,泥土裡藏著不與人說的秘密,月光下灘著似是而非的倦意,海浪拍打起日復一日的朝氣」大概唱的就是這裡吧~

露營、撿海螺,漁排上的海鮮盛宴

最不可錯過的體驗

等待日出日落,仰望星空,在水天一色的海邊漫步、撿海螺,像當地人一樣在水中游泳嬉戲,在漁排上垂釣,夜晚在沙灘燒烤,品嘗當地最鮮的味道,這個只比鼓浪嶼略大的小島藏著無數有趣的體驗等待你挖掘。

||露營-看最美的日出日落

(圖:@志遠天下行)

在這裡,你不必擔心找不到酒店,作為露營聖地,你只需準備一定帳篷就好,看潮漲潮汐,日出日落,浪漫無比。

(圖:@聚訊傳媒)

(圖:@聚訊傳媒)

凌晨的惠嶼島像個剛睡醒的小嬰兒,海面是乾淨澄澈的藍,海浪聲溫柔細膩,沙灘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船,漁民們一天的勞作也就此開始;

(圖:@惠嶼島)

夕陽西下,艷黃漸漸轉變為褐紅,微微泛紅的海面好似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嶙峋的島礁、波光粼粼的海水,時間彷彿都凝固了,靜靜凝望就是此刻最大的享受。

(圖:@月1thyu)

夜幕降臨,美麗的星空自然不能錯過,遙遠天際的點點星光,遠處燈火通明的油罐廠遙相呼應。對於久居高樓大廈的城市人來說,這樣的靜謐實在是難能可貴。

||品嘗漁排上的海島美食-靠山吃山,靠海嘗鮮

(圖:@志遠天下行)

泉州是一座生產海蠣的城市,只要到了泉州,隨處可見關於海蠣的美味,可要說起泉州的海蠣,當地人或許會這麼告訴你:「想吃新鮮的海蠣,要到惠嶼島去!」

(圖:@志遠天下行)

(圖:@愛吃橘子的貓)

來到惠嶼島就算來到了海鮮大本營了,不吃到扶牆都說不過去!最鮮的海鮮莫過於從海中直接打撈,現殺現做,漁排便是吃海鮮最好的去處,海蠣煎、鮑魚燉排骨、煎九層糕、鯊魚羹、海蠣紫菜煲加臘魚燉豆腐都十分美味。

和著海風,挑著生蚝肉,吃著肥美的皮皮蝦,和著鮮美的魚湯,都給你原汁原味的鮮。

||做紅團-惠嶼島最具特色的民俗之一

(圖:@圖蟲網 郭勁瑜)

(圖:@圖蟲網 郭勁瑜)

如果趕在年節之時來到惠嶼島,一定不能錯過做紅團,這是惠嶼島最有特色的民俗之一,每年的春節和農曆五月中旬都會製作特大號的紅團,相信會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體驗。

實用信息

交通信息:

泉港本地出發:行車至肖厝碼頭,從肖厝碼頭坐船上島。

廈門出發:有到泉港的班車,車程2h左右,然後行車至肖厝碼頭,從肖厝碼頭坐船上島。

Tips:去惠嶼島首先要坐船,且惠嶼島只和肖厝村安排有固定時間的渡船,同時又有許多的私家船在等著載客,這是航程時間最短,最便捷的方式。

[最美中國]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eekr旅行 的精彩文章:

3年爆改一座破敗村莊,這家開在灕江邊的民宿憑什麼和安縵齊名?
眼鏡妹終於有機會逆襲了,比起戴美瞳畫好眼鏡妝才是美到爆

TAG:Feekr旅行 |